当前位置: 四辅真经 > 太清摄养经 > 图经衍义本草

图经衍义本草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十九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草部下#1品之下

木贼

秦州

味甘、微苦,无毒。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得牛角□、麝香,治休息痢历久不差。得禹余粮、当归、芎藭,疗崩中赤白。得槐鹅、桑耳,肠风下血服之效。又与槐子、枳实相宜,主痔疾出血。出秦、陇、华、成诸郡近水地。苗长尺许,丛生。每根一□,无花叶,寸寸有节,色青,陵#2冬不凋。四月采用之。新定。

《图经》曰:木贼,生秦、陇、同、华间。味微苦,无毒。主明目,疗风,止痢。所生山谷近水地有之。独茎,苗如箭苛,无叶,长一二尺,青色,经冬不枯,寸寸有节,采无时。今医用之最多,甚治肠痔多年不差,下血不止。木贼、枳壳各二两,乾姜一两,大黄一分,四味并锉一处,於铫子内炒黑色,存三分性,捣罗,温粟米饮调,食前服二钱匕,甚效。

《广利方》:治泻血不止。木贼十二分,切,以水一升八合,煎取八合,去滓。空心温分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衍义》曰:木贼,细锉,微微炒,捣为末,沸汤点二钱,食前服,治小肠、膀胱气,缓缓服必效。

荩音烬#3草

味苦,平,无毒。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痂疥白秃疡气,杀皮肤小虫,可以染黄作金色。生青衣川谷。九月、十月采。畏鼠妇。

陶隐居云:青衣在益州西。

《唐本》注云:此草,叶似竹#4而细薄,茎亦圆小。生平泽溪涧之侧,荆襄人煮以染黄,色极鲜好。洗疮有效。俗名绿草。《尔雅》云:所谓王刍肴也。

禹锡等按:《尔雅疏》云:绿,鹿蓐也。今呼鸱脚莎。《诗˙卫风》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是也。

《药性论》云:荩草,使。治一切恶食#5。

蒲公草

味甘,平,无毒。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及封之,立消。一名构耨草。

《唐本》注云: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唐本先附。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花如菊而大。茎、叶断之俱有白汁#6,堪生食。生平泽田园中,四月、五月采之。

《图经》曰:蒲公草,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平泽田园中皆有之。春初生苗,叶如苦苣,有细刺。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钱。断其茎,有白汁,人亦啖之。俗呼为蒲公英。语讹为仆公罂是也。水煮汁以疗妇人乳痈。又捣以傅疮皆佳。又治恶刺及狐尿刺,捣取根、茎白汁涂之,惟多涂立差止。此方出孙思邈《千金方》,其序云:余以正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触着庭木,至晓遂患痛不可忍。经十日,痛日深,疮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尝闻长者之论有此方,遂依治之。手下则愈,痛亦除,疮亦即差,未十日而平复。杨炎《南行方》亦着其效云。

《梅师方》: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取蒲公草捣傅肿上,日三四度易之。

谷精草

泰州 江宁府

味辛,温,无毒。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饲马主虫颡毛焦等病。二月、三月於谷田中采之。一名戴星草。花白而小圆似星。故有此名尔。今附。

禹锡等按:《日华子》云:凉。喂饲马肥,二三月於田中生白花者,结水银成沙子。

《图经》曰:谷精草,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春生於谷田中,叶、□俱青,根、花并白色。二月、三月内采花用,一名戴星草。以其叶细,花白而小圆似星,故以名尔。又有一种叶细,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古方稀用,今口齿药多使之。

陈藏器云:味甘,平。亦入马药用之。白花细叶。

《集验方》:治偏、正头痛。谷精草一两为末,用白面调摊纸花子上,贴痛处,乾又换。

牛扁草

潞州

味苦,微寒,无毒。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生桂阳山谷。

陶隐居云:今人不复识此,牛疫代代不无用之。既要牛医家应用,而亦无知者。

《唐本》注云:此药叶似三堇、石龙芮等。根如秦艽而细。生平泽下湿地,田野人名为牛扁。疗牛虱甚效。太常贮名扁特,或名扁毒。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叶似石龙芮、附子等。今出宁州。二月、八月采根,日乾。

《图经》曰:牛扁,出桂阳山谷,今潞州、宁州亦有之。叶似三堇、石龙芮等。根如秦艽而细。多生平泽下湿地。二月、八月采以日乾。今亦稀用。按《本经》云:杀牛虱小虫。苏恭注云:太常贮名扁特。今潞州上一种,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结实,采其根,捣末,油调,杀虮虱。根苗主疗大都相似。疑此即是牛扁,但扁、便不同,岂声近而字讹乎?今以附之。

苦芺音袄

微寒。主面目、通身漆疮。

陶隐居云:处处有之。伧士茎切人取茎生食之。五月五日采,暴乾。烧作灰以疗金疮,甚验。

《唐本》注云:今人以为漏芦,非也。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子若猫蓟。茎圆无刺。五月采苗,堪生啖,所在下湿地有之。

《药性论》云:苦芺草亦可单用,味苦,无毒。

《日华子》云:冷,治丹毒。

《食疗》云:苦芺,微寒。生食治漆疮。五月五日采,暴乾。作灰傅面目、通身漆疮,不堪多食。

酢浆草

味酸,寒,无毒。主恶疮瘑瘘。捣傅之,杀诸小虫。生道傍。

《唐本》注云:叶如细萍,丛生,茎头有三叶。一名醋母草,一名鸠酸草。

今按:《别本》注云:生阴湿处,俗为小酸茅。食之解热渴。四月、五月采,阴乾。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水萍,两叶并大叶同枝端,黄色实黑。生下湿地,夏采叶用之。

《图经》曰:酢浆草,俗呼为酸浆,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道傍,今南中下湿地及人家园圃中多有之,北地亦或有生者。叶如水萍,丛生,茎端有三叶,叶间生细黄花,实黑。夏月采叶用。初生嫩时,小儿多食之。南人用揩鍮石器,令白如银,色光艳。

昨叶何草

味酸,平,无毒。主口中乾痛,水谷血痢,止血。生上党屋上,如蓬初生,一名瓦松。夏采,日乾。

《唐本》注云:叶似蓬,高尺余。远望如松才生年久瓦屋上。

今按:《别本》注云:今处处有,皆入药用。生眉发膏为要尔。唐本先附。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六月、七月采苗,日乾之。

《圣惠方》:治头风白屑。用瓦松暴乾,烧灰淋汁热洗头,不过五七度。

蒻音弱头

扬州

味辛,寒,有毒。主痈肿风毒,摩傅肿上。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和为茹食,性冷,主消渴。生戟人喉出血。生吴、蜀。叶似由跋、半夏,根大如碗,生阴地,雨滴叶下生子。一名蒟蒻。又有斑杖,苗相似,至秋有花直出,生赤子。其根傅痈肿毒,甚。根如蒻头,毒猛,不堪食。今附。

禹锡等按:《日华子》云:斑杖者,虎杖之别名。即前条虎杖是也。

《图经》曰:文具天南星条下。

夏枯草

滁州

味苦、辛,寒、无毒。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一名夕句,一名乃东,一名燕面。生蜀郡川谷。四月采。土瓜为之使。

《唐本》注云:此群生平泽。叶似旋复,首春即生,四月穗出,其花紫白似丹参花,五月便枯。处处有之。

《图经》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今河、淮、浙州郡亦有之。冬至后生,叶似旋复。三月、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至五月枯,四月采。

《简要济众》: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补肝散: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候服。

《衍义》曰:夏枯草,今又谓之郁臭。自秋便生,经冬不瘁。春开白花,中夏结子,遂枯。古方丸烧灰,合紧面药。初生嫩时,作菜食之,须浸洗,淘去苦水,治瘰疬鼠漏。

燕蓐草

无毒。主眠中遗溺不觉。烧令黑,研水,进方寸匕。亦主哕气,此燕窠中草也。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千金方》:治妇人无故尿血。胡燕窠中草烧末,用酒服半钱。亦治丈夫。

孙真人《食忌》:主卒患腰恶疮。若先发於心,已有汁者,以胡燕窠末和水涂之,治不可迟,遍身即害人死。

鸭跖草

味苦,大寒,无毒。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肿,肉症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有角如鸟嘴。北人呼为鸡舌草,亦名鼻斫草,吴人呼为跖。跖、斫声相近也。一名碧竹子。花好为色。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山慈菰根

有小毒。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摩傅之。亦剥人面皮,除皯□。生山中湿地。一名金灯花。叶似车前,根如慈菰。零陵间又有团慈菰,根似小蒜,所主与此略#7同。新补。见陈藏器及《日华子》。

《经验方》:贴疮肿。以山慈菰,一名鹿蹄草,取茎、叶捣,为膏,入蜜贴疮口上,候清血出效。

苘音顷实

味苦,平,无毒。主赤白冷热痢,散饮之。吞一分,破痈肿。

《唐本》注云:一作□字。人取皮为索者也。

今按:《别本》注云:今人作布及索、□麻也。实似大麻子,热结痈肿无头,之则为头居穴。九月、十月采实,阴乾。唐本先附。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树生,高四尺,叶似苎,花黄,实壳如蜀葵,子黑。古方用根。八月采实。

《图经》曰:苘实,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北人种以绩布及打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花黄,实带壳如蜀葵,中子黑色。九月、十月采实,阴乾用。古方亦用根。

《杨氏产乳》:治赤白痢。苘麻子一两,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一钱,不过再服。

赤车使者

味辛、苦,温,有毒。主风冷邪疰,蛊毒症瘕,五脏积气。

《唐本》注云:苗似香葇、兰香,叶、茎赤,根紫赤色,生溪谷之阴,出襄州。八月、九月采根,日乾。唐本先附。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根紫如蒨根,生刑州、襄州山谷,二月、八月采。

《药性论》云:赤车使者,有小毒。能治恶风冷气,服之悦泽皮肌,好颜色。

雷公云:赤车使者,元名小锦枝。凡使并粗捣用,七岁童子小便拌了,蒸令乾,更晒。每修事五两,用小儿溺一益#8为度。

狼跋子

有小毒。主恶疮蜗疥,杀虫鱼。

陶隐居云:出交、广,形扁扁尔。捣以杂米投水中,鱼无大小,皆浮出而死。人用苦酒摩疗疥亦效。

《唐本》注云:此今京下呼黄环子为之,亦谓度谷,一名就葛。陶云出交、广,今交、广送人太常正是黄环子,非余物尔。

今按:《别本》注云:味苦,寒。藤生,花紫色。

屋游

味甘,寒。主浮热在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生屋上阴处。八月、九月采。

陶隐居云:此瓦屋上青苔衣,剥取煮服之。

今按:《别本》注云:无毒。儿痫热时气,烦闷止渴。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屋北阴青苔衣也。

地锦草

滁州

味辛,无毒。主通流血脉,亦可用治气。生近道田野,出滁州者尤良。茎叶细弱,蔓延於地。茎赤,叶青紫色,夏中茂盛。六月开红花,细实。取苗、子用之。络石注有地锦,是藤蔓之类,虽与此名同,而其类全别。新定。

《图经》曰:地锦草,生滁州及近道田野中。味辛,无毒。主通流血脉,亦治气。其苗叶细弱,蔓遍地。茎赤,叶青赤,中夏茂盛。六月开红花,细实。今医家取苗、子用之。《本经》络石条注中有地锦,与此同名,而别是一类也。

《经验方》:治脏毒赤白。地锦草采得后,洗,暴乾为末,米饮下一钱,立效。

败船茹音如

平。主妇人崩中,吐痢血不止。

陶隐居云:此是大辐步典切除他盍切刮竹茹以捏直萌切漏处者。取乾煮之,亦烧作屑服之。

《千金方》: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船故茹为末,酒调服三钱。

《子母秘录》:治无故遗血溺。执#9中故竹茹乾末,酒服三钱匕,日三付反。

灯心草

味甘,寒,无毒。根及苗主五淋。生煮服之。生江南滁州#10,生。茎圆,江南#11长直。人将为席,席煮服更良。今附。

《经验方》:治小儿夜啼草烧灰,涂乳上与之。

《胜金方》:治破伤。多用灯心草烂嚼和唾贴之,用#12帛裹,血立止。又方:治小虫蚁入耳,挑不出者。以灯心浸油钓出虫。

《衍义》曰:灯心草,陕西亦有。蒸熟,乾则拆取中心穰然灯者,是谓之熟草;又有不蒸者,但生乾剥取者,名生草。入药宜用生草。

五毒草

味酸,平,无毒。根主痈疽,恶疮毒肿,赤白游轸#13,虫蚕蛇犬咬,并醋摩傅焙#14上,亦捣茎、叶傅之。恐毒入腹,亦煮服之。生江东平地。花、叶如荞麦,根紧硬#15似狗脊。一名五蕺,一名蛇罔。又别有蚕罔草,如苎麻与蕺同名也。新补。见陈藏器。

鼠曲草

味甘,平,无毒。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杂米粉作糗,食之甜美。生平岗熟地,高尺余,叶有白毛,黄花。《荆楚岁#16时记》云: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以压时气。山南人呼为香茅,取花杂榉皮染褐,至破犹鲜。江西人呼为鼠耳草。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列当

味甘,温,无毒。主男子五劳七伤,补腰肾,令人有子,去风血。煮及浸酒服之。生山南岩石上,如藕根。初生掘取阴乾。亦名栗当。一名草苁蓉。今附。

《食医心镜》:主兴阳事。栗当二斤,一名列当。捣筛末,以酒一斗浸经宿,随性饮之。

马勃

味辛,平,无毒。主恶疮,马疥。一名马庀。生园中久腐处。

陶隐居云:俗人呼为马屁勃。紫色虚软,状如狗肺,弹之粉出。傅诸疮,用之甚良也。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此马庀菌也。虚软如紫絮,弹之紫尘出。生湿地及腐木上,夏秋采之。

《衍义》曰:马勃,此唐韩退之所谓牛溲、马勃,俱收并蓄者也。有大如斗者,小亦如升杓。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调,呷,治喉闭咽痛。

屐音剧屧音燮

鼻绳灰水服主噎哽,心痛胸满。

今按:《别本》注云:屐屧,江南有之,北人不识,以桐木为屐及屧也。用蒲为蒵,用麻穿其鼻也,久着脚者堪入药用。唐本先附。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取着经久远欲烂断者,水服之良。

质汗

味甘、温,无毒。主金疮伤折,瘀血内损,补筋肉,消恶血,下血气,妇人产后诸血结腹痛,内冷不下食。并酒消服之。亦傅病处。出西蕃,如凝血,蕃人煎甘草、松泪、柽乳、地黄并热血成之。今附。

陈藏器云:蕃人试药,取儿断一足,以药内口中,以足蹋之,当时能走者,至良。

水蓼

主蛇毒,捣傅之。绞汁服,止蛇毒入内心闷。水煮渍捋脚,消气肿。

《唐本》注云:叶似蓼,茎赤,味辛,生下湿水傍。

今按:《别本》注云:生於浅水泽中,故名水蓼。其叶大於家蓼,水挼食之,胜於蓼子。唐本先附。

禹锡等按:《日华子》云:水蓼,味辛,冷,无毒。

《集验方》:治脚痛。先以水蓼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疮乾自安。

莸草

味甘,大寒,无毒。主湿痹,消水气。合赤小豆煮食之,勿与盐。主脚气,顽痹,虚肿,小腹急,小便赤涩,捣叶傅毒肿。又绞取汁服之。主消渴。生水田中。似结缕,叶长,马食之。《尔雅》云:莸,蔓於。注云:生水中,江东人呼为莤。《证俗》云:莸,水草也。新补。见陈藏器。

《衍义》曰:莸草,《尔雅》曰:酋音犹,蔓于。《左传》亦曰: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者。是此草。

败芒箔

无毒。主产妇血满腹胀痛,血渴,恶露不尽,月闭,止#17好血,下恶血,去鬼气疰痛症结,酒煮服之。亦烧为末酒下,弥久着烟者佳。今东人作箔,多草为之。《尔雅》云:芒似茅,可以为索。新补。见陈藏器。

狗舌草

味苦,寒,有小毒。主蛊疥瘙疮,杀小虫。

《唐本》注云:叶似车前,无文理,抽茎,花黄白细,丛生渠堑湿地。

今按:《别本》注云:疥瘙风疮,并皆有虫。为末和涂之即差。四月、五月采茎,暴乾。唐本先附。

海金沙

黔州

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消、蓬沙共疗伤寒热狂。出黔中郡。七月收采。生作小株,才高一二尺。收采全科於日中暴之,令小乾,纸衬,以杖击之,有细沙落纸上,旋收之,且暴且击,以沙尽为度。用之或丸或散。新定。

《图经》曰:海金沙,生黔中山谷,湖南亦有。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采得,日中暴令乾,以纸衬,击取其沙,落纸上,旋暴旋击,沙尽乃止。主通利小肠。亦入伤寒狂热药。今医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方:海金沙一两,腊面茶半两,二味捣碾令#18细。每服三钱,煎生姜甘草汤调下,服无时,未通再服。

萱草

凉,无毒。治沙淋,下水气,主酒疸,黄色通身者。取根捣绞汁服,亦取嫩苗煮食之。又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一名鹿葱。花名宜男。《风土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生男也。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图经》云:萱草,俗谓之鹿葱,处处田野有之。味甘而无毒。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菜#19。云:利胸隔甚佳。

嵇康《养生论》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心中#20。

《衍义》曰:萱草根,洗净研汁一大盏,生姜汁半盏相和,时时细呷,治大热衄血。

格注草

味辛、苦,温,有大毒。主蛊疰诸毒疼痛等。生齐、鲁山泽。

《唐本》注云:叶似蕨,根紫色,若紫草根。一株有二十许,二月、八月采根,五月、六月采苗,日乾。唐本先附。

《唐本余》注云:《图经》出齐州、兖州山谷间。

鸡窠中草

主小儿白秃疮。和白头翁花烧灰,腊月猪脂傅之。疮先以酸泔洗,然后涂之。又主小儿夜啼,安席下,勿令母知。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千金方》:治产后遗尿。故鸡窠中草烧作末,酒服二钱匕,即差。

鸡冠子

凉,无毒。止肠风泻血,赤白痢,妇人崩中带下,入药炒用。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地椒

味辛,温,有小毒。主淋煠肿痛,可作杀蛀虫药。出上党郡。苗覆地蔓生,茎叶甚细,花作小朵,紫白,因旧茎而生。新定。

草三棱根

味甘,平、温,无毒。疗产后恶血,通月水,血结,堕胎,破积聚症瘕,止痛利气。一者鸡爪三棱。生蜀地。二月、八月采。今附。

合明草

味甘,寒,无毒。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生下湿地,叶如四出花,向夜即叶合。新补。见陈藏器。

鹿药

味甘,温,无毒。主风血,去诸冷,益老起阳。浸酒服之。生姑藏以西。苗、根并似黄精。根,鹿好食。今附。

败天公

平。主鬼疰精魅。

陶隐居云:此人所戴竹笠之败者也。取上竹烧,酒服之。

一十一种陈藏器余

毛茛

钩吻注陶云:钩吻或是毛茛。苏云:毛茛,是有毛石龙芮也。《百一方》云:菜中有水茛,叶圆而光,有毒。生水旁,蟹多食之。苏云:又注,似水茛,无毛,其毛葭似龙芮而有毒也。

阴命

钩吻注陶云:有一物名阴命,赤色,着木,悬其子。生海中,有毒。又云:海姜,生海中,赤色,状如龙芮,亦大毒,应是此也,今无的识之者。

毒菌

地浆注陶云:山中多有毒菌,地浆解之。地生者为菌;木生者为檽。江东人呼为蕈。《尔雅》云:中馗菌。注云:地蕈子也。或云地鸡,亦云獐头。夜中光者有毒;煮不熟者有毒;煮讫照人无影者有毒;有恶虫鸟从下过者有毒;欲烂无虫者有毒;冬春无毒,及秋夏有毒者,为蛇过也。

草禹余粮

注陶云:南人又呼平泽中一藤如菝葜为余粮。言禹采此当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云昔禹会诸侯,弃粮於地,化为此草,故名余粮。今多生海畔山谷之地。

鼠蓑草

莎草注陶云:别有鼠蓑草,治体异此。有名无用条有蓑草,味苦,寒。主温疟寒热,酸斯利气。生淮南山谷,即此也。

廉姜

杜若注陶云:若似廉,按廉姜,热。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似姜,生岭南、剑南,人多食之。

草石蚕、虫石蚕

注陶云:今俗用草根,黑色,按草石蚕,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柏。山人取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本经》从虫部出,复有虫石蚕,已出《拾遗》。

漆姑草

杉木注陶云:叶细细,多生石间。按漆姑草,如鼠迹天#21,生阶墀间阴处,气辛烈。主漆疮,挼碎傅之,热更易。亦主溪毒疮。苏云:此蜀羊泉,羊泉是大草非细者,乃同名耳。

麂目

豆蔻注陶云:麂目小冷。按麂目云:出岭南,如麂目,食之发冷痰,余别无功。

梨豆

蚺蛇注陶云:蛇胆如梨豆,生江南。蔓如葛,子如皂荚子,作狸首文,故名梨豆。《尔雅》云:虑,涉子。人炒食之,一名虎涉,别无功。

诸草有毒

瓜两蒂、两鼻害人。瓜瓠正苦有毒。檐溜滴着菜有毒。堇黄花害人。芹赤叶害人。菰首蜜食下痢。生葱不得杂白犬肉食之,令人九窍流血。食戎葵并鸟肉,令人面无颜色。食葵发狂犬咬。食葫葱、青鱼令人腹生虫。薤不得和牛肉食,成症瘕痼疾。妇人妊娠食乾姜,令胎肉消。生葱和鸡子食变嗽。蓼齏食生食,令气夺乏,令阴痿。九月食霜下瓜,血必冬发。三月不得食陈菹,夏热病发恶疮。瓠牛践苗子即苦。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十九竟

#1下:原作“上”,据晦明轩本改。下“之下”二字原脱,据晦明轩本补。

#2陵:原作“棱”,据晦明轩本改。

#3音烬:原作一“音”字,在“荩”字上,据晦明轩本改。

#4竹:原与下“薄”字互窜,据晦明轩本移正。

#5食:晦明轩本作“疮”。

#6汁:原作“外”,据晦明轩本改。

#7略:原作“各”,据晦明轩本改。

#8益:晦明轩本作“溢”。按疑当作“镒”。

#9执:晦明轩本作“船”。

#10滁州:晦明轩本作“湿地”。

#11江南:晦明轩本作“细而”。

#12用:原作“州”,据晦明轩本改。

#13轸:晦明轩本作“疹”。

#14焙:晦明轩本作“疮”。

#15紧硬:原作“桔梗”,据晦明轩本改。

#16岁:原脱,据晦明轩本补。

#17止:原作“上”,据晦明轩本改。

#18令:原作“合”,据晦明轩本改。

#19菜:晦明轩本作“菹”。

#20心中:晦明轩本无此二字。

#21天:晦明轩本作“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