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左玄论
经名:洞玄灵宝左玄论。简称《左玄论》。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之际。系某种失题道经之注疏。据《三洞珠囊》卷七引文,原书至少应有十三品。现仅残存第四、第五品,分作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
2-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一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一
《正真无上上仙大道金刚见品》之第四者。夫不邪曰正,无杂曰真。明天尊大果三界之缚既亡,四见之惑已断,体无邪杂,故云正真也。无上者,最是穷足,更无一法能过,故云无上。上仙者,明仙有多种,此仙乃是仙中之上仙,非是仙中之下仙也。一解,直言无上,此是莫覆之辞,以其横该不测,纵罩无颠,义显极高,故云无上。若毕言无上,或有监同,捉语而论,或当有下,今欲助成先句,故再显上仙也。金刚义有五种:第一土地金刚,在九方之下,七十二泽之间,其中有诸金刚之泽,名为土地金刚也。第二宝货金刚,如十乘前后、三界内外有诸珍宝,名为宝货金刚也。第三神明金刚者,如三五八搏将之神,名为神明金刚也。第四十乘圣人有智能断,或名为利智金刚也。第五天尊大果,名为坚果金刚也。今之所明,正是坚果金刚,非前土地、宝货、神明等之金刚也。金刚从谕得名,外言砂矿既无,而黄紫性出,刳枝镂石,目之为利;体无摧挫,所以称坚。内明天尊大果地,智慧穷足,体利德真,喻之若金;三界不能倾覆,四见不可亏障,牢而且实,谓之为刚。能觉察无方,无幽不观,故言为见也。
我师云何至无上师得者。我者,论主自谓。师者,乃指玉晨天尊。明我师云何?得果无为为从,无上师学得也。若夫法体天尊,理无修学;若报身天尊,则有修习也;如乐净信等,即是报身天尊也。理论天尊,应更无师。今明欲奖励学者,明一切真仙大圣,莫不有师。所以经云大道师玄寂,又云道法自然,即师义也。
从师得无上法,至为万仙之宗者。无上法者,即是三十六部经。无上因者,即是十七圣乘智慧因。未是无上而云无上者,以能牵复无上天尊大果,所以名无上因也。无上果即金刚大果,金刚大果更无能上,为万仙之宗主也。
清明净洁至合德者。明天尊大果无诸惑障,故曰清明;又无秽恶,故云净洁也。萧然脱缚,故云自在无碍也。愉者,恬愉,明果中有常德,恬愉不动也。静者,因中有安静敛翮之行,果中有凝然安静之德也,则与虚空合德,共成元命,不为无常之所变动也。
圆满第一至犹如虚空者。功德圆满,无有等双,故云圆满。第一智慧具足,无有比类,故云智慧第一也。此功德智慧弥满十方,犹如虚空无有边际,故云犹如虚空也。
所谓道者王至二十五性色数者。夫道语则通,至如五道,北帝鬼神并悉称道,明此金刚之道非此等道也。若人天地狱之道,乃以善恶为业主,或散为资润,感生人天等也。若金刚之道,乃以善解为本因,以静为资润,感金刚也,故知金刚道非此之道也。
成就无量至一切德宗者。成就无量者,言金刚大果无量之智并悉成就,故言成就无量也。此智非是人天仙圣之所能见,故云甚深奥慧也。以其智成慧深,故能为一切诸德之宗主也。
四迷断故慧德具足者。四迷即四见惑也。夫四见之惑乃与慧道相治,惑若未断,慧体被障,慧德不能得具;四迷若断,慧体无障,所以慧德具足也。
四迷灭空慧德具足者。大论断之与灭,亦复相似。小而论之,复有殊别:夫断是体有,灭是体无,如断一物,虽断,其体犹在,若灭去,必同於无。今慧既主断,惑所以断,言慧德具足,灭必归空,所以灭言空德具足也。
四迷无援故静德具足者。四迷援即是懆散等也,懆散本附四迷上生,四迷既灭,其懆散亦亡,故云四迷无援也。
静德具足者。散本与静相治,道懆散若在,静德不具;懆散既灭,所以静德具足也。
四迷无枝戒德具足者。四迷枝即是恶等也,戒即善也。夫善与恶相倚伏,若恶在,善德所以不具;恶无,所以善德具足也。
四迷无异因至常德具足者,四迷润善则感人天,润恶则感三涂。被其所润,所生之因名为异因,所感之果名为异果。若不为四迷所润感,生五道因果,则感常果,故云常德具足也。
乐德具足至无量无边德俱皆具足者。此明既得常果,所以能感诸义德,悉皆具足。果中无苦,故云乐德具足;无惑秽,故云静德具足;能包容,故云大德具足;能统王,故云王德具足。无量无边德者,总明一切,诸德并皆具足也。何以故?昔在至普被众生者,此总结也。何以故得如此万德并皆具足?以圣人若在九道域中,时备修无上上行,慈悲泛愍,普被一切众生,所以得其足一切诸德也。
以慈悲故,故入空观者。此明大乘之人先修慈悲,有解资生空智,后入空观也。
以空观故,故入慈悲者。此明小乘之人不能广行慈悲,但单修信空等四行至於老,观其行不足,不能进入真乘,遂停其空行,更从生观习於慈悲也。
所谓大小两乘至异义者。此总结大乘小乘所修之行也。前后异义者,大乘人前修慈悲,后入空观;小乘人前修空行,后习慈悲,故云前后异义也。
作慈观时至父母妻子者。作此慈观时,当观万法悉皆平等,无有差别之异,不见富贵为上、贫贱为下,不见亲以为近、疏以为远,不见父母妻子为亲、怨家为疏也。
若杀我父母妻子至慈性者。若依外教所明,父母之雠不同天,兄弟之雠不同国,朋友之雠不反兵。若内教则不然,人比杀我父母、兄弟、妻子,我亦须以慈心视之,不改变我慈仁之性;非但我起慈心,於彼亦乃见彼有慈心於我也。
所谓慈视至与喜智相违者。夫嗔是别惑,喜是别解,解惑相治。如嗔惑起,则喜智为之藏;喜智生,则嗔惑为之伏,故言相违也。
嗔於喜时至嗔惑强盛者。嗔惑若在喜心时,生者为喜智所防,嗔惑自成微弱;若嗔惑自在嗔心时生者,此嗔惑则强盛也。
亦如水性濡湿至慈观众生亦复如是者。夫水性濡湿还以水,濡水时则易,濡於火时则难。如慈观众生,慈於慈时则易,慈於嫉妬境则难也。
慈见众生至还如慈心所谓是慈者。若见众生还如众生,有高下胜劣贵贱,谓为慈;若见众生起於平等,如慈我亲不异,始可谓是慈也。
悲喜观行亦复如是者。此悲喜二行亦如慈观也,悲还於悲,心则易於暴虐,境则难也。
嗔心在喜心中发者至乃谓为慈者。悲喜不异前解。夫慈是别解,嫉
妬是别惑,皆相治道也。
以慈因故故果大慈至万道中王者。以因地行於泛慈之因,故至果中感得大慈之果,此是本因本果也,未但正惑於本果而已,又能感於空净无碍,常乐自在,微妙具足,万道中王等义果也。
以悲因故故得果悲至万道中王者,以悲因故,能感得悲果,此亦是本因感於本果,人能感得,空浄无碍,常乐自在,微妙具足,万道中王等义果也。
絓智行、善行至如之者。絓诸智行、善行等,并得果如慈悲也,皆有本因感於本果,又能牵诸义果等也。
时有大仙至愿见可乎者。时者,说论之时也。尔时有大仙号三天真人,即张天师也,得道封三天真人之号,故云三天真人也。而作是言者,欲发诘问之言也。道君者,指於论主也。第一微妙大仙王义者,即无上天尊金刚大果也。愿见可乎者,此是谦逊之辞,云愿听可已不也。
时道君答曰至令众得闻者。此论主答也。唯愿者,论主亦施谦敬之言,云唯愿善说,令一切时众得以闻知晓悟也。
时三天真人至慈果生时谓从慈因生者。此三天真人领论主前所说之义也,皆云由於慈本因感得於慈本果;此慈果生时,还谓从此慈因得生,不由从他生也。
乃至悲喜并云因故生者。乃至悲喜等智、并云各从其本因故得生,亦不从他生也。
悲喜云不生至不云从慈悲生者。悲喜云复不生精进恭敬等智,精进恭敬等智还从精进恭敬等本因生,不从慈悲因生也。
云何乃云由悲故至并得果如之者。既言慈悲不生精进恭敬等,云何言由悲因故感得悲果,又能感得空净无碍等义果?絓智行、善行,并悉得果如之。若慈悲不生精进等者,亦慈悲不生空净等也。此捉义果难於本因也。
时高上答言至当为说之者。此是论主所答,又施谦逊之辞也。
所谓因名至肉核相连者。夫因乃为母为根,能生为母,在本曰根也。如树由其有根,能生树身,次又生诸枝条、肉核、花子,共相连续也。
慈为因至万道中王者。今以慈为因,能感得慈果,又能生於空净等无量义果也。
乃至悲喜亦复如之者,乃至悲喜及精进恭敬等,并由本因能牵本果,又能生诸无量义果,如慈不异也。
因力有二亦复有三至得慈果故者。因力有二亦复有三者,一力是慈因,能感於慈果;二力又能感常;三力能感乐,无量力能感於无量义果也。一解,一是慈因,二是慈果,三是感常,无量是感无量德也。旧解得慈果,故以属后文。今解用配前句,已下两句亦然。何故能得如此?以其得证於慈果故也。
名慈为慈至得常果故者。旧解,慈名泛愍,道号通除,因中之道亦通,果中之道亦通;因中之慈亦泛愍,果中之慈亦泛愍也。今解不然。夫慈以泛愍为慈,故能感得常果,亦如道以通除为道,亦能感得常果也。所以能然,以得当果之故。
名慈名常至乘为精进者。旧解,慈名泛愍,常乃凝然,喻如乘为运载,精进乃是勒策也。今解,以慈因感得常果,故名常果为慈,亦如精进能资生空解,故目空乘为精进也。
此解好为性无嫉妬至慈亦复然者。慈解乃与嫉妬惑相治为性,若有於嫉妬之惑,慈解不生;若无於嫉妬,可名为慈也。既有慈心,故能怜爱也。
金刚道至慈亦复然者。至金刚大果亦复有慈,弥更怜爱也。
为性无散乱至名静者。散乱者,躁散之惑,与静为治道相障。躁散若在,敛翮不成;若无於躁散,始可名为静也。
静援慈故得至从肥壮故生者。静资慈解,故得因力肥壮,名为义因;因力从肥壮,即感於金刚,名为义果也。
生故金刚常至金刚王者。既证金刚,寅卯俱谢,故云常无;有惑秽,故云净无;能累缚,故云自在;统包一切,故云王也。
亦如三界至故暴虐者。悲解能伏暴虐之惑,三界九道众生只为无悲,所以有於暴虐惑也。
散乱至亦从肥壮故生者。散乱者,躁散也。躁散援暴虐之惑,闻善之因,故得肥壮因;既肥壮,所以果从之而生,惑於三界九道也生。
故三界九道至作具足者。凡夫者,肥壮因力既生,所以惑三界九道,被无常所迁,苦恼秽累,不能自在,常怖畏天魔异道、众灾恶试,心有流动驰散。作此具缚,凡夫也。
时三天真人复言至为众说之者。三天真人又问云:大仙此智义深奥,非是浅学小仙及三界九道众生之所计算可知也。虽复蒙告,犹自未能了见难见难闻之理,更希大仙为众说之也。
如我常依师学至故须言之者。三天真人自云:我从来常依师学习,及以自见自知。又恐更有未知未见之事未得未闻,今故须言请之也。
云何慈不生悲至万道中王者。云何慈因不生於悲,悲因又不生於戒,乃生常乐空净等果也?答言:慈中有二力,至万道中王者,二力、三力不异前解。以我慈因,有此二力、三力乃至无量力,所以能牵本果,又能感无量义果也。
二力能生慈德至不为缘生者。旧解,一力是慈因,二力是慈果,故云二力能生慈德。今解,一力以能生,竟但生弱,二力生则强也。一解,比有二力,但生於慈,不生戒悲、精进等。何故尔?悲戒精进等自有本因,不从缘生也。故缘亦能生。所谓静援肥因义力者,前云戒悲、精进不为缘生,今云缘亦能生者,明论主所说亦有开塞之义。前云不生者,明戒悲等自有本因;此云缘亦能生者,远作缘由亦得相生,如修慈悲又能布施,作如此远缘,亦得论相生,但非亲因缘耳。
问曰肥因义力至为自生耶者。问云:此肥因为从本因得生?为自从肥因而生也?
答曰至故名义因者。本因彼援清静资解,故肥;肥故得生义因,此因能感金刚本果,名为异果也。所言异果者,如善感人天,人天不似因,名为异果;恶感三涂,三涂不似因,亦名异果;今慧感常常不似因,故云异果也。此因又在本因上生,故云义因也。
因有二种至一散二静者。因有二种,即常与无常也。逐援故异者,即是静、散二事也。静资慧,则感常;散援惑,闻善恶则感无常,所以云逐援故异也。
果渐来者至所谓静果者。果渐来者,即是散所援善恶,感生五道也。夫无常名渐显,如今日为因,或可明日为果,故云渐来也。果顿来者,即是常果也。夫常名顿显,无常尽,常果始起,故是顿也;乃是静所资生也,故云静果也。
散果者至三界九道者。散所资生之果,乃是无常无净苦心,三界九道众生也。
静果者至虚空慧命者。静果即是静资慧所感之果也。自在者,萧然无累也。虚空慧命者,智慧与虚空合德,共成方命也。
九道位故散果常来者。若在九道之位,名为散果,恒来渐报,生於九道,往还轮转也。
金刚自在四见所隔者。金刚大果是自在萧然之处,一切众生皆有成道之性,但被四见所隔,故不能得登也。
故常因净因至除灭四见故谓无为者。常因净因等在十乘内被蓄,不得用到无为乘处,则感金刚始方得用也。无为乘处,乃万因所集,故云具足因处也。此乃超三界、断除四性见惑,所以名曰无为也。
能得无为亦名无为者。道理第十无乘,未是无为,以能感得后无为金刚大果,故名无为。此因受果,果籍因也。
无为果者即是无为者。无为果即金刚大果也,此果始是无为也。
非得言无为果即是无为者。此无为果力为果,乃是三界九道众生从无为生,名为无为果,而非得即是无为也。
如九道三界至无为因故非无为者。明九道三界等亦是无为果,然非即是无为。何以故?无为生故得是无为果,然非是常住自在之无为,乃是无为之因,故非无为也。
一无为非果非因至无碍空者。无为有三种,一无为非果非因,二无为亦果亦因,三无为但果非因也。非因者,即是四无碍空,洞空、洞虚、洞清、洞微等也。因名牵召,果名酬答;虚空无有牵召、酬答,故云非果非因也。
亦是缘果缘因至故名缘果者。明虚空虽非万物亲因亲果,亦能为万物作缘因缘果也。何以故?能生三界九道等为缘因,三界九道四迷灭尽,与空今德,故名缘果也。
二无为亦果亦因者。二无为即是第十无为乘也。亦果者,能为前十六圣乘住也。亦因者,为金刚大果作亲因也。
所谓第十无为乘处至内观外观者。明第十无为乘处既万因所集,故言具足诸观也。顿观者,本空观也;渐观者,信疏观等也。大观者,大乘人所修之观也;小观者,小乘人所捉之观也。空观者,观一切理空无一有性也;有观者,前论於空空亦涉有,今论於有有亦亘空也。定观者,常观也;不定观者,无观也。吉观者,持戒之观也;凶观者,破戒之观也。事观是即目所观,理观是非眼心所照。内观观心,外观观色也。
诸一切观至生无量观者。生道仙并是七仙之观也。生者,空忘智此时始生,故云生。道者,通也。前生观时空忘,智慧虽生,智力微弱,未能制伏。至道观,智力渐强,稍能通伏,故云道也。既能伏,则得无量观生也。所以诸一切观,并从生道仙而生,生道仙能生无量观也。
乃至精进至所谓果门者。至精进乘,空忘智慧,起即牵后无为大果,故
云方无为也;为后大果之门,故云所谓果门也。
道理生观空忘智慧已生应言生无为今至精进始言方生无为者。明生观时虽生,但智力微弱,被惑入体;至精进乘,能断惑体明,故云方生无为也。
此门能生金刚大慧至所谓因门者。此门者,即是无为乘,为大果之门也,此门能生后金刚大慧等也。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一竟
3-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二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二
夫功德师者,即是天尊功德高大,为九道之师也。惑累既无,体清德净,故清明皎洁也;无诸苦恼,萧然独脱,故云常乐自在也;智慧与虚空合德,共成身命,故云虚空慧命处也;为金刚大果作起生之门,故云因门也。
三无为者至所谓四虚空德者。此第三无为,但是金刚大果,非是因门也。此果乃与四虚空合德,故云四虚空德也。
此德非异道至故果无四空者。此德,即是金刚大果之德也。此德非是异道杂仙所修学能得也。何以故?杂仙既因无十四观,故果不能得与四空合也。
所谓十四观者至内观外观者。此十四种观,前已具列,今复重出者。欲明杂仙不能修行此十四种,故重出耳。委曲不异前解。
诸观中见至无色性皆不得我意者。诸观者,总明前等观所明也。观者,观也,观察诸缘,若知名之为观也。有色性、无色性者,如在真一观中,空色得尽,名之为无余观;复有色在,故复言有也。一解,如在观空,色得尽,名之为无。然色从空生有,观不能空,不见色之根本,又是有色也。
有贪无贪至皆不得我意者。有者,有贪;无者,贪惑与布施解相伏。所言无贪者,施解已伏贪。竟言有贪者,贪从空生,此有解虽能连伏,未见贪之根本,未能除断,故人是有贪也。有嗔无嗔者,明嗔或与喜智相伏:言无嗔者,喜智已伏;竟有嗔者,亦未见嗔之根本也。及内观、外观言有无,皆不得我之本意也。
何以故如十七圣乘至非谓十七圣乘人者。明十七圣乘人作空观时,亦不得谓空,亦不得谓不空。若言不空,空观空境以意;若言是空观,外复有色,果未尽。一解云,亦例贪等也。一解云,忘空不可言有,空有不空,须遣此空也。若观空作空,作不空意,非谓十七圣乘天人也。
又作有观及内外观时至若执定有定无者即失我意者。色者,诸有之境也,夫在前为因,在后为果也。不得言有,观中定有,色定无色也。何故然?虽有观,观色言无,而未见色之根本,又是有色义。一解,虽空色因尽,其果又在,贪嗔等亦然,所以不得定言有言无;若定执有无,即违失我意。
何以故如入第一至定无见即违意者。入第一乘精进观时,太一智起,断本分或灭,故云无见也;上分见果又在,复是有见也。所以不可定执言有无也。
夫诸观者至谓五虚空者。夫观者,观也,观察前境诸物若知,故名之为观也。是众生第一者,是第一利根众生所捉此顿观也。不以细缘观於大缘者,不因阶级次第遣除,如以寸空尺、以尺空丈者也。大缘观成者,空观成也,言不因阶无级,无劳比并,悬知一切万有必生於空,离空暂有,有非常实,必灭於空。作如此观察,故名之为顿也。细缘,即三界九道众生及二十五性色等;大缘,即五虚空也。
渐观者至故名为渐者。渐者,阶次之名。五虚空,谓粗空、妙空、不定空、彼此空、造作空也。未能顿见此五种虚空,不知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本从空生,不能捉本空,未以因空果,乃於有法中次第穷检,思惟观察,故名为渐也。
大观者至故名为大观者。大性众生者,大乘利根人也。十七圣乘者,欲界有八,一生、二道、三仙、四神、五真、六明、七老、八精进;色界有三,一并明、二大戒、三满心;无色界有三,一普通、二转遍、三法际;无色界外有三,一处上、二后身、三无为,故名十七圣乘也。销灭四见者,一本分见,二上分见,三性无慧见,四穷无见。不死命者,凡夫命坚,圣人命身与空合德,故身不为诸惑所覆、寅卯所迁,故云不死命也。明有大性众生见此十七圣乘决,欲修行销灭四见,求至金刚不死命处,故名为大观也。
小观者至故名小观者。小观者,小乘人也。夫大士运心,必以慈悲为首,随机赴济,不避艰辛。今小乘人不修慈悲智忍,但单行信空六觉及精进等易行,但住欲界第七乘老观,其力势行亦可至无色,而未能缘太一不定空境,断除四见,但能迮伏而已,故云具足四见也。意谓小乘人职分,亦应不啻如此,直是贬抑小之吉耳。
空观者至故名空观者。观一切万有并悉是空,无一有法之性,而非空也;如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形相,虽各有异相,其相还悉是空。何故然?空为有有,本从生有,故有终归空也。
有观者至故名有观者。一往而分用,森然为有,阒寂为无。更复推寻,而空有等观,前空观中,空皆隔有;今之有观,有亦亘空,故言二皆名有。不言无无者,不可言无此无也;若无此无,无便成室碍之物。如此推寻检察,故名有观也。
定观者至故名定观者。定者,圆常之义也,明虚空古者已来无有迁变一动也。若有经论说谓虚空有生死者,彼经论非是正智之源也。人说亦例也,金刚亦复如是,明金刚大果亦无生死;若说谓金刚有生死者,亦非正智也。
不定观者至故名不定观者。不定者,无常之义也;明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尽带无常时节,须臾从变,倏忽迁移,或去或来,故是不定也。如生正智机惑轻重者,如欲生正智,生正智须随其根机轻重、胜劣、利钝也。机根若利,须捉本空观;机根若钝者,须捉次第微观等也。随其性分观察,则能睹照吉祥也。一解云,如起正智照物之机,当随机大小:若大机者,则示深教;若小机者,示以渐教。随其根机相邈,并能照知,故云随相随知也。此乃随机变改,故云不定观也。
吉观者至故名为吉观者。夫吉者,真祥之谓也。即是持戒之观,言修奉诸戒,则吉祥安集也。如见者,如有所见之法,即推察修行之也。十圣安隐乘者,十乘也,明十乘是中安隐之乘也。六种通智者,即是六通照色之智也。四内行者,是四平等之智,治内之行也。十戒者,大戒所明十戒也。二十四戒者,明真科所说二十四条科戚,亦老子有二十四戒也。无量戒者,百八十戒、三百大戒等也。四空藏者,与四空合德也。藏者,言能蕴藏智慧,故云藏也。何以故?众生为四迷之所系缚,不能得出离生死;若修此诸戒,能得去离此生死臭秽境界,脱於四迷系绊,到金刚大果、四空藏处,故名为吉观也。
凶观者至故名凶观者。夫凶者,祸变之辞也。此是不持戒之观,言凡夫具此诸见,故名为凶观也。倒见者,如以善为恶,谓是为非,方圆错领,青黄反执也。恶见者,每事损减,无慈善心,作地狱谋,退天人果,此之谓恶也。惑见者,迷滞不了,触境惛蒙,名为惑也。苦见者,一切苦恼之谓,或刀林蓊葺,剑岭峥嵘,身经三掠,痛罗百毒等也。乐见者,适悦之谓,凡夫好因妄乐而构苦因也。生见,含血之徒,心多重命,畏彼之死,贪此之生,不能等观存亡,而封执生死,名为生见也。死见者,死逝也。色心各去,名为死也。临死之时,心神欲去,血脉将断,骨肉俱移,以此剔裂,多诸苦痛,凡夫之人尽惮於此,故名死见也。亦言举止乖道,失生元之炁,故云死见也。无量违见者,有无量种违理之见,以有此诸见,故生三界之中不宁之处也。
理观者至故名为理观者。理者,即是无上大道之理。真实住处,亦即是金刚大果之处。因门,谓十转为金刚之因门,此门但在三界内外,故知无上天尊、金刚大果之地非是因门也。能如此思察,故名为理观也。
事观者至故名为事观者。事者,即因所睹之属也。言事观但说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不说无上天尊、金刚大果真实住处,故名为事观也。
内观者至故名为内观者。夫金刚是坚常之称,言异道杂仙皆凭之若母,故云道母也。言十七乘智及四等心皆是心门,用事少施於身手,故属内也。明众生修行四等之智,於嫉妬境中善能制伏,不令起作也,亦不起心见诸恶见等也。非见者,谓杂道异仙所见,是非理之见也。是见者,是其所是之见也。
外观者至故名外观者。夫内观观心,外观观色。心缘理境,故属内;五根瞩色,故属外也。明一切诸色各有根性,能於此根性之中,无起心作攀缘动作之相也。甚能制一切发相者,心情欲发,攀缘前境,人善能制伏也。守护扶将者,守护六根,扶将九道众生,不使与外物更相侵触,故名为外观也。
是十四观之者至不为天魔异道之所试害者。明此十四观乃是十七圣乘德众常所施行,为自为他,思惟观念,念念相续也。为他者,引物使修。为自己者,自观察若在七仙,则慈心不恒。故论文云:慈心或来或不来。若入十乘,慈心则恒。故能念念生续,不复断绝也。假令三界之内悉变成火,及遍是九幽地狱之苦烧煮,此十七圣乘之人,尔时其心念亦无移转也。何故能然?以其已能翦灭性见之本,入不退之乘;其乘既名中安隐,故不退作。九道众生又无畏忌,故不为天魔异道之所试害也。性见本者,本分惑也。本分为四见之母,故云本也。入初乘即灭本分也,故云前灭见本也。
善能救应十方至皆悉成善瑞者。明此十七圣乘德众,复善能救应十方世界、天上地下、一切众生危厄之难也。不如意众生者,谓众生在不宁之地也,若在临命终之时,及为县官恶吏之所拘录,或遇瘟邪蛊毒,虎狼蛇蝮。恶梦见恶、恶具恶果恶因者,尔时能谛心审念十七圣乘德众及无上天尊者,皆蒙救拔,其所有恶事,皆变成善瑞也。何以故?皆由十七圣乘至蒙福佑者。本愿者,明圣人有本愿之心,愿度一切众生也。归趣父母者,为众生作归凭,趣向发心之地,又是万物真父母也。何故能得?前诸恶事悉变成善瑞,乃由十七圣乘德众无上天尊等有慈悲本愿之力。故若有一一众生来归救之者,皆即蒙福佑也。
在第一乘时至四见果分者。第一乘,即是生观也。空见始生者,空忘智慧始生也。初侵四见果分者,四见果分是本分未果,离障七仙;此生观初侵伏四见未果之分,故士初侵四见果分也。道理生观未能伏,今云伏者,只是结解对,或解生侵,在其分说言侵耳。
慈心或来至、慈见亦复如是者。明在生观时,智力既弱,伏或不禁,乍起乍伏,时有时无,慈用不恒,故云或来或不来也。七乘空见慈见亦复如是者,慈见者,慈悲之见;空见者,空忘智慧之见。七仙中缘得少分空理,故名为空见也。明七仙内空,见慈见等亦尽微弱,不复能恒,时有时无,惑去来也。
何以故空见者至虽被覆制不能无见者。无所有见者,观一切理空,故云无所有见也。果母者,本分是惑果之母也。故子恒生者,上分已去,及未果等,是惑子也。覆制者,压伏也;明在七及时,惑母既在,其子恒生,虽复压伏,不能得无於四见,故空见微弱也。
慈心者为空见作因至慈心不恒者。先修慈悲,方资生空智,故云慈心为空见作因也。亦如本分为嫉妬暴虐作因者,本分是通,惑为万惑之因,嫉妬等是别惑,并从本分生也;明慈悲为空见作因,正如本分为嫉妬等作因也。虽然,解则从别生通,故慈悲别解生於通解也。惑则从通生别,故本分通惑生暴虐等别惑也。以因在故者,以本分惑因既在,故其惑果既生,故慈悲心用不能得恒也。第七两观亦如是者,第七者,老观也;两观者,中小二乘之观也。明老观之内有中小二乘之人,慈心微弱,伏惑亦复不恒也。一解,第七者,从老观下数,以生观为第七也;明生观始入仙流,慈悲未能伏惑,所以其二乘慈悲不恒也。
第八精进至具足空见者。第八精进乘,若倾上作语,实未具慈具悲;倾下作语,故云具也。以籍前七仙内,慈悲有解,资发太一,空智得起,断除本分惑想缘,得不定空理,故云具足空见也。
何以故第八乘时至证无有见过者。慧命清静者,以断本分,竟得空,忘智慧起,惑不入慧体,故云慧命清净也。无有见过者,无有恶见之过也。一云,无有性见之过。直言无者,此乃克分而论,亦是倾下作语耳。
故能毁坏生死大因至证不退乘者。生死大因者,即本分也,四性见王亦本分也。明众生辞空入有已来,起惑必先起本分,系在欲界,为诸惑之王,故云四见王也。又为入生死之大因,故云生死大因也。到安隐处者,即是十乘,通名中安隐也。不退乘者,入初乘,太一智起,更不退作,具缚凡夫,故云证不退乘也。
证此乘时至天魔异道不能阻坏者。无上道王者,天尊大果也。若得入十乘,既能断灭诸惑,慈心用恒,故多作智慧之行,举心契誓,决取无上道王也,不为天魔异道之所恐怖阻坏也。
又能断截无常根本至不失道心者。无常根本者,亦是本分惑也。道心者,勤深求道之心也。既入精进乘,更不懈怠失念、起诸恶惑,故云不失道心也。
决不作二乘七观至故名安隐乘者。二乘者,中小二乘人也。七观者,七仙之观人也。既证十转,故不退入中小二乘七仙等观,作九道众生人,得离於三界怖畏之境,故名为安隐乘也。
乘者一种至何以故亦离无上道心者。明乘有二种,即是离与不离等也。离者,度修慈悲,习诸智慧,得证无上果王,离三界五道等也。不离者,与造四见,不持戒行等,不离三涂五苦之报也。然不离中,复有离离中,复有不离,亦悉可解耳。
乃至拔出至并名乘者。明乘有多义,乃至拔出、行运逝动去进寸,并是乘义。拔者,从上拔下;出则据果;行运逝动等,则据因也。
我有乘者至故得四空者。我今所有乘者,乃名於去乘也;然运载於物,去与四空合德,到不死之处也。此乘乃名戒名慧寸故,得与四空合也。
异道杂仙所乘者至故非我乘者。明异道杂仙所行之乘,既非智慧,具足十恶五逆,不能修持十戒之行、四等之心,故堕落三涂,轮回五道也。
我乘能得见三千至谓无上道王者。三千大千世界者,还以恒沙为喻,如以一恒沙方广四十里还数,此四十里沙,一粒沙为一世界,一世界是一日月所照;一恒沙为一千世界,三恒沙为三千世界,合此三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也。明我之所有乘者,能照见此三千大千世界土地明暗处所,人畜色心见无不明也。
若有一一众生至不堕落三涂九幽者。此明若有众生值遇此书,修奉之者,得如是之福也。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二竟
4-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三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三
《无上上三十六部经王品》第五者。夫经有三洞,作三时而出。若洞真乃以龙汉元年天宝君所出,主开明;洞玄以赤明元年灵宝君所出,主学士忏谢;洞神乃以开皇元年神宝君所出,主召录百鬼。三洞,洞有十二部,三洞合成三十六部,为诸经之王。若十二部,从卷而数;若三十六部,逐义而分也。
我常从师至所谓秘事者。我者,论主自谓。常,恒也。一本作尝字;尝,曾也。云我常从师受学,师乃以学法教我,使我修行此十二部经也;修十七圣乘以作因门,三十六部经以为船舫也。秘事者,秘奥之事也。此之所论,乃说天尊大果,此果乃蕴藏智慧,故云秘事也。
所谓十七圣乘至父母乳船者。明此经人为十七圣乘德众作父母乳船,治护运载也。父以喻道,外明父为一家之长,内明道为万道之尊也。母以喻师,外明母养儿子,唯承父教;内明师教弟子,唯承道之经法也。乳以喻经,外明母养儿更无别法,唯以乳哺看养;内明师教弟子更无别法,唯用经教也。一解,通以喻经,明此经为十七乘人,为父母乳船也。
善能生长至除灭异道杂仙者。明此经能教人行,行成於无上道王也。除灭异道杂仙者,异道杂仙,修行阴阳星历邪法异术等,此三洞大乘之教,一行则剥夺其教,无所施用。一解,此经一出,即除灭异教,故经云诛罢伪座,即此义也。
此法至要至妙故曰作经者。此法者,三十六部经法也。要者,其文要而略,其理深而妙也。真者非伪,亦云无杂也,无有异道杂仙经典文句及世上言辞,间杂其间也,亦不为三界大魔及九道众生之所毁坏变易也。常者,经训常也,常为成道之径路,贤圣之通由,故曰经也。
所谓经名字至十二章表者。此出十二部经,名字次弟解释,具在后文也。
问曰云何至章表耶者。此自发问,欲晓人也。
答曰如至道至名为慧本者。如至道行行名为慧行者,明欲求访至道所行之行,并须修十七圣乘智慧之行,以断伏除灭也。行端正道者,若行此智慧之行,慈悲泛愍,不习邪教杂道、异师法术,故云行端正道也。又能扶将十七乘人到金刚大果智慧之处,故名为慧本也。故论纬云,非愚本而本愚也。非愚本者,即是慧本也;而本愚者,为愚人作法,教之本也。
从慧本至四义成文者。慧本既为十二部之本,故从慧本生玉字也。所以名玉字者,具含四义。四义者:一明玉有润,二明玉不受瑕,三明有声,四明有德。明此经喻之如玉,含此四义,故云玉字也。
四义者至无上果实者。此即是第一,明玉有润也。若就外解,如山有玉,则林木为之不枯;内明此经能资生善慧根株,得成无上大道,故喻之如玉也。
二谓清洁至无上上处者。此是第二,明玉不受瑕也。外明玉有瑕,如现於外;内明此经清洁澄明,无有杂道异仙文辞章诰,及世上凡人章句之所问杂。若有之,即现也。无上上处,即天尊大果也,又能运载众生到无上上仙金刚大果之处也。
三谓至微妙声师者。此是第三,明玉有声也。外明玉有锵锵之声,内明此经体有清静微妙音声也。若有善乐,听习音声,众生得闻此经音声者,以其有善习之心,故即得生爱乐无上法声之智也。以其能爱乐无上法声故,故能辨炼一切诸声,还得如微妙声师。微妙声师,即是元始天尊也。
四谓一切至喻之如玉者。此是第四,明玉有德也。外解,诸石之中,以玉为贵,故老子云:美玉处石间也。内明诸道之经,以此经为贵,喻之如玉也。我师者,天尊也。及我弟子者,论主弟子方也。
亦从慧本生神符至故名神符者。符者,同也,明此经为万灵万圣之所归宗,幽深寂漠,无有穷极端际,最为第一也。既为一切神灵之所归凭,无有乖异,故曰神符也。
亦从慧本生妙诀至故名妙诀者。诀於妙事也。故论纬云:非粗诀诀粗,唯妙诀诀妙也。善能分判祸之与福,好之与恶,方於理最为衷当,无有方双也。又一解,衷者,中也,善能分判祸福,方於圣中更无匹双也。诀者,所说之理诀无差谬也。故经中诀不言心造五逆之罪,身口为之畅成,而能得身心乐,无有恼害也。亦复不言归投於小仙杂道,能得破坏生死大因,得断除四见之惑,登於金刚之果也。复能分别辨说一切修道之门、教令修学得去,远九道境界也。又有弟子谘杂仙疑问,善升分判,得理无有差谬,故云妙诀也。
亦从慧本生戒律至说於禁戒警防恶见者。戒者,止也,亦善也。律者,法也。凡夫之人具四见者,未入仙品,不能断伏也。不具者,入十乘已能断惑也,如断本分,即是不具也。亦云七仙能伏本分未果,亦是不具也。十乘已还,通是不具也。十乘已还,通是凡夫位,故云凡夫之人具四见、不具四见也。六种心用者,即是六学照色之智也。及造取者,四心也。凡夫心智微弱,不能并缘,以四心方辩缘境也。明凡夫有此六种心用及四心,方为有此四见之惑,所以迷荒倒蹶,纵恣其心,致有堕落三涂五苦也。不能得者,不能速得成无上道也。一云,不能速得无上道心起也。警觉者,警防觉察外境也。天道,大道也。天道有本愿心,故为说经戒正,欲使其警防恶见也。
亦从慧本生灵图至故名灵图者。未者,未来也。五道大师者,天尊也。弟子者,天尊弟子也。旧解,图画形像名曰灵。今解不然。明末世众生有几乃在於未来,不能得值五道大师现身说法。天尊弟子撰集天尊所说之事,或说丈八金身、千寻玉貌,现形弱水,示迹长桑,显质火中,隐形珠内,罗列证明,显发圣事之眉眼,故曰灵图也。
亦从慧本生於谱录至根源者。谱录者,谱祖也,录记也,如穷讨记录祖先源起之事记,或龙汉赤明方往劫祖始之事,故云谱录也。
亦从慧本生方法至得无量观门者。方法者,如说三归,或明十戒,及十七圣乘观四方为入大道之门户,各有於方次也。归身者,以我此七尺之身,归凭大道也。归神者,神即心神,以此心神归凭於道也。身粗易役,所以前归神妙难运。所以后明命者,色以连持不断,名之为命也。以此连持之命,归凭大道也。既色心相连,稍难运役,是故后明也。三种之智既成,能生至信,方得入前二十四观及无量观门也。
亦从慧本生赞诵至故名诵说者。旧解,赞者,叹慕也。诵者,从长行之内出,故云诵也。今解未必然,皆是赞美之辞也。如此法实至妙,及无顿顿等,皆是赞诵也。明十方圣众忻慕天尊之法,心生踊跃不能止息,赞咏诵说,故云诵说也。
亦从慧本生咒术至降伏无量众魔者。旧解,咒者,祝也。术者,谲也。谲诡成事,名之为术,如刺皮带以为行蛇,结巾以为走兔,皆为诡术。今解不然,皆是诸杂祝术方法,如酆都卫灵方咒,皆是咒术也。威仪法行整者,威者,畏也;仪者,宜也。其威仪法行若整,则能召制十方真仙法众,又能降伏一切众魔鬼魅也。
亦从慧本生於记传至通布谓十二部经者。传者,传也,如天尊弟子十方众圣方书写此十二部经,流传於后,故言记传也。
亦从慧本生章表至最妙上上经者。旧解,章表者,乃是章辞表奏等,名为章表。今解不然。章者,明也;表者,发也。明此经乃章明表发於圣理,故云章表也。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三竟
5-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四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四
无上至要道术者。即三洞经也。明此经大慈平等,广度三界五有,舍放遗弃之义,既章明表发,故非隐藏也。上上者,三十六部经是上中之上也。以有此义,故得称十二部无极至真至妙最上上经也。
复有问曰至为异同为异也答言至顶顶乘林者。顶顶乘林者,乃是上上智慧之林也;言慧本为根,十一部为枝茎花叶,共成顶顶智慧之林也。
复言慧本至十二德耶者。问云慧本何意,但生十一部,不生一部、二部、至无量部也。若然者,无上大果之德不应有无量德,亦应止有十二德也。
答言至世行不世行故果者。分别者,十二部经也。无分别者,万德也。世行者,十二部经流行於世。不世行者,万德不行於世也。
复言至不从玉字生耶若但从慧本生妙诀方不从玉字生者。令敬施福事,亦应但从慧本生,不从妙诀生也。
答言合十一部至作福生者。合此十一部并通名慧本,亦俱能生於福事。若有一一众生能归依信向此经者,不言但慧本生福,玉字方不生福,所以谓三洞十二部经为福之王也。
四安隐平等智。夫四安隐者,即是四等慈悲之行也。此四等,於前怨亲境上无有偏党,名为四等也。且四等各有九品,须捉最后第九,始成四等之行也。若初学以下,怨对中亲;若学成以上,怨对上亲。故论文云:若人修行四等见,常安隐也。
如经中说至教为慈观嫉妬者。或憎他之有,恚己之无,名为嫉妬。嫉妬是别惑,慈是别解,慈解正与嫉妬或相治。慈名泛愍,亦名怜解,若有慈心,则嫉妬不起也。暴虐多者,今修习悲暴虐者,或心行怉勃,杀父害君,打棒众生。暴虐是别惑,悲是别解,悲解正与暴虐或相治。悲名怜恻,亦名伤悼,若有悲心,则暴虐不生也。
二智不住至装严慈悲者。二智,即是慈悲二智也。慈悲既是有解,未能断惑,但能迮伏,常自不禁,有时简起,不能得恒,故云二智不住也。既其不住,缘於太一不定空境,资生智忍;智忍既生,则为慈悲除灭嫉妬暴虐等别。或所以得,慈悲体明方始得住也。
排灭三界九道一切行报。夫三界九道众生被四见或问,感生九道。今既修行四等空智,既立既则,能灭除九道众生四见业行果报也。
何以故智忍空门至心惑时慈者。在七圣观者,即在凡夫也。尔时空智未立,未见惑之根本,不能断除四见;慈悲微弱,止能迮伏,尚自不恒,有时失念,故云不牢心。或时有慈,或有时无慈也。
悲障见时慈悲则不被人者。悲障即是嫉妬暴虐也。此障既现,慈悲不得用,故云不被人也。
乃至一切智行心复如是者。明一切诸智并悉如慈悲等也。如精进与懈怠或相治,懈怠若起,则精进为之伏藏;一切诸智并例如此也。
所谓非空智忍名空者。非空者,明慈悲是有,智非空智也。智忍始名空智也。
名能剪灭至智数中者。能剪灭者,即是初乘空智起,断除本分惑之根本,不使入於智数之体也。
是故万智得住名须须乘者。惑既不入智体,所以万智得住,名须须乘也。须须乘,即是精进乘也;以十乘能牵须须之果,故云须须乘也。
时未入住者,过历无数处者。未入住者,即是未入十转乘中也。在不住中者,在十转之外也。既未入转中,则感生九道,过历无数处受生也。
若在天上至须须乘者。虽报生九道,若能於天上人中修习不倦,故能得证十乘安隐之处也。
前二智慧下流功德至上智不藏者。前二者,慈悲也。下流者,被下劣境也。上智,太一智也。若能广修慈悲,则资生太一空智不藏也。
若九道众中至作福因缘故者。若九道众中有一人能修四平等一念二念者,即得一切天尊及无量大仙等,并皆恭敬此人。何以故?其能修行四等。四等,乃是一切天尊大圣成道福田大因故也。一念、二念,即是一品、二品,亦云一等、二等也。
若有一一众生至所有苦行苗母一切焦枯者。摇动,惊动毁坏也。苦行苗母者,一切惑恶,根株枝叶也。闻有人行四平等,并皆焦枯摧折,不能得生长也。
三界六天至一切摧折者。三界六天魔王,并皆啼泣。有三义,一者,人若修善,则度於魔界,魔则畏失其民;二者,又须恭敬;三者,又须传送。以魔不愿人得道,见一人修行四等,并皆啼泣,其所有魔军甲仗,亦皆摧折也。
何以故一切诸善至以嫉虐故集者。慈悲是别解,嫉虐是别惑。夫慈悲不起则已,起必带善以利物,故云一切诸善以慈悲故集。嫉虐不起则已,起必带恶以损他,故云一切诸恶以嫉虐故集也。
此四平等见无轻重至安隐智门者。见无轻重者,不见尊贵为重、卑贱为轻,亦不见己亲为重、怨家为轻,常自平等也,常得安隐也。门者,四等之门;能行行如此,始名为四等智门也。
一切无上天尊至从此门来者。无等等者,明异道杂仙所得之果,不能得等於天尊之果,故云无等等也。上上大果者,即天尊大果也。从此门来者,言天尊大果圣人,并从四等之门而来也。
有无量大力至恭敬卫护此人者。弟子,天尊弟子也。明此四等有无量巨大之力,故有一一众生修行之者,十方一切天尊及十方一切圣众等,并皆欢喜卫护此人也。
若有一一众生至一切恶鬼不为灾疫者。一品、二品者,一等、二等也,亦云四等各有九品,是其一品、二品也。国君者,有道之君也。瑞谷者,麦抽双穗,禾达两苗也。此言若有一众生所在之处,能行此四平等之智一品、二品者,随其所在土地,灾蝗不起,风雨依时,国君柔和,地丰瑞谷,灾疫不行也。
若有二众生至无诸妖云者。前明有一人行平等,其力尚轻,但能使灾星不起、风雨依时。今明有二众生修行四等,智力则大,能得天炁光明,无诸妖怪之云也。
雷电不怒至绕匝日月者。夫雷电鼓怒,皆由无人行四等,所以阴阳否结,雷电霹雳鼓怒为声也。今既有人行四平等,所以雷电不为之鼓怒,又能令日月常有,素彩光华,澄明清洁,光锋精耀,绕递日月也。
若满三人至到无上大处者。若满三人行此四等者,其功德周备天地,不可言说譬喻也,能为三界九道众生作出生死桥航,传送九道大众到无上金刚大果之处也。
故是我师及我弟子至常行此行者。我师者,天尊也。我弟子者,论主弟子也。此行四等之行也,我师及我弟子等,常自殷懃顶戴修行此四等之行也。
至我师处犹行此行者。至我师处者,天尊大果之处也。常行此行者,犹行四等之行也。夫行在因,今果地乃云常行此行者,有二意,一欲励於后学,故云我师处亦行此行也;二明圣人有本愿之心,故常行四等以度众生。
故来三界一切有处至催驱四见徒众者。有处者,三界一切有境之处也。本愿行者,即是本因愿也。素愿者,亦与本愿相似,是素来有於此愿。亦云行愿者,行也,地有此愿,愿度一切众生也。相资者,众生有机感,我又有本愿心相资,故我常来三界行此四等,涟汲催驱四见徒众也。从上拔下谓之涟汲,从下拔上谓之催驱也。
中有杂仙至我心不安者。明尔时座中有杂仙名曰独行,而作问也。云:我学我师经典三十二岁,遍知一切阴阳星历,人伦法用并悉通了,未闻今日论主异说如此,我心不安也。
我师及我至勿令屈塞者。独行云,我师语我,天下地上更无有一人能胜於我;若更有一人异我所学者,我须枕折令其降伏。我今故欲难穷此义,须分明解答,勿令有於屈塞也。
时无上高上大法师至我为汝答者。无上大法师,即是论主也。无上智师,即指天尊。论主云:我乃从无上智师学得此无上之智资,汝今来所问,我当解之。
时独行即问言至非谓具王四义者。此是杂仙独行领论主前所说之义,以发问也。不然者,我谓不如此也。但是有於言语而无义理,则是四败之义,非谓如王等四义也。明论主虽未说四败常说,杂仙经义,有四败。说论已来,杂仙已在彼座,所以杂仙讲论,谓主所说既无义理,是具四败义,非谓具如王有四义也。
何以故若日月至故义非谓四平等力者。我云,日月由无云故明,有云故暗,春阳故明,秋阴故暗,此乃由春秋明暗,亦非关行於四等也。龙兴则云起,虎啸则风生,阳震则雷电奋动,阴静则雷电潜,亦非由行四等也。
异於我师至亦非谓四平等力者。今闻此说,乃异我师也。我说我师计及我经,并云天子治化,应天则谷稼滋长,地生瑞草,亦非由四等之力也。
复言是故我来至云何发言多诸败义者。复言,是故我来常行此事者,既云常行,云何未来之前不来,已来之后复去?既有来有去,何谓常行?仙师如此诸义,非谓四等具王四义,乃是具四败也。云何发言?多作败义也。
时高上法师笑而答曰至故不得应天子者。高上大慈,怜其不悟,故笑而答之也。过言者,过失之言也。春夏相反者,如春行冬令,冬行春令也。日月昏蚀者,薄蚀也。钝暗者,重暗也。地卤乾瘦者,地生砂卤,并荆棘也。此皆由无人行四平等之智,彼亦不得应相天子也。
四平等智善调阴阳至所作皆善者。此四等智,善能和调阴阳,消伏灾恶,制於凶敌,使邻国不兴甲兵。能行此行,所在皆善也。
我以二因缘故来三因缘故去者。二因缘者,一是众生机感,二是我有本愿心也。三因缘者,一是说法竟,二众生机情已谢,三为更久住。恐众生生厌患,故须去也。
外藉因缘至来去相资者。外赖因缘,即众生机感也。我内常,即我本愿心常欲济众生也。来去相资者,机与本愿,共相资藉也。
所谓二因缘至还於无所在处者。警我者,警防护也,为众生说戒,以警觉慎防也。非我旧处者,谓此应机之地,非我旧在之处也。为具如此三种因缘,故我须还於无所在之处也。
是时独行复言至云何欲还往其处者。此是杂仙问论主无所在处,往还问答也。
高上复言曰至故名自然者。二自然者,三界内是一自然,三界外是一自然,故曰二自然也。五自然者,五虚空也。异於处空者,此自然异於五虚空及五道也。不逐系绊者,不为四见惑累之所系缚,故名曰自然也。
具足自然至故处无所在者。具足自然,即是天尊大果大安隐处也。无高无下者,果中无有高下、音乐、六甲八卦、五行屋舍等也。六甲五行,并是无常用事,故果中无此也。四无为,即是四无碍空也,与此自然虚空合德,共成方命,故处无所在也。
然处非木石至故在处者。然此自然之处,非在木石五数、诸天三界、杂仙境界,故言在无所在处也。
其时独行至听其受学无上真言者。世师者,世间之师也。具足痴慢者,无有空有二智断伏,通别二惑,故云具足痴慢也。赐慈悲力者,论主既行慈悲,愿赐慈悲之力,不以见嗔也,愿为弟子赐听受学无上真言也。
高上即告其五戒至七圣智乘者。七圣乘,即是七仙乘也。求受学,所以即授其五戒,令修习七仙圣乘之行也。
洞玄灵宝左玄论卷之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