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洞真经 > 三洞经教 > 道德义渊(拟)

道德义渊(拟)

经名:道德义渊。简称《义渊》。南朝梁道士宋文同(字文明)撰。原本二卷。《正统道藏》未收。现存敦煌残抄本二件:北芥97、S・1438,据考应为原书上卷抄本1

(北芥97抄本,前缺)

或仙或事自俗名◇◇◇示象,名称无量,此由物有机运,教有时会,运开则来,运极则逝,功遂身退,名成不居,灭迹匿端,莫知所适。经云:道隐无名,此其成。四重。

上德无为第二

前科既明玄德无名,无名之化,无为为本;无为之道,至在因循;因循之化,是为上德。上德之义有二:一者述无为,二者序浇淳。

第一开无为之义。有四开:

第一序本文;第二者无为为;第三者为无为;第四无为无为。

第一序本文者,《请问经》上及《灵书》云:善古之时,人民淳朴,无为为事。《老子》云: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又云: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即此也。一重。

第二无为为者,经又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此心无为而迹有为也。迹有为者,因循自然,乘机适会之义。义复有三:一者化淳;二者化浇;三者救乱也。化淳者,当太古之时,人心质朴,乃无邪伪,而无出生之法,可以恻隐之仁,冥交之义,无体之化,观身之智,守一之信,以辅其心,令此淳民转百千之年,为无穷之寿,同天合道,游乎玉京,迹虽有为,心实无务。故《五符序》云:太古人寿九万,乃学仙。〔化〕2浇者,自中古以来,人心转退,巧伪渐生,故有博施之仁,交结之义,俯仰之礼,神通之智,刻契之信,镇之以朴,安之以静,以辅导物心,使反自然,复其所过,归趣道果,以之无为也。救乱者,下古之世,物情转碍,澜煞纷起,故有忘己救物之仁,赏善罚恶之义,弊帛筐杻之礼,权变数术之智,金丹鞠誓之信,下明地狱之苦,上明天堂之乐,为善则长生,为恶必速死,速死则轮回五道,长生则超陵三界,使恶者畏罪而不为,善者求福以自免。此救乱无为也。二重。

第三为无为者,即经所云:为无为,事无事。此是心有为而迹无为也。心有为者,防微虑渐,絶祸未萌,有心有虑,而形迹不显。不显之义,义亦有三:一者防形;二者防心;三者防迹也。防形者,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香,口不妄言,身不妄动,塞兑闭门,外尘不入,灾害无从而生,祸乱无因而起。此心有为而迹无为也。防心者,心与心战也。不视盲道,不见可欲,塞贪痴之路,杜嗔恚之源,挫鋭解纷,无疑无惑,有挫解之心,而无纷说之事。此又心有为而迹无为也。防迹者,和光同尘,防他心意,虽有独见之明,不以耀乱于物,虽复贵贱悬隔,而亦同其尘劳,如此则和益之施潜行,嫉害之尤不作。此亦心有为而迹无为也。三重。

第四无为无为者,冥理无为,心与形迹俱无为也。无为之义,义亦有三:一者无心无形;二者不心不迹;三者非形非心也。无心无形者,《洞玄请问》下言:道为无心宗。又云:大象无形也。无心无形,不可得见,虽复坐忘贪圣3,寤寐交神,应处似来,本源常湛。譬如呼山有应,山实无心;照水生形,水实无物。无物而物,无心而心,此是无心无形也。不心不迹者,犹如性自兹仁,心本清直,有德于物,物亦不知其功,为不为物,在物自得。其赖本不存而已,人不在而人益,为之虽关心迹,心迹在此4。二又如以财为施,不称其有;救人之命,不告其名5。非形非心者,一时中论也,义复有六事。一者如师资相结,弟子存师,师为弟子冥中相润,彼此不知,无心而招润,非形而致益,此非形〔非心也〕6。身已灭,始造之心久谢,而交益之用未尽,福田之报犹生。何以言之?假令边道立井,一人汲水即得一水之功;种植菓林,一人食菓即成一菓之施;造构桥梁,一人过岸即有一度之德。如此未尽,其身已谢,功归于己而己不知,纵复身堕三涂,福来相拔,唯井塞桥坏,菓木枯死,福田乃竭。凡如此例,既非即身所作,又非今心所感,身心并无此为,而有物我之润,此亦非形非心也。三者如有正己立身,为物所敬,不问愚智,见皆畏之,不敢为过,终得成善,此亦非形非心也。四者又有声名遐着,风德宣流,一切慕义,皆化之为善,此亦非形非心也。五者如有精能妙术,道行于世,更相传学,述效无穷,此亦非形非心也。六者善建大功,自家及国,如后稷、汤契之流,虽复身谢一时,而庆延千载,宗厝祭祀,累代不絶。故《老经》云:善建不拔,子孙祭祀不辍。此福之来,并在发愿之后,不复关其身心,亦是非形非心之义也。四重。

第二序浇淳之义。有七种7:第一序浇淳之所报;第二述浇淳之名实;第三论浇淳之域分;第四谈浇淳之所以;第五显浇淳之教法;第六辩教法之异同;第七明反淳之法。

第一序浇淳之所报8者,在乎人心。太古以来,人心淳一,结绳而治。《空洞灵章经》言・・但恐恒沙讫,福尽天地倾。是知淳世则多福,浇世则多罪,皆由人心为三才,开天辟地,万化由人而立。犹如居宅屋宇,无人则坏。如感应义所说也。一重。

第二述浇淳之名实者,以近取譬,犹如淳酒,一斛之酒,一的9之水,便成浇也。浇淳之事既在于人,故人心若一,谓为淳人;人心若二,则为浇人也。是则但有浇人淳人,以论浇世淳世也。二重。

第三论域分者,假令世人二分是浇,一分是淳,则为浇世;二分是淳,一分是浇,则为淳世也。若半是浇人,半是淳人,亦为淳世。所以尒者,淳为其本,故从本为义也。

问曰:《太平经》云:有太平之君、太平之师、太平之恵10、太平之民,四者皆备,乃得太平。今义云半是浇人,半是淳人,亦为淳世,何邪?

答曰:但令师君皆淳耳。臣民虽半浇半淳,犹(以下缺)

(S・1438抄本,前缺)

〔自然道性第四〕11

第一序本文;12

第二明性体;

第三诠善恶;

第四说显没;

第五论通有;

第六述回变。

第一序本文者,河上公云:辅助万物自然之然。即此也13。夫性极为命。《老子经》云:复命曰常。河上公云:复其性命。此言复其性命14之复,曰得常道之性也。经云:道法自然。河上公云:道性自然,无所法也。经又云:以辅万物之自然。物之自然,即物之道性也。《裴君道授》曰:见而谓之妙,成而谓之道,用而谓之性。性与道合,由道之体,体好至道,道使之然也。一重。

第二明性体者,论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一切含识各有其分,先禀妙一以成其神,次受天命以生其身,身性等差,分各有限,天之所命,各尽其极。故外典亦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又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命为性之极也。今论道性,则但就本识清虚以为言;若谈物性,则兼取受命形质以为语也。一切无识亦各有性,皆有中心,生添由心,故性自心边生也。二重。

第三诠善恶者,夫有识之主,静则为性,动则为情。情者,成也。善成为善,恶成为恶。《洞玄生神经》云:大道虽无心,可以有情求。此善情也。《定志经》又云:受纳有形,形染六情。此恶情也。《四本论》或谓性善情恶,或云性恶情善,皆取无矣。《定志经》云:不亦为善,离此四半,反我两半,处于自然乎?其中又云:为善上升清虚,自然反乎一。即反道性也。三重,第四说显没者,得道之所由,由有道性。如木中之火,石中之玉,道性之体,冥默难见,从恶则没,从善则显。所以然者,万物之性有三:一曰阴,二曰阳,三曰和。《玄女》云:阳和清虚,阴热滞浊,阳和多善,阴分多恶。故性之多阳,知者多善;多阴,知者多恶。〔多〕恶则乖道,多善则合真;合真则道性显,乖道则道性没也。《玄女》又云:阳和三合,乃能敌阴;阳黍滞浊,浊对阳和;和阳清虚,滞阴坚实。是以朴散之后,以善微恶盛,此之由也。四重。

第五论通有者,夫一切含识皆有道性,何以明之?夫有识所以异于无识者,以其心识明闇,能有取舍,非如水石,虽有本性,而不能取舍者也。既心有取,则生有变,若为善则致福,故从虫兽以为人;为恶则招罪,故从人而堕虫兽。人虫既其交换,则道性理炁通有也。五重。

第六述回变者,问人堕虫兽,虫兽为人,虫兽与人本非添类,混元之初,各有其分限,虫兽未尝为人,人亦未尝为虫兽。今以何义,忽能换革?答曰:人与虫兽俱禀四大之形,止是方员不同,器质为异耳。譬如泥,搏和之为人,则成人状,解之为兽,则成兽象。亦如牛哀成虎,楚妪为龟之例,神识随之以异也。六重。

积德福田第五

前科既明自然道性为德之源,率性立功则福田滋长,故次明积德福田也。福田义有七重:

第一序本文;

第二释名义;

第三明身业;

第四述口业;

第五分心业;

第六例三一;

第七论种子。

第一序本文者,经云: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啬,田家之吝也,即明福田之果也。《灵宝消魔经》云: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轮升。即此也。一重。第二释名义者,夫福者富也,田者填也。以滋长为义,艺种填满,致富贵之报也。田者明其因,福者语其果;〔果〕从因得,故从果以命因。此田是植福之田,故曰福田也。若人以三业竞惑邪道,则为罪田,即《法轮经》所谓沉沦罪田者也。若能以三业植因正道,则为福田,《消魔》所云因心立福田者也。陆先生《黄録唱斋》云:人身、口、意,为罪福之田。即此也。二重。第三身业有三田:一者修习;二者施财;三者施命。修习者,修行戒行,研习正法,植德建功,无为为业,福善日生也。施财者,施财三宝,有若井灯无尽之报,人物以下,各各有差。《智慧上品大戒经》云・・上品七十四万倍报,中品三万二千倍报,下品六千二百倍报也。施命者,不杀放生,皆为施命也。不杀为施命者,或若念杀,则应一切皆杀,今但不杀,与杀相反,则于万物有济生之义,施命在其中。此即经中所云无为之益。是一事也。三重。

第四口业亦有三田:一者不言;二者微言;三者正言也。不言者,内德则寂嘿无声,闭口胎息,m霞饮液,吐纳服御;外化则以不言为教,自身率物,不施号令,贵言重语,物自得安。故《老子》云: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也。微言者,内德则以密言祝诵,心口相得;外化则承机应会,托讽寓言,依违倚靡,以道于物,久久自化。犹如孔子答绘事后素、冉有问子贡夫子为卫君、晏子说踊贵履贱之例15,是也。正言者,内德则晨夕诵咏,赞叹歌謡;外化则应变适时,为一切说种种法相、种种科律,令慕善自劝,畏罪不为也。凡此皆道三古之法。四重。

第五心业有三田:一者慈悲;二者信忍;三者定慧也。慈者与物之乐,悲者哀物之苦也。与乐为慈,哀苦为悲,慈悲兼怀,用心之本也。信者,内德则心信正道,外化则言而有信也。忍者,内德则正定坚固,恒持戒法;〔外化则〕守雌受辱,不厌苦劳也。定慧者,发五十八愿、四十五念,转神入定,智慧通微也。五重。

第六〔例〕三一者,《请问经》下云:道为无心宗,一切作福田者。言道以三一为无心,观空为宗主,而无乎不在,又通为一切作福田也。人身有三宫:上宫在眉间却入三寸,号泥沮宫,为上丹田;中宫在心央,号绛宫,为中丹田;下宫在齐(脐)下却入三寸,号命门黄庭宫,为下丹田也。丹者,取其朱阳盛燕上升之色,兼取丹信赤心之义也。上一居泥疽宫,中一居绛宫,下一居黄庭宫。若以无心为心,专茶守一者,则三一之神于其身中滋益智慧,至于成道,混合为一。如稼穑之收实,故所以称田。即《灵宝思微定志》所谓务知三元之义也。六重。第七论种子者,三业之中,身业以所施生为田,施物为种;口业以所呪诵服御为田,以呪诵吐纳为种;心业以所存者为田,智识信念为种。此虽有三业,而以心为主。故经云: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轮升也。又《灵宝三元品经》论信施,经云:古人求心,今人取财。又云:贫人推心,富人推财。此皆由心有厚薄,财有多少,抑引随时,权方无滞者也。论在《灵宝义疏》中。七重。

问曰:何谓后素?

答曰:纯墨为素。画采竟,以墨解之是也。

功德因果义第六

前科既明福田之基为立德,立德之始,始乎功行,功行所招,称为功德,故次论功德也。功德者,有因有果,德者论果,功者各蒙其报,报即果田因也。功德因果义有五重:

第一序本文;

第二辩名义;

(以下缺)

1按敦煌两抄本首尾均残缺,原无经名。大渊忍尔《敦焯道经图録篇》拟定经名为《道教义》。今据《三洞珠囊》卷七引文,拟定为宋文明所撰《道德义渊》卷上。北芥97抄本存原书《玄德无名》第一、《上德无为》第二;S・1438抄本存《自然道性》第四;《积德福田》第五;《功德因果”第六。除第五章外,其余各章均残缺。

2“化”字原缺,据文义补。以下括号中文字,均系整理者拟补。

3贪圣:疑当作“念圣”。

4心迹在此:疑当作“心迹不在此”。

5按“二又如”以下十九字,疑系错简,当移至后文“身已灭”之前。

6按“此非形”三字之后,疑有错行漏字。原文当作“此非形非心也。二者又如以财为施不称其有,救人之命不告其名,其身已灭”云云,方可读通:

7七种:当作“七重”。

8所报:原作“所起”,据前列目録改。

9一的:当作“一酌”。

10恵:读作“臣”,系武则天称帝时敕造异体字。此本应抄于武周时。

11此章名次原缺,据后文拟补。此前第三章缺。®此条目原缺,据后文拟补。又据本书体例,此行前应有

12概述章次要旨之文,原缺。

13河上公云辅助万物自然之然即此也:此十五字疑系错简,应移下文至“经又云以辅万物之自然”之后。按今本《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句,河上公注:“欲以辅助万物自然之性也”。

14性命:原作“三命”,据文义改。

15按子夏问诗孔子答绘事后素,见《论语•八B》;冉有问子贡夫子为卫君乎,见《论语•述而》;晏子讽齐景公履贱踊贵,见《左传》昭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