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史仙传 > 仙境名山志 > 仙都志

仙都志

经名:仙都志。元代陈性定编。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记传类。

仙都志序

疆理之书,肇於禹贡而具於职方,然水有经,郡邑有乘,此《仙都志》所由作也。仙都,东昊胜,事在道家书,为祈仙洞天,爰自发迹轩辕,由唐建,宋锡名, 荐祉符瑞,屡臻圣朝。延佑问,贞士赵虚一载奉玺书来领厘事山川草木昭被宠光独峰炼溪,若增而高浚而深也。住山陈君此一载笔于编,沿革瑰奇,巨细毕录,其有 功兹山者欤。吾闻蓬莱在望而风辄弘去,桃源既入而路忽迷,则名山大川岂人人之所能周览哉。此编目击道存可以卧游矣。至正戊子五月既望。

仙都志卷上

玉虚住山少微陈性定此一编集

独峰山长番阳吴明义仲谊校正

山川

仙都山,古名缙云山。按道书洞天三十六所,其仙都第二十九,名玄都祈仙洞天,周回三百里,黄帝驾火龙上升处,山巅有石屋,世传为洞天之门。《史记》 载:缙云本黄帝夏宫之名。张守节云:枯州缙云县,其所封也。《太平寰宇记》:唐置缙云县。又以枯州为缙云郡,盖以其地有缙云山故也。今县在山之西二十三 里。《图经》云:唐天宝七年六月八日有彩云起於李溪源,覆远缙云山独峰之顶,云中仙药响亮,鸾鹤飞舞,俄闻山呼万岁者,九诸山皆应。自申至亥乃息。刺史苗 奉倩上其事于朝,救改今名。

独峰山,一名仙都石,谢灵运《名山记》云: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二百丈,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高丈,顶有湖,生莲花,有岩相近,名步虚山,远 而望之,低於步虚,迫而视之,步虚居其下。旧《东阳记》:一名丹峰山。昔黄帝尝乘龙车登此山,辙迹犹存。自唐白乐天以下,古今名贤,留题有什。

步虚山,在仙都山前,正与玉虚宫相对,迭嶂倚空,群峰掩映。又有小峰列如北斗,名日斗岩。谢灵运《名山记》云:中岩上有峰,高数十丈,或如莲花,或如 羊角。古老云:黄帝尝炼丹于此。刘澄《山水记》云:缙云台,黄帝炼丹之所。《舆地志》云:缙云堂即三天于都。山巅平敞,有若坛惮,是其地也。

童子峰,在独峰侧,其状如笋。独峰之腰有窍若脐,此峰平脐,故名。括苍旧志云:独峰山旁,一石峭立,谓之童子峰。

好山,在仙都山西,初旸谷左。宋绍兴问转运使李士举尝游仙都,过徐氏山居,赋诗有:华屋重重对好山之句,由是得名。后晦庵朱先生弥节于此,其名益着。

隐真洞,在步虚山巅,与独峰相对,洞口岩石玲珑宛若窗牖,峻绝难跻,罕有到者。按《郡志》云:唐刘隐真先生修炼之所。

仙水洞,在步虚山麓,《郡志》一名镜岩洞。中有泉出自崖窦问,滴于石池,虽大旱不竭。唐周景复先生修炼之所。名公磨崖记游者众。

金龙洞,在步虚山东,中有二洞相连,通明开敞。旧志云:洞深不可测,道家谓洞天,即此也。宋天禧四年投金龙玉简於其中。

天堂洞,在仙都山东,双龙洞左,高峻,人迹罕到。洞中石壁正面列二圆穴,右者浅而左者深,有龙居之,旱祷必应。洞旁又二石洼,左者水清常溢,右者水浊,或缩名日月泉。山后别有一洞,俗呼为天堂山,内筑精舍,扁日清虚。

忘归洞,在仙都山西,可坐数十人,洞外有石耸出溪流之上,游者登览尽得仙都之胜,使人忘归,名忘归台。

初旸谷洞,一名倪翁洞。临於练溪之上,左右岩石奇怪,对望独峰。《郡志》云:谷在仙都山西,初入颇阴隘,少进有石室洞房,虚敞可居,以东向先得日,故 名初旸。正东石壁有窍,大如盘盂,初旸光射室中,烂然五采,其外晴波万斛,有如烁金。或云倪翁洞在缙云县东半里,讹也。宋嘉泰问,郡人陈百朋《续志》云: 洞正属仙都山练溪旁初旸谷中。崖上有洞名三大字,或云李阳冰篆,今考谷中有磨崖初旸谷三楷字,倪翁洞三篆字,古老相传昔有倪长官隐居于此,今失其名。宋乾 道问郡守钱竽题仙都诗云:初旸便是扶桑谷,洞里倪翁招我来。则知倪翁洞即初旸谷明矣。又日云堂洞。右山中岩洞固多,自来唯六洞着名。

双龙洞,在独峰之东,灵泽庙左,盘石横跨山涧中,其下空洞通人,虽大旱清流不竭。宋绍兴问久旱,玉虚道士游先生望云气,至其所见二巨蛇盘旋石下,饮水 不去,遂祝之雷雨,随至合境沾足,由是得名,立祠祀之。洞内左有阴穴横穿而上,昔尝有人明炬而进,莫穷其源,至今早祷必应。时行沛泽,或见雷光。洞前涧水 深处,即古所谓游龙泓,又日龙泓洞。宋人胡志通大魁王十朋俱有题咏。

状虎岩,在独峰之西,书院之右,有小石山如虎铨伏,一名驻狮岩。

翔鸾峰,在独峰之南,回澜亭左,山巅有二石,状如鸾鹤,展翅翔舞,俗呼为丫叉岩。

灵龟石,在独峰之北,仙都界石之旁,山麓有巨石倚立,宛若大龟,昂首而上,乡人验其燥湿以占雨旸。

小蓬莱,在练溪之下,按《郡志》云:在仙都之西。潭心有小岛,上多怪石奇树,潭之南有石壁,高可百仞,名公镌歌咏于崖以记登览之胜。游者泛舟而入,恍 若蓬瀛之境。参政四明楼公钥大书小蓬莱三字刊于碑,以亭覆之,今废。傍有合掌洞,可容数十人。石壁高处横列十余穴,若玑贯组,名大组岩。其东复耸一岩,上 广下敛,日雨蓑岩。

小赤壁,在川石潭上,按《郡志》云:在仙都之东,濒溪壁立,高可千尺,峰峦奇秀,壁下空洞,潭水凝湛,莫测其深,泛舟而游,迥出尘外。迩流一舍余,亦有一岩,郡人参政何公澹书小赤壁三字磨于崖。虽地异而名同,故并录于此。

仙释岩,在小赤壁之西岸,有石挺然森列于溪之许,问有状如仙人释子之像者,玉虚山地多在其侧而古籍常以仙人石为界。

黄僇赤岩,在仙都山之东麓,有崖壁立,横亘数十寻,岩窦给讶,色绚五彩,远望如云锦,近视若霞销,今土人立田社於岩下。

天师岩,与赤岩对峙,岩下有洞可立二十人,内有阴穴直下通于溪。古老云:昔人值早,往元真护国天师祖庙请香火于兹,致祷获应,遂建殿于洞前,因名。其岩厥后殿址荡于水,至今乡人犹望洞而祀之。

东蒙岩,在初旸谷左,有石低昂奇怪,聚立于深潭之滨,岩下可以泛舟,海上有仙山曰:东蒙。泰岳之南山名东蒙,此岩之名莫详所出。或云岩正朝东,太阳将晖,水光互映,而日东蒙,亦取初旸之义,二字未知孰是。

玉饭岩,在初旸谷右,山半有石,突起如饭,岩下有穴,宛若鳌门,天将雨则岩上雾气如炊,溪流暴涨则门内有如釜沸之声。《括苍旧志》云:一名碧云洞,又号张公宠。莫详所由。

杨郎洞,在初旸谷后,驿道之旁,洞中高下二级,可容二十余人。古老相传昔有杨郎居此,以符药济惠於往来者,后人思之,立祠于中。

仙岩洞,在好山之北,仙岩市上,山半有洞,深旷高明可立百余人。今市民立田社于中。

梯云洞,在仙都山西,与雨衰岩对峙,岩下空洞若磴,自山根循至山腰长六十余丈,一名长亭。其上深敞处土人尝构屋於中,近废。

鼎湖,即独峰顶上湖也。尝生莲花。按唐宋以来,名公题咏,并以鼎湖称之。

炼金溪,源出大盆山,至仙都,则名炼金。水中有石与独峰之根连续一片,其平如砥,两岸相望阔三十余丈而水深仅尺许。按《郡志》仙都之里曰炼金里,溪日 炼金溪,渡日炼金波,然莫考其所出。据唐韦加《仙都山铭》曰:丹穴傍起,金溪下融。又唐隐真先生《玄墟志》曰:炼金溪畔,足以濯缨。则炼金之名古矣。

金华潭,在炼金溪下深处。古老相传鼎湖金莲花瓣尝飘坠于此,因而得名。

练溪,又在金华潭之下,水光若练,故名。按《郡志》云:在仙都之西,初旸谷洞前。水中有大人迹犬马蹄痕。又有石井,深不可测。

丹井,在玉库正殿之西南隅。隐真先生尝汲以炼丹一至今泉清味甘,冬温夏寒,虽早撩不枯滥。

玉泉池,在双龙洞下,其色玉洁。

放生池,在玉虚官外,以潴涧水既广且深,自昔为放生之所。其,一在妙庭观前。

天塘,在天堂洞后山顶,冬夏不竭。

梳水织,在小蓬莱上大溪中一,两岸相接唯片石状。榈阔三十余寻,水落石出之时,余波分派而流以渡。俗呼为偶轿岩。

朴头石,在炼金溪中,以状似而名之。

祠字

玉虚官,在仙都山中,即玄都祈仙洞天黄帝飞升之地。自唐天宝戊子以独峰彩零仙乐之瑞,刺史苗奉倩奏闻敕封仙都山,周回三百里禁樵采捕届它、!猎,建黄 帝祠宇,岁度道士七人以奉香火。宋治平乙巳改赐今名。宣和庚子毁于寇。道士游大成.乃即旧基,再谋营造。时官东坐西向,阴阳者流谓虎瞰而角法宜改。为景定 庚申,郡守安刘取朝旨,命道士陈观定迁宫地向,不期年而告成。元延佑,庚申,道士赵嗣棋钦受宣命,佩服颁降处州路仙都山玉虚宫提点所五品印章,主领宫事。 再奉玺书护持,改复甲乙,及蒙集贤院暨天师正一教主大真人、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各给榜据,俾永遵守。一由是官门增重旧观。本宫殿宇开列于左。

金阙寥阳宝殿,郡人叶嗣昌书额。

黄帝祠宇,唐缙云县令李阳冰篆额。

飞天法输藏殿,宋朝乾道己卯,道士李伯祥创立法输,规模宏美,郡人陈沂书扁。

天一真庆行宫。

三元三官圣堂。

梓潼帝君行祠。

洞天仙官祠。

玉虚真官祠。

衍教堂,郡人何传书扁。

隐真堂,韩永锡书扁,昊俊尝留题,今奉锺吕诸仙像,方丈扁日#1,天开图画,文公五代孙朱煌九岁书。

风雨堂,昊兴赵孟俯书扁。

金莲绾,蜀郡虞集书扁。

玉虚宫门,东阳赵霆篆额。

祈仙洞天门,邑人潜说友篆额。

仙都山门,赵孟俯书额。

片云亭,取乐天片云孤石之咏为名。

回澜亭,在金华潭上,郡人何宗姚书扁。

仙都蜕轩。

竞秀轩。

撷芳轩。

练玉轩。

驻鹤亭,在洞天门外。

照水亭,在放生池上。

忘归亭,在忘归洞前。

妙庭观,在仙都山东,金龙洞上,唐成通元年隐真刘先生所建,又筑玄墟於其后。乾符三年,门人朱惠思诣阙请观额,蒙锡以仙都之号。景福元年,江东罗隐作记,宋治平二年,改赐今名。元皇庆元年,玄妙葆真道士陈怀玉钦奉玺书复为甲乙,世袭香火,由是振兴。

独峰书院,在炼金溪西,正对独峰。宋淳熙壬寅,晦庵朱先生持常平节上疏,劾台守未报,徜徉于此山,以伺朝旨,有於此藏修为宜之语。绍定戊子,郡人开国叶公嗣昌始就此创礼殿为讲贯之所。咸淳丁卯,邑人尚书潜公说友,即旧址而广大之。基址并系玉虚山也。

灵泽庙,在双龙洞前,即双龙之灵。《郡志》云:宋咸淳七年,知县陈绍若祷雨有感,保奏敕赐庙额,至今士民祈雨辄应,古庙甚隘,恒定新之。

赵侯庙,在仙都山西,梯云洞侧。按《郡志》:庙在仙都乡,一方咸敬奉之。侯乃后汉赵炳也。庙前有石如船,《郡志》云:石有如舟者,俗呼为赵侯船,或如 杖、如履、如瓮,皆以侯名。按东汉方术传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贵尚清俭,祀神以东流水为酌,削桑皮为脯,疗病皆除。东入章安,今台州也。百姓 神服,既殁,遂立祠焉。至今蚊纳不入。又传注曰:炳故祠在姿州永康县东,俗呼为赵侯祠。江南犹传赵侯禁法以疗疾,云今正一宗坛给赵侯禁气录,即此所谓赵侯 禁师者是,而历家亦有赵侯化日。又按《东阳志》永康县乌伤侯庙,乃后汉赵炳也。事与史同,《县经》云:仕汉至大将军。庙无碑碣可考,但有古隶书乌伤侯庙数 字。又《郡志》青田县灵康行祠,即缙云县赵侯庙也。初侯庙食于台州临海县白鹤山,宋元丰七年赐额积封灵顺显佑广惠威烈王。今按缙云沿革,唐圣历元年折括苍 县今丽水也及永康县地置缙云县,此庙至永康界才半舍,考之此地实永康故地,神之显灵,无所不在,虽邻邑皆有祠,无如此庙有石像可表。至今庙中无蚊纳,境内 不生蛭螺,水旱疾疫,祷之必应,岂非祖庙耶。

神仙

景复周先生,仙都道士也。唐大历问居仙水洞中,辟谷宴坐,百有余年,后仙去。今玉虚宫有石刻陆龟蒙题镜岩周尊师所居诗并序可考。今录之:处州仙都山, 山之半有洞,下望之如鉴,目之日镜。岩去地二百尺,上者以竹梯为级,中如方丈,内有乳水滴沥。黄老徒周君景复居焉。迨八十年不食乎粟,日唯焚降真香一灶, 读《灵宝度人经》而已。东牟段公柯昔为州之日,闻其名,梯室以造之,且曰君居此久矣,乳水之滴昼夜,可知量乎?周君曰:某常揣之,尽昼与夜,乃一斛加半 焉。公异而礼之。后柯别十三年,处人过说周君尚存,吟想其道,无由以睹。因寄题诗云:见说身轻鹤不如,石房无倡共云居。清晨自削灵香柿,独夜空吟碧落书。 十洞飞精应遍吸,一茎秋发未曾梳。知君便入悬珠会,早晚东骑白鲤鱼。着作郎皮日休和诗云:八十余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举形。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乳滴 函。饮涧猿回窥绝洞,绿梯人歇倚危杉。如何计吏穷於乌,欲望仙都举一帆。括苍旧集所载与石刻同。

隐真刘先生,名处静,字道游,沛国彭城人。其先避地遂昌因家焉。世宗儒业,先生幼而颖悟,博览群书,游涉名山,得遇至人授以吐纳之道。尝召见赐绊衣, 退居仙都山隐真岩结庐金龙洞侧。今妙庭观也。弟子数百人,有自远方来谒者,无虚日,门人欲塑其像,一日,有嗜酒道人来成之,先生留饮,旬日陕黄金三十铢赠 其行,相送金龙洞前,约先生曰:子归首视砚下。及回,乃得片纸,书云:子与吾金,吾授子真真抱子形形全子神十六字曩元金在焉。於是顿悟,遂预筑玄墟于庐 后,自护其志。咸通十四年六月辛酉解化。当日归封玄墟刺史。卢虔罐赞其像曰:至灵之精,大道之渊,其朴靡散,其神则全。嗟夫世人,嗜欲驰役,故使元胎,莫 留瞬息,惟师恬泊,万虑泯泯,岂有一物,能奸至真。伊厥形气,尚资蜕舍,胡为神人,土偶为者。后数年有乡人於襄汉问见之,语其弟子,启墓视之,所存惟杖 履。二事益尸解也。今空墓在妙庭观后。复有塑像赞云:返一无边,神之又神。遗此塑像,非先生真,先生之真,不存此身,出有入无,莫与之亲。

仙都志卷上竟

事迹出《郡志》,赞烦出《括苍旧志》。

仙都志卷下

玉虚住山少微陈性定此一编集 独峰山长番阳吴明义仲谊校正

高士

仙都乃祈仙洞天高尚之士,代所不乏。自宋宣和以前,玉虚厄於寇,固不可考。厥后若游大成等往往阐扬宗教,增重山门,盛德清名,用叔其要。

游大成,乐成人,宫因寇毁,独力重完,克绍前猷,发明后学,尤精地理之术。自卜寿藏於仙都之支山,誓曰:吾家犹子枝孙,世世绍袭,当为天人师。后果符是言,传之八世,至宋末,坟为土寓所侵而游氏殆绝焉。

楼大度、黄见素,皆邑人,丕扇真风,广彰玄教。

李伯祥,剑川人,道风高古,增建飞天法轮甲於浙左。

刘延用,少微人,奏免浮税,武若冲同门友,表树玄勋。

洪端本,号高溪,叶葆和,号竹涧。詹虚一,号寄庵。陈观定,号楚山。皆丽水人,四世师弟子也。袭大道之正传,皆玄门之领袖,楚山君改易官向,勋迹尤多。

林天任,号横舟,昆阳人。昔授修职郎,际陵谷变迁,归心玄学,遂采摭道典,竞离教科,屡阐黄录大斋。尝於施炼之夕显大神,光烜赫九色,一旦天彻地,民具尔瞻。

谢天与,号兰谷,金华人。精崇道法,弘赞宗乘。如祷雨祈晴,兴雷伐庙,不动声色,如响斯答,人到于今称焉。

徐元珊,号梓林,丽水人。为玉虚道士。宋景定间应诏祈雪,用粉笔书青纸为五出者,以进曰:翼日辰时必雪,皆五出。及期,果然。赐号紫微惠济先生。事具 郡志。元以好人召天师,尊其道俾,领玉虚以养寿。大德甲辰无疾珊化,留偈曰:本是蓬莱仙子,住世七十九年,笑指鼎湖归去,洞观无得苍天。

赵嗣棋,字虚一,龙泉人。幼学道玉虚,既壮,遍游名山,再参南谷杜真人。观光上国,名公巨卿无不敬爱,钦受宣命,赐印,视五品甲乙住持实始于此。又数 钦捧御香,驰驿淮蜀荆襄江浙湖广闽海思播等处,后住集庆大元兴永寿宫,湖州计筹山升元观,平江白鹤观,累奉纶音,锡号玄明通道虚一先生教门真士。至元后庚 辰冬解化于白鹤,藏剑履于计筹。

李德宁,字守一,括城人。尝判三衢道教主贰玉虚四十余年,兴废补弊为己任。至元庚寅免税之功九着。至正乙酉正月乙未忽索褚笔书愒云:抱德而宁,守一而成,天空月明,逍遥上清。书已,掷笔而化。

草木

金莲花,按《郡志》:石顶有湖生莲花仙都山孤石撑空,古老相传,尝有金莲花瓣飘落。

龙须草,产于独峰崖上。旧《志》云:黄帝驾龙上升,群臣攀龙髯而上,髯坠,化为草。

寿松古相,生于独峰之顶。木皆合抱,四时长青,可见独峰有鼎湖之润深也。

草木可药者往往见,山翁野叟采取,形殊味别,莫识其名。今按本草载所有者,虽非土产,亦不广生,姑列其品目于后,以表名山之嘉秀云。

黄精、莒蒲、菊花、天门冬、麦门冬、车前子、地黄、牛膝、薯积、苍苜仁、巴戟天、括楼根、石斛、庵兰、卷梧、草龙胆、旋覆花、草央明、芍爷、青蒿、络 石、茵陈蒿、石香棻、紫金藤、蓝实、景天、葛根、石龙卜、仙灵皮、岁灵仙、苦参、当归、通草、常山、何首乌、忍冬藤、芍药、瞿麦、狗脊、山豆根、牵牛子、 薇香子、百合、茅根、草藓、篦麻子、金星草、天南星、仙茅、藐楔、艾叶、马兜铃、马啼香、刘寄奴、半夏、大青、剪草、莎草根、谷精草、骨碎补、王瓜、射 干、白敛、续随子、鹦冠子、覆盆子、商陆、稀签、鹤虱、萱草根、夏枯草、草耳实、马勃、泽兰、茵芋、紫河车、五味子、白木、大汗、王不留行、防己、杜华 卢、羊蹄、大小蓟根、细辛、鬼旧、水萍、香蕾、紫苏、鬼箭羽、薄苛、木寥、马芹、淡竹叶、马齿苋、冬葵子、沙参、紫葛、茹蕃、灯心草、三白草、牛劳子、苎 根、菰根、曹草、甘蕉根、马鞭草、地肤子、杜着、白蒿、桔梗、蛇每、旱莲草、草乌头、松脂、枫脂、梧实、五加皮、地骨皮、桑白皮、楮实、槐实、橡实、五陪 子、枸杞子、郁李仁、乌药、黄蘗、茱萸、山茱萸、金樱子、金铃子、木仅、皂荚、苦榛、苦榛、练子花、蔓荆子、石楠、钓藤、栀子、乌柏木、择木皮、水杨叶、 秦椒、乾漆、杉材、稻米、粟、白扁豆、赤豆、绿豆、大麦、小麦、白油麻、婴子粟、梨、枣、藕实、鹦头、石榴皮、栗楔、桃仁、梅实、柿蒂、藤梨、枇杷叶、葱 实、白苣、苦贾、水芹、乌芋、苜蓿、嵩、芥、蒜、韭、荠。

碑碣并题咏

黄帝祠宇,石刻四大字。唐缙云令李阳冰篆。碑石元在玉虚宫后,为县人辇置邑庠。庆历问於碑阴刊屯虽瞻所撰学记,今石尚存焉。

唐韦加撰《仙都山铭》,潜说友篆。港前宋人。

唐刺史李季贞撰《仙都山铭》赵必愿篆。赵前宋人。

唐陆龟蒙《题镜岩周尊师所居诗并序》。

宋治平二年改赐玉虚宫,敕黄及省剖部符。

刻石

钱塘昊说《陪郡守刘大中游仙都记》。

通判丁宗旦《题仙都山玉虚官诗》。

郡守谢伋《和运使李士举诗》。

郡人项鹦撰《玉虚官免税役记》。

太学尚书邹景初《游玉虚宫诗并跋》。

太常寺簿昊大韶《赠知官詹虚一诗》。

杜晦之《游仙都记》。

郡守赵必愿《游仙都记》。

郡守安刘判《申请改宫向状》。

邑人潜说友撰《重建玉虚官记》。

邑令昊祖文《题独峰诗》。

仙居陈仁玉《游仙都诗》、弟邑令绍若《跋》。

已上钱塘具说至邑令绍若俱宋时人。

元缙云县尹石谷谢雷使徐元缙《祈雨诗》。元玺书大护持玉虚宫复甲乙正副全文刻石。

已上并在玉虚宫。

隐真刘先生《玄墟碑志》。

元玺书护持妙庭观复甲乙正副全文刻石。已上在妙庭观。

转运使叶清臣撰《独峰山铭》,磨崖于峰下。庆历问运使马寻、皇佑问运使苏公舜、元元丰间少保赵清献公扑,及前后名公四十余人,各记游山岁月并磨崖于仙水洞中。

庆历问邑尉毛维瞻陪转运使留瑜游仙都记,磨崖于步虚山麓。

嘉佑间会稽沈绅、宣和问开封刘公长卿、绍兴问钱塘虞公似平,及前后名公二十余人,各记游山岁月,并磨崖于初旸谷中。

绍兴间郭契敷、蒋善昭、赵善诗、杨景奉诏诣《仙都祈雨记》磨崖于镜岩。

嘉定问留元刚、郭磊卿等《游仙都记》,磨崖于初旸谷外石壁上。

小蓬莱三字,四明楼轮书,立碑在山中。

邑人黄邦彦《题独峰诗》,磨崖于童子峰。

邑令王坛《小蓬莱歌》磨崖于石壁。已上转运副使叶清臣至邑令王坛俱宋时人。

仙水岩三楷字,磨崖于洞中。

初旸谷三大楷字,磨崖于谷中。

倪爷洞三大篆字,或云李阳冰书,磨崖于洞前。

隐真洞三篆字、金龙洞三篆字、天堂洞三隶字、忘归洞三楷字,并磨崖于其洞。

右山中碑码磨崖名目已见于前,今摘其铭记略存于后,所有古今名公题咏诗集另刊。

都山铭

唐韦翔撰

亭亭仙都,峻极维嵩,屹立俱右,削成淅东。发地直方,磨霄穹崇,灵沼在上,祥云积中。圭坛千仞,柱宁四封。目视不及,翰飞靡穷。群阜奔走,列仙会同。 黄帝彼访,碧岭是冲。丹穴傍起,金溪下融。日照霞附。月映销蒙。壤绝栖尘,木无寓丛。居幽不昧,守一而雄。万寿报响,九成来空。嘉名来复,展礼斯洪。录作 惩止,年祈感通。莫高匪慈,造物之功。

玄混播形,厚载孕灵。雄冠群山,孤高亭亭。挺立参天,氲氲青冥。岚凝丹穴,霞驳云屏。上磨九霄,旁碍五星。龙髯莫睹,凤管时听。降自穆武,求之靡宁。徒闻荒政,曾不延龄。物有殊异,昔人乃铭。爰勒斯文,缙云之炯。

张鹭撰

仙都有山,山出万山。直上千寻,□烟霞深。圆如等抽,高突云阴。标表下国,权舆象帝。日欤月欤,万有千岁。东西大镇,川泽四卫。造化无垠,莫知往制。 晴岚依依,宿雾洞开。髻鬃有像,神仙下来。撷气氲氲,灵乌环回。永殊尘杂,不鼓纤埃。绝顶霄愕,澄湖在上。人罕戾止,孰阀其状。日烛云披,风飘液飞。如雨 雨空,微洒沾衣。谷来松音,潭影曙晖。往往鹤戾,不知所归。唐垂百年,玄宗体元。响应万岁,声闻上天。帝祚明德,祠堂在· 焉。永怀轩后,功成此地。丹鳌犹存,龙升万里。事列方志,道高青史。无复仙容,空流溪水。百越之内,此山为大。恍若壶中,疑生象外。直而不倚,高而不殆。 古往今来,独立沧海。

宋转运副使叶清臣撰

黄帝车辙马迹周遍万国,丹成云起,因瑞名山。则独峰之登,固宜有是。会将漕二浙行部括苍道士,仙都亲访灵迹,慨然感秦汉之不自度也。驻马溪上,勒铭山阴。

於黄显思道崇帝先隆三迈、五,功丰德全,脱履厌世,乘云上天,师彼飞龙格于皇天,虐秦侈汉鏖,兵事边流痛刻下溺祚穷年忘是古训,跋于岩巅,宜尔灵仙,孤风妇然。

题咏

中书舍人白居易乐天

黄帝旌幢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鬼。

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前进士徐凝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

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运使起居舍人曹唐二首

蟠桃花老华阳东,轩后登真谢六官。旌节暗迎归碧落,笙歌遥听隔崆峒。

衣冠留葬桥山月,剑履将随浪海风。看却龙髯攀不得,红霞零落鼎湖空。

黄帝登真处,青青不记年。孤峰疑碍日,一柱独擎天。

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

江湖散人陆龟蒙鲁望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见说身轻鹤不如,石房无倡共云居。清晨自削灵香柿,独夜空吟碧落书。

十洞飞精应遍吸,一茎秋发未曾梳。知君便入悬珠会,早晚来骑白鲤鱼。

序载仙都志中镜岩即仙水洞。

太常博士皮日休袭美和

八十余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乳滴函。

饮碉猿回窥绝洞,绿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於乌,欲望仙都举一帆。

两浙转运副使李建中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深可蟠厚壤,峭疑截冥鸿。

云饼去路存,丹鼎遗边空。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

升龙扳娇娇,飞凤鸣味嚷。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

星移委女间,风驾析木东。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

万事皆氛埃,一气归鸿蒙。遐哉上圣道,邈与玄化同。

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功成解冠剑,栖息期此中。

郡倅梁鼎

黄帝升天石,高名壮斗牛。孤根斜照水,寒色不知秋。

藐与群峰并,圆如一坛椤晓妨残月下,晴郝湫橇鳌

危定胜昆闱,登应见沃洲。爱深无尽处,日极更迟留。

起居舍人转运使孙何三首

贝阙琳宫紫雾深,凤凰仙乐尚惜惜。

鼎湖往事三千载,石笋青春一万寻。

挺立不教凡草长,削成应兔俗尘侵。

霓旌绛节知何处,空有莲花送好音。

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

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

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为高。

轩辕辙边今犹在,斗上丹梯着羽袍。

黄帝升天去不还,空留片石在人间。

千寻杳杳撑红日,万古峨峨出众山。

湿雾好花宫女困,倚云乔木羽林闲。

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刺史王含章

三年为郡仰灵踪,咫尺无因到此中。

长是徘徊看图画,果然晒蟀在虚空。

云归湖顶尘难染,鹤立松梢路莫通。

春过碧溪人饭少,古坛牢落雨蒙蒙。

郡人太常丞周启明昭回二首

鼎湖深几许,斗立向空牢。霹雳削不得,芙蓉生更高。飞升须驾鹤,负荷欲凭鳌。千仞□□□,何当继我曹。

蟀既撑天一柱雄,遥看高与步虚同。待登绝陇观华顶,又见巍巍峻插空。

太常博士直史馆知郡曾会二首

时常展画图,今喜到仙都○ 尽得烟霞景,方知手笔厅。擎天成一柱,镇地出三昊。苔片封车辙,莲香泛鼎湖。占风来海国,迎日上云衢。似笋千寻直,如蓝四面铺。秀能通造化,高岂得搏扶。 雷雨生岩宝,星辰远药炉。金华惭叱石,玉女望投壶。观古坛尤在,碑荒字半无。未曾迷阮肇,何倦醉麻姑。尘外标名异,空中立影孤。笑秦铭泰岳,嫌舜葬苍梧。 夏月风长满,秋霜草不枯。步虚昤羽客,滴翠湿樵夫。独称瀛洲倡,吟看典郡符。

瀛洲风月十年余,东出云堂典郡符。更到烟霞最深处,分明景物是仙都。

郡守陈若拙

发地便擎天,根盘数亩烟。化工成突兀,辙迩似雕镌。

峭拔殊无倚,孤高众莫肩。轩辕从此去,知复几千年。

着作佐郎两浙运使柳绅

独出诸峰表,周围一丈圆。千寻雄镇地,万仞上擎天。

湖浪动星际,荷花生日边。终当驾云鹤,绝顶会神仙。

胡志道

仙都古洞天,云阙高嗥嗥。新官欣然成,碧瓦灿鳞列。

我时宿噤房,六月失烦热。松声起中夜,梦枕忽惊辗。

天籁呜虚徐,玉箫递玲彻。凤歌谐律吕,鹤舞想应节。

安知非群仙,宴罢摇佩决。从来筝笛耳,一洗万想灭。

已上夜宿仙都闻松声问发音韵琅琅飘然若铿锵环佩,早起识之。

李侯神仙才,宇宙在其手。古篆夸雄奇,铁柱贯金钮。

标榜黄帝祠,宇昼气浑厚。想当落笔时,云梦吞八九。

每传风雨夜,蜿蜿龙蛇走。光怪发岩宝,草木润不朽。

鬼物烦摄诃,一旦忽失守。随烟遽飞腾,无复世间有。

因访山中人,石刻尚仍旧。谁能一新之,易若运诸肘。

右黄帝祠宇李阳永篆

休说神仙事眇茫,出游尘世且和光。谁知今日真栖地,便是他年羽化乡。

朝罢玉坛云满袖,梦回金阙月侵廊。兹游似觉青冥上,隐隐微闻咏洞章。

右隐真堂

黄帝乘云至帝乡,空留辙迩锁穹苍。茫茫丹鼎知何在,曳曳霓旌不可望。

乞得溪山增气象,真成草木被恩光。我来娣目凭栏久,是可无情忆楚襄。

右望雪阁

百年日月马上过,赢得闲中可理生。绛阙清都非渺漠,寸田尺宅得经营。

默存长使三官在,急守须防五岳倾。他日功成定仙去,愿随风驭到蓬瀛。

右可理室

几年困尘机,厥状浸成俗。比来梦魂清,胜赏得林麓。

郡峰绾姻鬓,炯炯皆在目。寒碧冷相射,秀气还可掬。

哦诗三伏中,清风起幽谷。只恐吹我衣,化为云锦服。

汗流籍提辈,上下相追逐。

右竞秀轩

仙家日月迟,春物长芳菲。欲撷琼瑶英,咀嚼云腴肥。

只恐花雾深,香气湿我衣。坐哦心未惬,归梦远岩扉。

右撷芳轩

上清之章口撷芳长引八骞林。

晓诵黄庭经,暮歌紫芝曲。若欲童子颜,轩中勤练玉。

珊衣络霞青,云鬓颓翼绿。功用信如许,庶可追妙躅。

右练玉轩

紫微夫人之歌日庆云缠丹炉练玉飞八琼。

门外无俗驾,眼中有余清。上登晓烧阙,八窗皆虚明。

三光焕尔照,万象无隐情。试观弄丹笔,云篆俱天成。

右焕照室

黄庭经日三光焕照入子室。

升巍蹑层巅,云陛近百尺。平生尘土足,到此还几历。

有岩中杆然,斧凿若天划。玉泉出石坛,雨点散寒碧。

我来供茗事,松鼎煮琼液。余甘生齿颊,可以醒醉魄。

永怀鹤发翕,谓周景复尝居于此四顾但空壁。似闻便仙去,山间护留乌。

右仙水洞

好山如故人,欣然见眉宇。又如梳晓鬓,红绿相媚妩。

况兹爱山者,握笔喜临赋。有岩巉然开,欲陆纵赛步。

清游亦不恶,胜境得饱妖。扫石坐晚冻,浓翠湿冠屦。

好花续春迟,纷纷杂红雾。仙家在何许,恐入桃源误。

竟为弥日留,直待山月吐。馒寻流水归,不记来时路。

右忘归洞

山岚郁苍苍,溪水流浩浩。纷然世上人,换易如秋草。

奇哉三洞天,连路极深窈。阳崖射朝曦,先见扶桑晓。

谁能餐九华,颜色端使好。仙够蝉蜕去,遗迩不可考。

我来惬登临,幽事费寻讨。悲啸闻涧猿,啁晰听啼乌。

平生愤懑忆,到此始一扫。行将袖手版,汗漫游八表。

右初旸谷又名倪访洞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鸢。怪石虎踞蹲,老卉虹天桥。

中有古洞天,割然若天造。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垫蟠,雷玉吐森森。每逢岁旱乾,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橄舞百川倒。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

右龙泓洞今名赞龙洞  郡守刘参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复还。孤票苍岭外,屹立紫烟问。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转环。根疑连海娇,顶欲突天关。莲出湖心迥,苔漫辙边斑。傍存炼丹釜,低瞰步虚山。猿狄何能到,鸾凤自可攀。昼矜名手眇,吟怯巨题艰。鸦荡非灵异,兰岩鄙宴闲。缙云游览处,胜盘申人寰。

邑簿校书郎毛维瞻

峭拔神仙宅,来寻烟水重。深应盘九地,高不让群峰。瞻对奇胜昼,扪绿直岂容。几时莲叶下,终古藓纹封。往事云难问,无言路有踪。桥山杳何处,侍从此攀龙。

转运使苏舜元求翁

龙车凤辇入瑶笑,辙边高悬不可攀。唯有风吹鼎湖永,青莲花叶落人间。

两浙察访使吴兴沈括存中

苔封辇路上青山,鹤驭辽天去不还。惟有银河秋月夜,鼎湖烟浪到人间。

邑人国子洞业胡份子文

乌道盘空上,松根抱石生。羽人分两舍,鸡犬自闻声。

两浙提刑濡须杨杰次公三首

有路入仙都,何人到鼎湖。秋风夜来急,吹落碧莲无。

问路从黄碧,穿云入紫清。林间松化石,门外玉为城。

道士非爱山,出家今已老。虽知车辙迹,不识龙髯草。

郡守刘泾巨济

石城云屋抱浮丘,正是真人旧括州。会掷仙图争少胜,不知身到洞天游。

津阳王侄题黄帝祠身   大观

我渡溪水寻荒村,群峰势若万马奔。酣酣春色雷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

琼楼金阙涤地尽,松栢半带斤斧痕。要还清净扫尘浊,一炬劫火安得焚。

行人鞠翠口马拜,仙都妙理吾能言。威神可畏凛如在,自台今亦祠轩辕。

当年垂衣正南面,制作取盘乾与坤。凿开鸿蒙肇人纪,首为区宇立本根。

风后方牧来联翩,神机开辟施无根。初传问道广成子,后乃密契中皇君。

功高德大不可拟,几与造物分遗恩。遥遥唐尧逮炎运,万年圣子兼神孙。

至人御世用常道,飞升轻举安足论。爰从一气生万物,奈何已把天人分。

伏羲八封昼已破,女娲欲补理亦繁。飘然独返清都去,却敛造化归全浑。

庙前仙石表今古,屹立霄壤争雄尊。鼎湖可望不可见,意令后世难攀援。

顶中玄宫号泥丸,自然有路朝天合。此身内外神气合,俯仰自超生死门。

默运四时无诡异,试观日月谁吐吞。柢今湖边送风雨,草木吹动旗与旛。

飘落十丈红菌旧,碧溪下插玻璃盆。马蹄车辙不须有,虽迷襄野道自存。

岩泉夜发百谷响,洞庭乐声犹可闻。山川古色藏妙意,谁与开涤明根源。

我谈希夷返淳朴,不假辩说波涛翻。

郡人湖北提举胡升子上

鼎湖不可见,巍然但孤峰。特立亘万古,气压诸山雄。

黄帝久得仙,游行跨飞龙。至今世俗传,尚指辇路通。

颇如升天桧,追求白鹿踪。常言贵荒唐,厥见真儿童。

顾惟此山奇,实宜仙所宫。水声来冷风。和以万本松。

客枕久未稳,笙箫满虚空。颇疑九成音,不在二典中。

但恐蚩尤旗,晔哗舒长虹。虽能独不死,忍视斯民穷。

君看涿鹿战,万古蒙其功。鼎湖何足道;帝德弥苍穹。

通判延陵丁宗旦绍兴

世上洞天三十六,缙云第二十九区。古木参天驾云屋,总真灵迩号仙都。

独峰壁立二千尺,凌空耸翠屹然孤。仰瞻绝顶烟岚际,曾开苗莒名鼎湖。

旧说轩辕驻车辙,云骈风驭经此涂。石釜炼鳌丹砂就,乘龙帝乡才须臾。

紫虚碧落超尘世,侍臣无路攀龙须。唐朝天子仙李裔,德格天心来瑞符。

祥烟嘉气卿云布,山中九传万岁呼。步虚对峙云断续,东西互云高下殊。

涧边幽径登乌道,上有镜岩如方壶。岩中乳水沥嵌怜,滴石成穴如仰盂。

水一昼夜斛加半,潦不泛溢早不枯。鲁望曾记周景复,绝粒餐霞黄老徒。

栖真妙入悬珠会,八十余年隐此居。千古寥寥桑海变,仙迹渺邈还有无。

石门瀑布虽云好,此间殊胜未易俱。特然造化钟神秀,虎头妙手亦难图。

事迹出於图经吉诗。

郎中钱塘吴说传明

佳住从来说鼎湖,兹游直欲到清都。参天玉笋千寻许,堕地金莲十丈无。

江观便思眠一柱,海山今喜识方壶。直须买取鹅城绢,要画沧洲水墨图。

上饶韩元吉甫涧先生 三首同

槛外风高霜月明,步虚山里步虚声。罢琴刻烛初长夜,又得人间一梦清。

封禅空余不死名,华清宫里望长生。闲云布作人间瑞,更有山呼万岁声。

龙虎驱驰战阪泉,荆山鼎就更升天。轩辕到处存遗迹,忍使君王不学仙。

运使李士举

道出仙都下,溪深草木闲。阴晴老农事,丰稔此心关。

谁削千寻石,云藏万迭山。王程元有限,那得更跻攀。

四海无尘战马闲,稻粱桑拓绿回环。不知尽是君王力,华屋重重对好山。

已上过仙都徐氏山居,见旧括苍续集今郡忠云文公作韵也。

郡守阳夏谢伋景惠和

荡节光华远,朝车那得闲。咨询元自急,省敛赤相关。

去住存高咏,晴阴对好山。深暂糜郡绂,仙境不同攀。

耄倪扶杖小童闲,远舍清溪碧水环。争看亦帷仍避传,静无柠鼓爱青山。

浙东提举朱熹晦庵先生追和徐氏山居韵

出岫孤云意自闲,不妨王事似连环。解鞍盘砖忘归去,碧涧修筠似故山。

郡人吴谨微游仙都五首

薄宦驱人畏简书,金柔暑浊倦征途。归来有意寻真境,路入仙都不惮迂。

辙迹峰前聊息迹,忘归洞口未能归。往来名利憧憧者,着脚仙都亦自稀。

黄冠道士老而瘦,相对谈玄一事无。劝我莫教沉宦海,人间亦自有仙都。

石笋古传八百丈,鼎湖仙去几千年。我疑二事无从政,但信仙都是洞天。

山下霏微雨洒尘,门前嘹唳鹤迎人。遂成一觉仙都梦,更访遗踪得隐真。

郡守许尹觉民和  绍兴

仙都踪迹想遗书,我欲归时更问途。忽得新诗如见画,山蹊野径不须迂。

山中鹤怨无寻处,洞口云归未得归。忆着仙都旧时路,石梁苔涩履痕稀。

玉貌仙人老不瘦,世间荣辱此中无。烟云昨夜微销铄,似怪题舆车骑都。

黄帝得仙从此去,鼎湖传说几经年。龙髯堕地成春草,直到如今不上天。

桃源归路争无尘,只是当时避世人。仙事茫茫类如此,鼎湖辙迹恐非真。

郡守吴芾追和

来访仙都古玉虚,山前有客指迷途。烟霞渺渺孤峰绝,松竹森森一径迂。

策杖行行入翠微,步虚山下久忘归。幽栖宜有林中士,何事斯人近世稀。

闻道山巅有鼎湖,莲花还似旧时无。轩辕去后空车辙,疑此山川即旧都。

人已乘龙去不还,尚余双鹤不知年。坐来顿觉尘寰隔,始信壶中别有天。

登览兹山古到今,流传今有几何人。如君圣践悬知少,死有新诗为写真。

仙都志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