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洞真经 > 洞玄灵宝经 >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经名:洞玄灵宝太上六齐十直圣纪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言齐戒日期及齐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道教五戒

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嗜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淫色。

十善

一念孝顺父母。二念忠事君师。三念慈心万物。四念忍性容非。五念谏争解恶。六念损己救穷。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桥。九念为人兴利除害,教化未悟。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具。

凡人常行此五诚十善,但有天人善神卫之,永灭灾殃,长臻福佑,唯在坚志。

年六斋

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

月十斋

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杀鬼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日、太一下。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三十日。上太一下。

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天地水一切尊神俱下,周行天下,伺人善恶。

甲子日,太一简阅神只。

庚申日,伏尸言人罪过。

本命日,计人功行。

八节日,有八神记人善恶。

三元日。天地水三官校人之罪福。

三会日

正月七日、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建生大会。

五腊日

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腊日。名侯王腊。

三会日,三官考核功过,宜受符箓,斋戒呈章以祈景福。

五腊日,常当祠献先亡,名为孝子,得福无量。余日,皆是淫祀。通前三元日,为八解日,皆可设净供求福焉。

夫斋直之法,要在乎绝甘肥荤辛酒色,阴贼嫉妬妄想,一切诸恶。唯宜烧香然灯,诵经礼忏,愿诸一切普免灾厄,乃为斋矣。昔孔子谓老子曰:丘居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老子曰:是祭祀之斋也。汝一志,无以耳听,而以心听,无以心听,而以气听,疏瀹汝心,澡雪汝精神,掊击汝智,吾将语汝。

论曰:按诸经斋法,略有三重。一者设供斋,可以积德解愆。二者节食斋,可以和神保寿,斯谓祭祀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斋,谓疏瀹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夫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详夫斋者,齐也。要以齐整三业,乃为斋矣。若空守节食,既心识未齐,又唯在一志,则口无贪味。谓兹二法,表里相资。故《大戒经》云:夷心静嘿,专想不二,过中不味,内外清虚是也。孔子虽薄闲节食,未解调心,故示兹斋法,令其受道。而末学之徒,孰能虚心一志哉。夫鄙乎祭祀之教,自谓得心斋理,盖唝嗃怠慢之夫矣。虽口谭玄寂,无解其目,是自矜焉。《易》云:圣人以此斋戒。

人生各有岁月日时,随其所属星宿,以定贫富贵贱、性命长短焉。然六家之物,有合则有散,有生则有死,有成则有败,有盛则有衰,此天下之恒数,自然之对也。五色者,陷目之锥也。五音者,塞耳之锤也。五味者,截舌之斧也。财货者,乱人之物也。故祸莫大於死,福莫大於生。是以有名之名,丧我之橐。无名之名,养我之宅。有货之货,丧我之贼。无货之货,养我之福。罪莫大於淫,祸莫大於贪,咎莫大於僭,此三者祸之车也。小则亡身,大则亡家。

营生养性,载神扶命,则离苦升乐,福庆流延矣。人之生也,皆由於神,神镇则生,神断则死,故勤心积感,则能举形上升玄宫矣。

夫人唯知丰肴以甘其口,爵禄以荣其身,而不顾甘口之食,是伤命之斧,爵禄奢丽,刑对天下之怨矣。

元君曰:道者,灵通之至真。术者,变化之玄技也。形之无形,因术以济人。人之有灵,因修而会道。人能学之,则变化自然矣。夫道之要者,在乎探简而易攻也。卫之秘者,唯符药炁也。符者,三光之灵文,天之真信也。药者,五行之华英,地之精液也。炁者,阴阳之和炁,万物之灵爽也。尔虽得一事未毕,要资符药道乃讫。药能炼形,符能致神。夫人爱其身,天地莫能害也。守其志,天下莫能败也。安其贫,天下莫能富也。乐其贱,天下莫能贵也。未有敬焉而无不敬,未有让焉而无不让,未有矜焉而无不矜,未有惠焉而无不惠也。守直以曲,守白以辱,守辩以讷,守巧以拙,以无伐为盈,以无知为贵,以爱宠为惊。非无患之地则不蹈,故百祸不能罹也。非夷易之涂则不由,故险阻不能危也。不以禄位秽其志,故刑罚不能加也。不以毁誉为喜怒,故谤讟不能随也。百祸不能罹,是以总万物之要也。险阻不能危,是以保永安之祚也。刑罚不能加,是以充其寿考之年也。谤讟不能随,是以完其纯粹之真也。人能虚无清净,慈惠忠信,孝敬和顺,谦勤俭柔淳素,则与道同也。故以道理之於身,则心达志通,重神爱气,轻物贱名,思虑不惑,血气和平,筋骨便利,耳目聪明,肌肤润泽,面有光荣,精神专固,身体轻强,虚实相从,鬓发润光。理之於家,则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良弟顺,九族和睦,耕桑时丰,仓禀积蔚,六畜蕃殖,事业修理,常有余矣。故君臣有道,即忠惠。父子有道,则慈惠。士庶有道,则相爱。故有道则和,无道则乖。由此观之,道之於人,不可须臾而去矣。

文子问老子曰:何谓道德仁义礼邪。老子曰:无形无为,内以修身,外以理人,功成事立,与天为邻,道也。畜之养之,遂之长之,兼利无择,与天地合,德也。为上不矜其功,为下不羞其病,於大不矜,於小不偷,兼爱无私,久而不衰,仁也。为上辅弱,为下守节,达不肆意,穷不易操,一度顺理,不私枉挠,义也。为上恭严,为下卑敬,退让守柔,为天下雌,立於不敢,设於不能,礼也。故修道即下归服,修德即下从令,修仁即下不争,修义即下平正,修礼即下尊敬。五者皆修,即国家安宁。

凡当代之士,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之罪也。博辩闳大,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也。若夫法天象地,恩及动植,忘而不持,乃合大道焉。故曰:深行之为道德,浅行之为仁义,薄行之为礼乐也。由是观之,不若怀道抱德,自然淳朴矣。

老君谓陵阳子曰:吾前与关令尹喜妙真要解百万言,虚白九章。虚而白者,吾宅也。清而净者,吾舍也。无为自然者,吾素也。易而为一者,吾号也。和而无体者,吾用也。应化无穷者,吾变也。夫自然者,道之真也。无为者,道之常也。虚无者,德之尊也。淡泊者,德之宫也。静嘿者,德之泉也。清净者,神之邻也。精诚者,神之门也。中和者,事之原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也。能无为者,故生可得而长也。能虚无者,故气可得而行也。能淡泊者,故志可得而共也。能静嘿者,故声可得而灭也。能清净者,故神可得而光也。能精诚者,故志可得而从也。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从也。是故凡人为道,当以自然成其名,以无为养其形,以虚无而养其神,以淡泊而存其志,以静嘿而养其身,以清净而平其心,以精诚而守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矣。夫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澹也。深居靖处,使若蛟龙之潜藏也。怀虚不屈,使若橐籥之挹空也。化得存神,使若社稷之保功也。立尊居神,使若宗庙之守仁也。使不我见,若巨鱼之居大水也。使人莫我知,若日出而无东也。使我生无穷,若大道之无方也。道之相致,譬如高山大泽之自致禽兽豺狼也,若深林巨木之自致飞鸟百虫也,若江海湖池之自致鱼龞蛟龙也,若盛德太平之自致麒麟凤凰也,若精诚洁白之自致玉女芝英也,若中和嘉应之自致德瑞吉祥也,若灾异恶行之自致妖孽殃祸也。

夫人常去道,非道去人。人常失生,非生失人。若使道与生相保,生与道相守,二者不相离,乃能得长久。

夫有形之内,人为最灵,天性虽同,因修各异,何者。以之习善,即渐成真人之风,用之涉恶,即转为凶卒。故老君哀之,令其学道。

夫修身之道,乃国之宝也。不可不爱,不可不贵也。然一身之根有三。一为神,二为精,三为气也。此三者,本天地之气也。神者,受於天。精者,受於地。气者,受於中和也。相与共为一道也。故神者,形乃乘也。气者,神之舆也。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理。夫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故气生於精,精生於神,神生於明,人本为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生明。是故不欲老者,当念守元气而合精者也。令不去其形,合而为一也。即淋淋自见,身益轻,意欲精也。此神光欲生也。心中大安,欣欣若喜也。若冥目卧,着志意於身内,内意不出,则身炼形变也。如此则真理已得,太平自应矣。神哉此道。神者,君也。精者,臣也。气者,人也。故修身之道,安神养气,不欲其喜怒,若能制之,气自强也,意自得也,百邪自去,众病自消,光明自见,善神自应也。故曰:大道坦坦,去身不远。第一初果,行人之中,九转仙行。一者可从於善,二者闭塞於恶,三者广生济物,四者劝助良善,五者布施财力,六者大愿利人,七者身慈,不害於物;八者口慈,言不害物;九者心慈,常念於善。常行九行,一不可阙。

太上洞玄灵宝六斋十直圣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