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疡医大全作者:顾世澄
<目录>卷四\内景图说(下)
<篇名>三焦 属性: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中藏经》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主升降出入,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 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号曰中清之府,莫大于此 也。形色最赤,总护诸阳,非无状空有名者也。 经曰∶手少阳经三焦。 又曰∶是经少血多气。 又曰∶亥时气血注于三焦。 《灵枢》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入门》曰∶上焦主出阳气,温于皮肤分肉之间,若雾露之溉焉,故曰上焦如雾。中焦主变化水谷之味, 其精微上注于肺,化而为血,行于经隧,以荣五脏周身,故曰中焦如沤。下焦主通利溲便,以时传下,出而不 纳,开通秘塞,故曰下焦如渎。 又曰∶心肺若无上焦,何以宗主营卫,脾胃若无中焦,何以腐熟水谷,肝肾若无下焦,何以疏决津液,无 形而有用,主持诸气。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r三焦图\p04-a41a22.bmp\r 《正传》曰∶三焦,指腔子而言,包含乎肠胃之总司也。胸中肓膜之上曰上焦,肓膜之下,脐之上曰中焦, 脐之下曰下焦,总名曰三焦。 东垣曰∶上中下三焦,通为一气,卫于身也。三焦,非正腑也,无形而有用。 《入门》曰∶三焦为丙火之腑,故其发也,为无根之相火。 经曰∶下焦溢为水。 经曰∶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为表里。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 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直两乳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当脐上四寸,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 脐旁。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际也,主分别清浊,出而不内,以传道也; 其治在脐下一寸焦原也。三焦者,三原之气也。(内,音纳。上焦主出阳气,温于皮肤分肉之间,若雾露之溉 焉。中焦主变化水谷之味,为血以荣五脏六腑。下焦主通利,溲以时传下,故日出而不内。溲,音搜。) 《九墟》云∶中焦亦并于胃中,出上焦之后,此肾受气,以别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 而为血,以奉生身,故得独行于经隧,命曰荣气。故言中焦如沤也。仲景曰∶下焦不和,清便重下,大便数难, 脐腹筑痛,故曰∶三焦者,寄于胸中。 《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愚谓三焦者,三原之气也,实非无形,但不专主一脏耳。既为原气别使, 又为传化之腑,由十二经始于中焦,常与卫气俱行,故扁鹊指为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出于胃上口, 并咽以上贯膈布胸,走腋而至太阴之分;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手 厥阴心包,乃其合也。布络三焦,而三焦之经则又散络心包,苟无其形,将何所凭,而包络从何所附以传化焉。 《三元参赞》云∶其体有一脂膜如掌状,与膀胱相对,有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窃谓如雾如沤,喻其 明之薄处,如渎云者,则又指夫渗入膀胱处也。一名外府,一名虚脏,信然。 范曰∶此三焦有名无形,正脏 腑有余不尽之义,苟止心肝脾肺肾,而无三焦所寄之腑,是人身与天地为二矣。 又曰∶脏腑俱五者,谓手心主非脏,三焦非腑也,以脏腑俱六者,合手心主与三焦也。 《难经》曰∶脏惟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所谓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 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 又云∶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 表里,俱有名 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缘不专主一脏,故言有名无形。 《正理论》云∶三焦者,有名无形,上合于手心主,下合于右肾,遂有命门三焦表里之说。殊不知包络相 火,附名右肾。夫人之脏腑,一阴一阳,自有定偶,岂得一经而两配之理,所谓上合于心主,正言其为表里, 下合右肾者,正言其与包络相火相合,又以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也,知此则知命门与肾,通三焦无两配矣。 《脉诀》曰∶右尺脉浮,则风邪客于下焦,大便热秘,浮而虚,元气不足。沉则水病,腰脚痛;沉细下痢 脐寒痛逼。迟则寒泻,小腹冷,腰脚重。数则小便赤,大便秘。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滑则相火炎盛,梦泄阴 虚。妇人和滑,则为有孕。涩则大便涩,津液衰,其余诊法与肾脉同。 又曰∶是动病则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是主气。 手少阳三焦引经药歌∶ 亥焦地骨(皮川)芎(黄) (白)术,附子青(皮)柴(胡)熟地逢,白虎细辛皆在内,青柴下走共川芎。 又曰∶一切治法仿心经用。 海藏曰∶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此出而不纳也。中焦如沤,沤不利则为留饮,留饮不散,久为中满, 此上不能纳,下不能出也。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此上纳而下不出也。 《灵枢》曰∶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 又曰∶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又曰∶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也。 经曰∶三焦,为上中下水谷之道路,其病通利,大小便为主。 补∶黄 、甘草、益智。 泻∶泽泻。 温∶附子。 凉∶石膏。 引经报使∶柴胡、青皮、川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