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鉴赏

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伤寒明理论

作者:成无己

<目录>卷上
<篇名>腹满


属性:伤寒腹满。何以明之。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华佗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
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谓入腑也。是在腹也。犹未全入里
者。虽腹满为里证。故亦有浅深之别。经曰。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
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
谓之邪气已入腑也。伤寒邪入腹。是里证已深。故腹满乃可下之者多矣。如经曰。
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
急下之。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
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少阴病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诸如此者。皆为里证
是也。虽曰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去之。然腹满不减者。则为实也。若腹满时减者。又为虚也。则不可下。经曰。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和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
胀。但比之实者。不至坚痛也。大抵腹满属太阴证也。阳热为邪者。则腹满而咽干。阴寒为邪者。则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者脾土也。治中央。故专主腹满之候。
又发汗吐下之后。因而成腹满者。皆邪气乘虚内客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经曰。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伤寒吐后腹胀满者。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胀满。卧
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三者有当温者。
有当下者。有当吐者。何邪气不一也。且发汗后腹满当温之。邪气在表。因发散则
邪去。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胃气虚而不能敷布。诸气壅滞。而为胀满。是当
温散可也。吐后腹满可下之。邪气在胸者。则可吐之。吐之邪去则安。若吐后邪气
不去。加之腹胀满者。是胸中之邪。下传入胃。壅而为实。故生胀满。当须下之可也。
下后腹满可吐者。邪气在表。未传入腑。而妄下之。邪自表乘虚而入。郁于胸中。而
为虚烦。气上下不得通利者。腹为之满。故当吐之可也。凡为医者。要识邪气所起
所在。审其所起。知邪气之由来。观其所在。知邪气之虚实。发汗吐下之不瘥。温补
针艾之适当。则十全之功。自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