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伤寒寻源作者:吕震名
<目录>中集
<篇名>烦躁 属性:烦热者病在外。虚烦者病在内。至所称烦躁者。谓心中郁郁而烦。又加以手足躁扰。则 谓之烦躁。有属于阳者。有属于阴者。其中表里殊因。温凉异用。宜细辨之。 有邪热在表。欲汗不汗。因作烦躁者。经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 汗出 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此乃发汗之峻剂。必辨其无少阴证相杂。方可大发其汗。盖少阴病 之烦躁。由于阳气微,故忌发汗。太阳病之烦躁。由于阳气盛。故宜发汗。何以辨之。则以 太阳之脉或浮缓或浮紧。而少阴之脉必沉细也。 经云当汗不汗。其人躁烦。病在太阳。宜以汗解矣。然有发汗之后而烦躁者。则以津液 被夺 。胃中水竭。如经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躁。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 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者也。至于胃已实者。如经云。阳明病若发汗则躁。又云。病患不 大便五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是又不宜汗而宜下矣。 烦躁属热者。为邪热传里之候。然有自表而传里者。又有自里而传表者。大约湿热之邪 。往 往先里后表。其病起即胸膈痞满。口渴谵语。种种里证悉具。其里邪欲出于表。而又不能出 。因烦躁发热者。此等证便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液被夺。里邪愈锢。宜先与疏里。佐以透表 。使里气先和。自然得汗而解。盖其病传之先后有不同。第就仲景汗下诸法。随其证之先后 而错综之。其治法可微会矣。 若风寒之邪。其病初起不烦躁。其后渐烦躁而身热反去者。如经云伤寒六七日。无大热 。其人躁烦。此为阳去入阴故也。病至此增剧矣。 凡邪入三阴而烦躁者。虽所传渐深。始终总归于热。其有阴盛阳微而作烦躁者。经云阳 微发 汗。躁不得眠。则深以发汗为戒矣。盖其人阳气本微而阴盛又迫阳于外。则外显假热。内实 真寒。其脉必沉细。口虽渴。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其候也。然其中有病本阴寒而致阳微者 。又误施汗下而致阳微者。如经云。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是 此病本阴寒而阳微者也。又如经云。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 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又云。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 四逆汤主之。是误施汗下而阳微者也。然阳气微者。尚可施回阳之力。其阴盛逼阳于外。而 阳已外脱者。如经云。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 烦而躁者死。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 得卧寐者死。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灸不还者死。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 卧者死。如此之烦躁。是阳已垂脱。救亦无及矣。 又有因水气而烦躁者。金匮云。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 加石 膏汤主之。盖心下有水。上射及肺。肺为之胀。故烦躁而喘。乃立此泄肺行水之法。然此病 不独风寒之从外入者。足以与内饮相合。即湿热之在里者。或因热甚而恣啖生冷。或湿邪未 解。误投寒凉。皆能停饮于胸膈之间。寒饮怫郁其邪。外不能达表。内不能传胃。故烦躁转 甚。必先消其水气。则邪得有出路。而烦躁自能渐除。又治法之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