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作者: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
<目录>第九章·伤寒夹证
<篇名>第十一节·夹痢伤寒 属性:(俗名伤寒夹痢疾) 【因】痢疾古称滞下。皆由暑湿与食积胶固腑中。流行阻遏而成。或饱餐饭肉浓鲜之后。再食瓜果生冷。 令脾胃之血不行于四肢八脉。渗入胃肠而为痢。再复感表邪。如身热恶寒头痛。或染时疫成痢。或有外感 陷里而化痢。 【证】凡痢疾兼挟寒邪者。如下痢里急后重。腹有痛有不痛。恶寒头痛身热。或兼寒热恶心。舌苔浓腻。 口渴不食。变态多端。 【脉】痢脉微小滑利者吉。浮弦洪数者凶。浮大者未止。微弱者自愈。此无外感者。大旨如此。若兼表邪。初 痢身热脉浮者。先解表。初痢身热脉沉者。可攻下。久痢身热脉虚者。属正虚可治。久痢身热脉大者。属邪 盛难医。 【治】凡挟表邪之痢。与时行疫痢。皆有身热。但当先撤表邪。如恶寒头痛身热之类。因其表而行散之。表 邪解而痢亦轻矣。如仓廪汤。(人参、茯苓、甘草、柴胡、羌活、独活、枳壳、桔梗、川芎、薄荷、生姜、 陈廪米。)以解表化滞。自然身凉痢止。因于湿热者。以苦辛寒为治。苦以燥湿。寒以清热。稍加辛热佐之。 以为发散宣通之用。无不效矣。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邵氏谓在气分、有苦辛调气。及辛甘益 气等法。在血分者、有苦辛行血。及咸柔养血诸方。治赤痢者。气分药必不可少。气行而血自止也。治 白痢者。血分药必不可兼。恐引邪入于血分。反变脓血也。此治痢者。不可不知也。 【秀按】痢疾一证。大都以赤者属热。白者属寒。然白色亦多属湿热者。如肌肉腐熟而成脓也。赤色 亦有属寒湿者。因血瘀凝涩而入肠也。不可据赤白分寒热。当以舌苔脉象辨之。大抵赤属血。自小肠来。 白属气。自大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病。盖心主血。肺主气。凝滞则伤气。郁热则伤血。气血既病。则 心肺亦病矣。而小肠者、心之合也。大肠者、肺之合也。二经皆出纳水谷。转输糟粕之官也。而胃又为大 小肠之总使。肺移病于大肠。则气凝涩而成白痢。心移病于小肠。则血凝涩而成赤痢。大小肠俱病。则赤 白互下。其血与气之凝结。必挟饮食痰涎。始成积滞。其饮食痰涎。皆聚于胃。故痢证亦不离乎胃。谓由心 肺而及于胃也。此辨致痢之原因也。再详证候。以定疗法。所云里急后重。其证在广肠最下之处。里急与 后重不同。里急者、急迫欲便。后重者、肛门重坠。里急有虚实之分。实为火邪有余。虚为营阴不足。里 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者承气汤。轻者芍药汤。久病见之为气脱。里急而至圊反不能出者。气滞也。以疏 通为主。后重亦有虚实之异。实为邪实下压。虚由气虚下陷。因邪压大肠。大肠不能升上。而下坠乃后 重。宜大黄槟榔、或香连丸。泻其所压之邪而愈。若积滞已行。后重不减。脉无力。不食者。此脾气下 陷。或大肠虚滑。不能自收。治以升涩之剂。固其脱。升其坠而愈。二者何以辨之。凡邪迫而后重者。 至圊稍减。未甚复甚。(荣斋按∶未甚复甚句不大明了,或许是未 几复甚之误。)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而得解愈虚故也。亦由积滞已去。过服肉面生冷而后重者。运脾消 导为主。但虚坐努责。不得大便。此为无血证。倍用四物汤。加新会皮。和胃生血自安。如痢后后重不除者。 宜三奇散。(枳壳、黄 、防风。)最妙。若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或渴者。宜导气汤。(白芍、大 黄、归尾、黄芩、黄连、木香、枳壳。)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宜香连丸。或木香槟榔丸。审证用之。冷热不 调。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宜黄连阿胶丸。(黄连、阿胶、茯苓、此方去茯苓、加黄柏、山栀、海 藏名黄连阿胶汤。)后重当调气。亦有积与气坠下者。当兼升兼消。凡用诸承气等药。攻积之后。仍后重者。 乃阳气不升。药中当加升麻升其阳。其重自去也。至于腹痛。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实痛者、非食积即火邪。 食必痛而拒按。若脉洪实有力。腹胀坚硬。为积滞作痛。若火则畏热喜寒。脉洪而数。口渴喜冷。兼见热证。 为火邪作痛。邪实于中。每多气逆。故治痛之法。皆以行气为主。食则消之。火则清之。丹溪云。初病得之亦 可用大承气、调胃承气下之。看其气病血病。然后加减用药。治痢止痛。宜如神汤。(川连、枳壳、槐花。) 或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热痛加芩连之类。虚寒之痛。未有不宜乎温脏也。寒在中者。宜温脾。寒在下 者。宜温肾。总以拒按喜按。好冷恶冷为辨。若守痛无补法。不知因虚而痛者。愈攻则愈虚愈痛矣。古人谓 痢而后泻。自肾传脾则易治。泻而后痢。自脾传肾则难疗。叶天士云。命门火衰。泄泻则有。若讲痢疾。断无 此理。又云。寒无上迫之理。火性急速。故下迫。脾肾气虚泄泻者有之。夏秋之痢。属湿热下迫者多。补脾补 肾之法。惟久泻而无积滞腹痛者可用。非夏秋之痢。所可用也。然又不可轻用涩药。早投兜涩。积聚不去。多 至死亡。更须慎用参 。误服则为胀满。误服升麻。即为噤口。惟气虚下陷者宜之。否则下焦湿热与积。升至 上焦。速死之道也。饮食之油腻酒面。尤宜禁戒也。凡痢时吃酒则难愈。愈后吃酒则复发。痢之最危险者。莫 如噤口。大抵初痢噤口。多属湿瘀热郁。胃气伏而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者。宜香连枳朴之类。清疏肠胃。亦有 积秽在下。浊气薰蒸。宜下之。如香连加大黄。若久痢而致噤口。是胃气虚惫。独活、理中、尚难为 力也。若脉细弱者。宜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米仁、桔梗、陈皮、砂仁、莲肉、 甘草、大枣。)加菖蒲末。米饮调下。沈金鳌云。石菖蒲治噤口痢。屡试屡效。古人云。胃虚有火。 丹溪用人参、川连、石莲、粳米、加姜汁、细细呷之。如吐再服。或用姜炒川连、人参汤和之。叶氏半夏泻 心汤。减去大枣、甘草守中之品。又有休息痢。乃屡止屡发。经年累月。未得霍愈者也。多因兜涩太早。 湿热未清。加以调摄失宜。或因饮食不节。遂令脏腑受伤。漫无止期。用补中益气汤为最妥。有加肉果、 木香。吞驻车丸。亦有阴虚多火。不能胜任升麻、木香、白术者。只用驻车丸。加人参、乌梅之类。有积加 枳实、楂炭。积热未清。用清六丸。(滑石、甘草、红曲。)加香连。又有疟后痢。痢后疟。疟痢并作 者。既疟而后痢。非表邪内缩。即元气下陷。此似痢非痢证。若多食肉面。亦有疟后痢。宜葛根、炒麦芽、 六神曲之类化之。既痢而后疟。是邪从外达。迎其机而达之可也。初起即疟痢并作。即宜专用发散。如荆、 防、柴、葛。佐以赤苓、神曲。血痢则参加归、芎。使在腑之邪。提并于经而外解之。如不应。则辨其挟 热挟寒。表里分消之。热者去荆、防。加芩、连。寒者去柴、葛。加桂、姜。下痢兼证。亦当辨之。如痢而 呕者。胃气不和。宜加姜炒川连、竹茹、广郁金。虚则加参。因食消之。因痰化之。有痢而小便不通者。 由邪热在里。迫于大肠。必郁结于膀胱。则气不化。宜清膀胱之热。兼清肺气。喻氏有急开支河一法。令 气化行。而厘清其热势也。以小便涩痛。方是真热。轻者用六一散。凉水调服亦效。有兼大孔痛者。须辨 其新久寒热。热留于下。黄芩芍药汤清之。虚寒而痛。理中汤温之。此证宜食淡味。可用薰法。以熟艾、 黄蜡、诃子烧烟薰之。热则肛门闭。寒则肛门脱。所以兼脱肛者。虚寒多而实热少也。若久痢寒滑脱肛。 宜诃子皮散(诃子、粟壳、炮姜、橘红。)一法。以磁石末食前米饮下。外以铁锈汤洗肛门。有痢后呃 哕。为胃气虚寒。最为恶候。橘皮干姜汤。(陈皮、干姜、竹茹。)误食生冷而呃 者。理中加丁香。此秀积年经验。并参考吴云峰心得治痢法也。 【廉勘】伤寒变痢。而痢亦能化为伤寒。既夹下痢。犹当辨其下痢之色。参合外证。庶几不致误治也。 如初起里急后重。痢下色白。此为湿热凝滞。气分受邪。宜胃苓汤加香砂。兼热者、加炒黄芩、滑石。色 如豆汁者。亦属脾中湿热。燥脾分利。亦宜胃苓汤为主。或如鱼脑及鼻涕冻胶者。脾虚冷痢也。宜二术、炮 姜等味。如白脓努责而出者。气与热结也。宜木香、槟榔、黄芩之类。如屋漏水尘腐色者。皆元气虚惫也。 宜理中汤。加煨葛根、炒黄芩、茯苓。至于赤痢为血分之邪。湿热多者。以行湿清热为主。如炒黄芩、炒 银花、滑石、木香、楂炭之类。兼见紫块或稠粘。用黄芩、延胡索、桃仁、赤芍、行瘀治之。若血色鲜浓 紫浓者。则为热盛。宜用白头翁汤。或初起势盛。里急后重。脉有力者。加制大黄下之。若纯下清血。而 脉弦者。风入胃也。宜用炒枳壳、荆芥炭、煨防风。血色紫黯。屡服凉药。而血愈多者。寒湿也。宜理中 汤。加芎、归、木香。或如猪肝。如苋菜汁者。皆寒也。非炮姜不治。若血色稀淡。或如玛瑙色者。为阳 虚不能制阴而下。非温理其气。则血不清也。若辨黄黑二色。凡深黄而秽臭。热证也。浅黄色淡不甚臭。 或兼腥馊气者。寒证也。黑而焦浓浓大臭者。火证也。黑如漆光者。瘀血也。若青黑而腥薄者。肝肾腐败 之色也。又有五色痢。亦有虚有实。丹溪云脾胃有食积。及四气相并。则痢有五色之相杂。当先通利。宜 归连丸。(当归、黄连、黄柏、黄芩、阿胶、熟艾。)亦有因湿毒内盛。马元仪云。五色痢。乃五脏之气 化并伤。而治法则求之于肾。仲景所谓五液注下者是也。宜益火消阴。实脾堤水。兼分理其气。或可救 其万一。张三锡云。诸痢坏证。久下脓血。或如死猪肝色。或五色杂下。俗名刮肠痢。乃脏腑俱虚。脾气 下脱。若再投痢药则误矣。宜用真人养脏汤。大抵下痢属里证。不当更见表热。如头痛身热之类。若表 证有热。则外内俱困。故俞氏治法。以先撤表邪。冀清其痢。举其一以例其余。亦可谓扼要之论也。 【荣斋按】本节廉臣先生勘语,是指湿热痢、虚寒痢而言,不是指夹伤寒的痢。他在《名医验案类编》中, 却帮助了伤寒夹痢的治法,特录于下∶“痢疾见头痛怕冷,身热无汗者,均属有表,当从汗解。如口舌不燥 渴,胸腹不闷痛,舌或无苔,或淡白且滑,宜活人败毒散(茯苓、枳壳、桔梗、柴胡、羌活、独活、川芎各一 两,甘草五钱加薄荷少许。)每服五钱,日夜连进三五服,姜汤煎,热服取汗,汗透而痢便减。若见燥渴, 唇舌红赤,舌上黄燥或滑,面色腻滞,心烦,小便热赤者;为湿热暑湿之邪,宜胃苓汤(苍术、浓朴、陈皮、 甘草、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官桂。)去官桂,加香薷、薄荷、连翘、滑石、淡豆豉,六神曲等;连 进三五服,得汗透而痢自止。”这治法是针对“夹痢伤寒”而设,移作补充,更见完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