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作者: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
<目录>第九章·伤寒夹证
<篇名>第十五节·妊娠伤寒 属性:(一名胎前伤寒) 【因】妇人怀孕。寒邪外束。营气不能灌注。故发热恶寒。身疼腰痛。谓之伤寒。头痛恶风。 身热心烦。谓之伤风。邪在半表半里。则往来寒热。 【证】邪在表身热。恶寒无汗。头疼身痛。在里则腑热壅闭。大便不通。若寒在半表。热在半里。 则往来寒热。烦渴不解。若寒侵于表。风伤营气。则身疼头痛。发热恶寒。妊娠气血不足。不能 营卫于外。而风邪乘虚袭入经中。则身热自汗。倦怠恶风。妊娠营血不足。寒即袭入经中。则身疼 无汗。发热恶寒。 【脉】妊娠人迎紧盛。伤于寒。营气虚者。脉必浮弱。气口浮缓。伤于风。卫气虚者。脉必浮软。 营卫两虚。邪不解散。脉必细微。 【治】疏邪解表。以治其标。扶元托散。以培其本。营虚者。养血为先。卫虚者。补气为亟。 营卫两虚。温补并施。邪在表者。其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脉浮者。主以香苏饮。(生香附、 紫苏、陈皮、甘草、生姜、葱头。)病在里者。其证里热壅闭。大便不通。脉洪数者。治以三黄解 毒汤。(黄连黄芩、黄柏、焦栀子、大黄。)在半表半里者。寒热往来。烦渴不解。脉弦数者。 主以黄龙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营虚者。寒多热少。不烦不渴。脉弦浮涩者。 主以当归桂枝汤。(当归、桂枝、白芍、甘草、煨姜、大枣。)卫虚者。寒邪留恋经中。则寒热 不解。脉浮软者。主以黄 建中汤。(炙黄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伤寒寒已外 解。脾气虚馁。热乘虚陷。胎动不安。主以安胎散。(生 白术、黄芩、炒白芍等分为散。以生姜二片、大枣三枚。煎浓汁调服三钱)兼有潮热者。主以安胎阿胶散。 (炒阿胶三两、党参一两五钱、白术一两五钱、茯苓一两五钱、桑寄生三两。炒制为散。米饮调下三 钱。)妊娠伤寒。侵表伤营。头痛发热。恶寒身痛。胎孕不安。脉浮紧涩者。主以羌活散。(羌活、 生白术、防风、炒白芍、黄芩各一两五钱、当归三两、白芷川芎各一两、甘草六钱、制为散、 水煎五钱、去渣温服。)妊娠伤风。风邪乘虚袭入经中。身热自汗。倦怠恶风。胎孕不安。脉浮缓者。 主以黄 解肌散。(人参一两五钱、黄 三两炙、当归三两、炒白芍一两五钱、川芎一两、炙甘草 五钱、制为散、紫苏汤下三钱。)妊娠营血不足。寒袭经中。身疼无汗。发热恶寒。胀浮弱者。 主以桂枝芍药汤。(桂枝芍药各钱半、当归三钱、生姜两片、葱头三枚。)妊娠伤寒表解后。里气不和。 腹中痛。下利胎动。脉沉者。主以芍药汤(炒白芍三钱、炒白术、茯苓各钱半、炙甘草八分。)妊 娠伤寒表解后。腹中不和。协热下利。胎不安。脉数者。主以加味黄芩汤。(炒白芍、炒白术、黄芩、 茯苓各钱半、炒阿胶二钱、炙甘草五分。)妊娠伤寒。火郁不解。营阴受伤。而夹湿热。发斑紫黑。 胎因不安。脉数弦大者。主以栀子大青汤。(鲜生地五钱、升麻五分、焦栀子三钱。鲜大青四钱、 黄芩二钱、葱头三枚。)妊娠伤寒。热郁阳明。热极而发紫黑斑。脉洪数者。若不急治。胎殒在即。 主以青黛石膏汤(真青黛钱半、鲜生地二两捣汁。生石膏八钱、升麻六分、黄芩二钱、焦栀子三钱、 葱头三枚。)妊娠伤寒后。余热阻膈。血气暗耗。潮热不解。胎孕不安。脉数濡弦者。主以黄龙四物汤。 (鲜生地五钱、党参、黄芩白芍各钱半、柴胡五分、当归三钱、川芎、甘草各八分。)妊娠伤寒。 发汗后。余热内陷。卫气无所止息。漏汗不止。胎孕不安。脉浮数者。主以加减当归六黄汤(大生地五钱、 清炙 皮三钱、炒白芍、炙甘草、黄芩各钱半。白芷盐水 炒黑二钱、当归、炒阿胶各三钱、浮小麦三钱)妊娠伤寒汗下后、津液暴亡。虚烦不眠。胎孕不安。脉濡数者。 主以加味竹叶汤。(淡竹叶三钱。北沙参三钱、鲜生地五钱、麦冬、炒阿胶各三钱。炙甘草五分。) 妊娠伤寒。热极伤营。血室受病。恐损坏其胎。徐洄溪以白药脂八两研末。以鸡子清调涂油纸上。 贴脐下胎存处。干则以水润之。解毒润燥以护胎元。叶天士亦谓胎前病。以护胎为要。恐邪来害娠也。 如热极。用井底泥。蓝布浸透。覆盖脐腹上。此亦保护胎元之法。然亦须看其邪之可解而用之。 如用血分滋腻之药不效。又当审察应下则下。惟中病则止。不可固执成法。仍须步步保护胎元。恐正损邪陷也。 【秀按】妊娠伤寒治法。前论已备。不复再赘。凡邪热壅盛之症。不可固执成例。以滋腻安胎之药投之。以 助长邪热。反损胎元。即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不可犯也。损其大半而止。过则杀也。亦为治 妊娠伤寒之要诀。吴又可云。孕妇伤寒时疫。设应用三承气汤。须随证施治。慎毋惑于参术阿胶之说。病家见 用承气。先自惊疑。或更左右嘈杂。必致医家掣肘。为子母大不祥。若应下之证。反用补剂。邪火壅郁。热毒 愈炽。胎更不安。耗气搏血。胞胎何赖。是以古人有悬钟之喻。梁腐而钟未有不落者。惟用承气逐去其邪。火 毒消散。炎 顿为清凉。气回而胎自固。当此证候。反见大黄为安胎之圣药。历治历当。子母俱安。若腹痛如 锥。腰痛如折。此胎将堕欲堕之候。服药亦无及矣。虽投承气。但可愈疾而全母。昧者以为胎堕。必反咎于医 也。或诘余曰。孕妇而投承气。设邪未逐。先损其胎。当如之何。余曰。结粪淤热。肠胃间事也。胎附于脊。 肠胃之外。子宫内事也。药先到胃。瘀热才通。胎气便得舒养。是以兴利除害于顷刻之间。何虑之有。但投药 之际。病衰七八。余邪自愈。慎弗过剂耳。即经所言损其大半而止也。 【廉勘】周澹然云。妊娠之妇。一受温邪。胎为热伤。势在必下。胎下母亦难全。处此危急之际。不妨向病 家帮助原委。急当速彻其热。以希侥幸。往往如此施治。不但胎不下坠。而反安然无事。岐伯云。有故无殒。 亦无殒也。诚哉斯言。吴又可又有悬钟之喻。于理更切。要之此时下胎亦坠。不下胎亦坠。然下之胎坠。母犹 可救十中二三。不下则母无生理。胎亦焉能独存。更有妊妇一病温证。舌即干红。苔或黑或焦燥。此属邪 热过重。非大剂重剂。不能破格救人。攻下药中。惟减去芒硝。恐损胎也。亦有胎死腹中。舌见青黑。又非 芒硝。死胎不能下也。尤宜向病家声明再用。不致受人谤毁。 【荣斋按】《客尘医话》作者计寿乔诊疗妊娠伤寒,除辨证外,必察舌苔。他说∶“妊娠伤寒及温热症, 最难措手,须辨舌苔,张诞先《舌鉴》六条,实为名论,治宜宗之∶“(一)孕妇初伤于寒,见舌赤,舌上 白滑,即当微汗之,以解其表,如面舌俱白,发热,多饮冷水,阳极变阴所致,当用温中之药。若见厥冷烦 躁,误与凉剂,则厥逆吐利而死。(二)面赤舌黄,五六日,里症见,当微利之,庶免热邪伤胎之患;若面 舌俱黄,此失于发汗,湿热入里所致,当用清热利水药。(三)面舌俱黑,水火相刑,不必问其月数,子母 俱死。面赤舌微黑者,还当保胎。如见灰色,乃邪入子宫,其胎必不能固。若面赤者,根本未伤,当急下 以救其母。(四)妊娠伤寒温热,见面舌俱赤,宜随症汗下,子母无虞。而色皎白而舌赤者,母气素虚, 当略用温散法。若面黑舌赤,亦非吉兆;若在临月,则子生而母当殒。(五)见面赤舌紫,其人必嗜饮, 乃酒毒内传所致;如淡紫带青,为阴症夹食,难治也,即用枳实理中,四逆辈,亦难为力。若面赤舌青,母 虽无妨,子殒腹内,急用芎归汤合平胃散加朴硝下之;以救其母。(六)面黑而舌干卷短,或黄黑刺裂, 乃里症至急,不下则热邪伤胎,下之危在顷刻;如无循衣撮空直视等症,十中可换回一二。”至于妊娠伤风, 首宜固胎顺气,虽见脉紧无汗,不可用麻黄、青龙及一切解表猛剂;以风药性升,皆犯胎气也。郑虚谷曰∶ “妊娠伤风,无论时月及月分多少,俱宜严氏紫苏饮加葱白为至稳。”计氏为清代秀水县人,陆定圃《冷卢医话》 称他“深谙医理,尤精妇科,诊胎产 症二十余年,凡大险大危者,十中挽回七八。”则知他是一个妇科专家,经验一定可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