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作者:元简
<目录>卷二\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篇名>论二首、方三首 属性: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 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程〕篇目止有奔豚一证。而吐脓惊怕火邪。皆简脱。必 有缺文。经曰。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若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作奔豚。发汗后。脐下悸者。欲 作奔豚。故奔豚病从惊发而得。 〔尤〕吐脓有咳与呕之别。其从惊得之。旨未详。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 而惊气即为病气也。火邪。见后惊悸部。及伤寒太阳篇。云。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 解。必圊血。名为火邪。然未尝云从惊发也。惊悸篇云。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 骨救逆汤主之。此亦是因火邪而发惊。非因惊而发火邪也。即后奔豚证治三条。亦不必定从惊恐而得。盖 是证有杂病伤寒之异。从惊恐得者。杂病也。从发汗及烧针被寒者。伤寒也。其吐脓火邪二病。仲景必别有 谓。姑阙之以俟知者。前云惊发。后兼言恐者。肾伤于恐。而奔豚为肾病也。 水畜也。肾水脏也。肾气内 动。上冲咽喉。如豕之突。故名奔豚。亦有从肝病得者。以肾肝同处下焦。而其气并善上逆也。 〔鉴〕张从政曰。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 巢源云。夫奔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 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气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车所惊。如 入所恐。五脏不定。食饮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若气满支心。心下闷乱。 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极。吸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呕。此忧思奔豚之 状。诊其脉。来触祝。触祝者(外台。无两触字。)病贲豚也。 案灵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盖本篇所论即是也。而难经。名肾积为奔豚。然与 此自别。故杨玄操注难经云。又有奔豚之气。非此积病也。名同而病异。可以见耳。后 世有奔豚疝气之称。(见于和剂指南。直指方等。)即 内经所谓冲疝。(出于骨空论。)疝病而为奔豚气者。张氏医说云。以肾气奔冲为奔豚。谓豚能奔逸。而 不能远也。此解得之。沈注云。状如江豚。此说本于丹溪心法。决不可从。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徐〕此乃奔豚之气。与在表之外邪相当者也。故状如奔豚。而气上冲胸。虽未至咽喉。亦如惊发之奔 豚矣。但兼腹痛。是客邪有在腹也。且往来寒热。是客邪有在半表里也。 〔沈〕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阴少 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 脾胃。而化客痰。 〔尤〕桂苓为奔豚主药。而不用者。病由肾发也。 奔豚汤方(外台。引集验。主疗药味并同。) 甘草 芎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 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案本草别录云。李根皮。大寒无毒。治消渴。止心烦逆奔豚气。知是李根皮。乃本方之主药。 外台。短剧奔豚汤。疗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 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于本方内。去芎 黄芩。加桂心人参。 又广济。奔豚气在心。吸吸短气。不欲闻人语声。心下烦乱不安。发作有时。四肢烦疼。手足逆冷。 于本方内。去芎 当归黄芩生葛芍药生姜。加干姜茯苓 人参附子桂心。(案本方奔豚汤证。而属虚寒者。宜用此方。) 又集验。奔豚茯苓汤。疗短气五脏不足。寒气厥逆。腹胀满。气奔走冲胸膈。发作气欲绝。不识人。气 力羸瘦。少腹起腾踊。如豚子走上走下。驰往驰来。寒热。拘引阴器。手足逆冷。或烦热者。 于本方内。去黄芩芍药。加茯苓人参。 又疗奔豚气。从下上者汤方。 于本方内。去甘草芎 当归。加人参桂心。 又短剧奔豚汤。疗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于本方内。去当归芍药半夏生姜。加桂心栝蒌人参。 又牡蛎奔豚汤。疗奔豚气。从少腹起憧胸。手足逆冷。 牡蛎(三两熬) 桂心(八两) 李根白皮(一斤切)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李根皮。得七升。去滓。内余药。煮取三升。分服五合。日三夜再。 活人李根汤。治气上冲。正在心端。 于本方内。去芎 生葛。加茯苓桂枝。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 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太阳中篇无发汗后三字。心下。有者字。) 〔鉴〕烧针。即温针也。烧针取汗。亦汗法也。针处宜当避寒。若不知谨。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 流行。所以有结核肿赤之患也。夫温针取汗。其法亦为迅烈矣。既针而营不奉行作解。必其人素寒阴盛也。 故虽有温针之火。但发核赤。又被寒侵。故不但不解。反召阴邪。而加针之时。心既惊虚。所以肾水阴邪。 得上凌心阳。而发奔豚也。奔豚者。肾水阴邪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若豚之奔也。先灸核上各 一壮者。外祛其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者。内伐其肾邪也。 〔魏〕灸后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意取升阳散邪。固卫补中。所以为汗后感寒。阳衰阴乘之奔豚立法也。与前 条心动气驰。气结热聚之奔豚。源流大别也。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柯氏方论云。更加桂者。益火之阳。而阴自平也。桂枝更加桂。治阴邪上攻。只在一味中加分两。不 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离之妙如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已在里。而 奔豚未发。此证尚在表。而奔豚已发。故有不同。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甘草大枣汤主之。(太阳中篇后下。有其人二字) 〔鉴〕周扬俊曰。汗本心之液。发汗而脐下病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动也。 〔程〕汗后脐下悸者。阳气 虚。而肾邪上逆也。脐下为肾气发源之地。茯苓。泄水以伐肾邪。桂枝。行阳以散逆气。甘草大枣。甘温助 脾土以制肾水。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全无水性。取其不助肾邪也。 〔鉴〕欲作奔豚者。有似奔豚之状。而将作未作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烂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甘烂水法。原文为细注。今据伤寒 论大书。烂徐沈金鉴。作澜。盖本于玉函。甘烂之义。详见于伤寒论辑义。) 〔徐〕仲景论证。每合数条。以尽其变。言奔豚由于惊。 又言其从少腹冲至咽喉。又言其兼腹痛。而往来寒热。又言 其兼核起。而无他病。又言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而未成者。其浅深了然。用和解用伐肾。用桂不用桂。酌 治微妙。奔豚一证。病因证治。无复剩义。苟不会仲景立方之意。则峻药畏用。平剂寡效。岂古方不宜于今哉。 肘后。治卒厥逆上气。气支两胁。心下痛满。淹淹欲绝。 此谓奔豚病。从卒惊怖忧迫得之。气从下上。上冲心胸。脐间筑筑发动。有时不疗。杀人方。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吴茱萸(一升) 生姜(一斤) 半夏(一升) 桂心(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名奔气汤。治大气上奔胸膈中。诸病发时。迫满 短气不得卧。剧者便 欲死。腹中冷湿气。肠鸣相逐成结气。用桂五两。 甘草三两。(外台。广济。疗奔豚气在胸心迫满支胁方。用半夏四两。吴茱萸一两。) 圣惠方 治奔豚气上下冲走。闷乱面青。宜服此方。 甘李根皮(三两) 生姜(二两炒干) 吴茱萸(一两) 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 热服。(案以上二方。盖奔豚之要药。品味亦单捷。验之颇效。故附之备考。) 又方 槟榔(三枚捣罗为末) 生姜汁(半合) 上以童子小便一大盏微过。入前药二味。搅令匀。分为三服。如人行五六里。进一服。须臾下利为效。( 案此外台。广济疗香港脚冲心闷欲死方。今移以治奔豚气。正见运用之妙。故亦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