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金匮要略心典作者:尤怡
<目录>卷上
<篇名>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属性: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 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 者则为痹耳。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 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 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 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 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 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 者邪反在右。右 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 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 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 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 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术 防风(各十分) 桔梗(八分) 黄芩(五分) 细辛 干姜 人参 茯苓 当归 川芎 牡蛎 矾石 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六十日止。即药积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此方亦孙奇等所附。而去风除热。补虚下痰之法具备。以为中风之病。莫不由是数者所致云尔。 学人得其意。毋泥其迹可也。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 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 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 风引汤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 小惊痫 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香港脚宜风引汤。 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为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 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风(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绞取汁。生地黄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药汁。更绞 地黄汁和。分再服。 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属阳明也。此无寒热。其脉浮者。乃血虚生热。邪并于阳而然。桂枝、防 风、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甘寒。熟蒸使归于阴。以 养血除热。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亦表里法也。(赵氏) 头风摩散 大附子(一枚) 盐(等分)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药力行。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 黄汗出。故曰历节。 此为肝肾先虚。而心阳复郁。为历节黄汗之本也。心气化液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气。从汗 孔入侵心脏。外水内火。郁为湿热。汗液则黄。浸淫筋骨。历节乃痛。历节者。遇节皆痛也。盖非肝 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 先究其本。以为历节多从虚得之也。 按、后水气篇中云。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合观二条。知历节、黄汗。 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 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趺阳脉浮者风也。脉滑者谷气盛也。汗生于谷。而风性善泄。故汗自出。风血相搏者。少阴血虚 而风复扰之。为疼痛如掣也。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 风入遂着而成病也。盛人脉涩小短气者。形盛于外。而气歉于内也。自汗出。湿复胜也。缘酒客湿本 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 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 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 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即历节也。身体 羸。脚肿如脱。形气不足。而湿热下甚也。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湿热且从下而上冲矣。与香港脚冲心之候颇同。桂枝、麻黄、防风。散湿于表。芍药、知母、甘草。除 热于中。白术、附子。驱湿于下。而用生姜最多。以止呕降逆。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 法也。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各二两) 附子(二枚炮) 白术 知母 防风(各 四两) 生姜(五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 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 便为历节也。 此亦内伤肝肾。而由于滋味不节者也。枯泄相搏。即筋骨并伤之谓。曰断泄者。言其生气不续。而 精神时越也。营不通因而卫不行者。病在阴而及于阳也。不通不行。非壅而实。盖即营卫涸流之意。 四属、四肢也。营卫者。水谷之气。三焦受气于水谷。而四肢禀气于三焦。故营卫微。则三焦无气而 四属失养也。由是精微不化于上。而身体羸瘦。阴浊独注于下。而足肿胫冷黄汗出。此病类似历节黄 汗。而实非水湿为病。所谓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者是也。而虚病不能发热。历节则未有不热者。故 曰假令发热。便为历节。后水气篇中又云。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盖即黄汗历 节而又致其辨也。详见本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 汗而散者。故以黄 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如卫 监钟邓入蜀。 使其成功 而不及于乱。乃制方之要妙也。 乌头汤 亦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 甘草(各三两炙) 乌头(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矾石汤 治香港脚冲心。 矾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香港脚之病。湿伤于下。而气冲于上。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毒解湿收。上冲自止。 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甘草 干姜 石膏 当归 人参(各三两) 杏仁(四十粒) 川芎(一两五钱)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 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 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之法也。 千金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 黄 (各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出。二服大汗出。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 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近效术附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一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 。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崔氏八味丸 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各 一两炮)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肾之脉。起于足而入于腹。肾气不治。湿 寒之气。随经上入。聚于少腹。为之不仁。是非驱湿散寒之剂所可治者。须以肾气丸补肾中之气。以 为生阳化湿之用也。 千金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二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