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养生导引法作者:胡文焕
<目录>十四、补益门
<篇名>(十)王子乔八神导引法 属性:〔原文〕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延年益寿除百病。 法曰∶枕当高四寸,足相去各五寸,手法身各三寸,解衣被发,正偃卧。勿有所念, 定意,乃以鼻徐纳气,以口出之,各致其脏所,竟而复始,欲休先极之而止。勿强长息, 久习乃自长矣。气之往来勿令耳闻,鼻无知,微而专之长,遂推之伏免、股、 ,以省 为贵。若存若亡,为之百遍,动腹,鸣气有外声,足则得温,成功。成功之士,何疾而已! 喉咙如白银 ,一十二重系膺。下去得肺,其色白泽。前两叶高,后两叶卑。心系 其下,上大下锐,大率赤如莲花未开,倒悬着肺也。肝系其下,色正青,如凫(野鸭颈毛) 翁头也,六叶抱胃,前两叶高,后四叶卑。胆系其下,如绿绨囊。脾在中央亦抱(胃), 正黄如金,铄铄(鲜明)然也。肾如两伏鼠,夹脊直脐肘而居,欲得其居高也,其色 正黑,肥肪络之,白黑昭然。胃如素囊,念其屈折右曲,无污秽之患。肝藏魂,肺藏魄, 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此名曰神舍。神舍修则百脉调,邪病无所居矣。小肠者,长九 尺,法九州也(一云∶九土,小肠者,长二丈四尺)。 诸欲导引,虚者闭目,实者开目。以所苦行气,不用第七息止,徐徐往来,度二百步, 所却坐小咽气,五六不差,复如法引,以愈为效,诸有所苦,正偃卧,披发,如法徐以口 纳气,填腹自极,息欲绝,徐以鼻出气数十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闭口温气咽之三十 所,(候)腹中转鸣乃止。往来二百步,不愈复为之。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 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脐下者,去枕。以口纳气,鼻出气者,名曰补;闭口温气咽之者,名 曰泻。闭气治诸病法;欲引头病者,仰头;欲引腰脚病者,仰足十指;欲引胸中病者,挽足 十指,引臂病者,掩臂,欲去腹中寒热诸(所)不快,若中寒身热,皆闭气胀腹,欲息者徐 以鼻息,已,复为,至愈乃止。 1、平坐,伸腰,脚,两臂覆手,据地。口徐纳气,以鼻吐之。除胸中、肺中痛,咽气令温。 闭目也。 2、端坐,伸腰,以鼻纳气闭之,自前后(摇)头各三十。除头虚空耗,转地,闭目摇之。 3、端坐,伸腰,以左胁侧卧,以口纳气,以鼻吐之。除积聚心下不快。 4、端坐,伸腰,徐以鼻纳气,以右手持鼻,除目晦泪若出,去鼻中息肉,耳聋亦然,除伤寒 头痛 ,皆当以汗 出为度。 ; 5、正偃卧,以口徐纳气,以鼻出之。除里急,饱食后小咽,咽气数十,令温。寒者, 使人干呕腹痛,从口纳气七十所,大填腹。 6、右胁侧卧,以鼻纳气,以口小吐气,数十,两手相摩热以摩腹,令其气下出之。 除胁皮肤痛,七息止。 7、端坐,伸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自极七息,名曰蜀王台。 除胁下积聚。 8、覆卧,去枕,立两足,以鼻纳气,四四所,复以鼻出之,极令微气入鼻中,勿令 鼻知,除身中热,背痛。 9、端坐,伸腰,举左手仰其掌,却右手,除两臂、背痛结气也。 10、端坐,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二七气满即吐,即气皆通畅,行之十年, 老有少容。 11、端坐,伸腰,左右倾,闭目,以鼻纳气,除头风,自极七息止。 12、若腹中满,食饮苦饱。坐,伸腰,以口纳气,数十,以便为故,不便复为之。 有寒气腹中不安亦行之。 13、端坐,使两手如张弓满射,可治四肢烦闷,背急,每日或时为之佳。 14、端坐,伸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胃寒食不变则愈。 15、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瘀血结气等。 16、两手却据,仰头目,以口纳气,因而咽之数十。除热,身中伤,死肌。 17、正偃卧,端展足臂,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摇足三 十而止,除胸足中寒,周身痹、厥逆。 18、偃卧屈膝,令两膝头内向相对手,翻两足,伸腰,以口纳气,填腹,自极七息。 除痹疼热痛两脚不随。 19、觉身体昏沉不通畅,即导引,两手抱头,宛转上下,名为开胁。 20、踞,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难屈伸拜起,脑中 痛,瘀痹。 21、踞,伸左足,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 脑中疼。一本云∶除风目晦耳聋。 22、正偃卧,直两足,两手捻胞所在,令赤如油囊裹丹。除阴下湿,小便难颓,小腹重, 不便,腹中热。但口纳气,鼻出之,数十。不须小咽气,即腹中不热者,七息已,温气咽之十所。 23、踞,两手抱两膝头,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腰痹背痛。 24、覆卧,傍视两踵,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脚中弦痛转筋脚酸痛。 25、偃卧,展两手,外踵,指相向,亦鼻纳气,自极七息。除两膝寒、胫骨疼。 26、偃卧,展两脚两手,两踵相向,亦鼻纳气,自极七息。除死肌,不仁足胫寒。 27、偃卧,展两手两脚左傍两足踵,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胃中食苦呕。 28、踞,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布两膝头。除痹呕也。 29、偃卧,展两手两脚,仰足指。以鼻纳气,自极七 息,除腹中弦急切痛。 30、偃卧,左足踵拘右足拇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厥逆。疾人,脚错踵, 不拘拇指,根据文用之。 31、偃卧,以右足踵拘左足拇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周身痹。 32、病在左,端坐、伸腰,左视目,以口徐纳气而咽之数十所,闭目目上入。 33、病在心下,若积聚。端坐,伸腰,向日仰头,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三十所 而止,开目作。 34、病在右,端坐,伸腰。右视目,以口徐纳气而咽之数十所,开目。 〔解说〕王子乔八神脏(心、肝、脾、肺、肾、胆、胃、小肠称八神脏)导引法有延 年益寿,祛除百病的功效。 施功的方法是∶采用正仰卧姿势,枕头高为四寸,两足之间相距五寸,手与身相距各三寸。 宽解衣服,披发而卧,排除杂念,收心定意后,即用鼻慢慢吸气,用口呼出,用意念根据次引气 向各脏,到达后再重复进行,想要停止应先尽量引气到达此脏,而后方止。但不要勉强延长呼吸, 练功日久,功到自成,逐渐可使气息深长。呼吸往来时要尽量轻微,做到不让耳闻,甚至连鼻子 都觉查不到,呼吸要细缓、柔和、均匀、深长。达到这种地步,就可引气向大腿、小腿,以感到 气至为佳,但又不可用意过强,要使气息和意念达到若存若亡的境界。这样练功百遍,可达到腹 中大动,并发出鸣响,连耳朵都能听到,并且足底感到气至温暖。完成此功法的人即成为什么病 都没有之人了。 “八神脏”的形状是怎样的呢?大体上讲,喉咙(气管)就象一条白银环,由十二节复合在一 起组成,连系于胸,气 管向下所系的是肺,它色白而富有光泽,前两叶高,后两叶低。心系在肺下,上端大而下端 尖锐,宛若红色未开的莲花苞,倒悬于肺下。肝连系在其下,色纯青,就象野鸭头颈上 的毛,由六叶组成,围抱在胃旁,前两叶高,后四叶低。胆维系在肝下,象绿色的丝囊。脾在正 中央,也围抱胃,颜色正黄如黄金般鲜明,肾象两只蹲伏的鼠,居于脊柱两侧,要想知道它的位置 高低,向下垂直上臂,正与肘尖相齐的位置即是。肾的颜色纯黑,外面有白色肥浓的脂肪包络着, 白黑分明。胃就象一个空净的囊袋。虽说它的形状向右屈折,但不会使食物滞留,产生污秽之患。 肝能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所以五脏是神、魂、魄、意、精的住所,又叫“神舍 ”。五脏生理功能正常则百脉调和,邪气疾症无法停留在体内。小肠长九尺,就象地上有九州一 样(另一种说法认为小肠是九土,长度为二丈四尺。) 行导引者,虚证应闭目,实证应开目,按疾病所苦的部位行气,不要执守七息即止的方法, 令气缓缓往来,约二百余次为限度。采用坐位,细匀地咽气,五六遍若仍无疗效,再反复使用 这种方法,直至病苦消失为止。病者练功时,可采用仰卧位,披发,如前面说的方法行气,即缓慢地用 口纳气,引入腹内,尽量使纳气深长,但又要让气息细微,达到轻微欲绝的状态,缓慢地用鼻呼气, 约数十遍。要遵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闭口,暖和气息令气变温咽下去,约三十遍, 待到腹中有转动鸣响时停止,这样往来行气,约二百余次,病不愈即反复行这个功法。病在喉中、胸中 的,枕高七寸;病在心下的,枕高四寸;病在脐下的不用枕头平卧。呼吸的方法是以鼻吸气,口呼气 者为补;以闭口暖和气息令气变温咽下去的方法为泻。闭气治各种病的方法 是∶要导引头部的病,仰起头; 要导引腰部脚上的病,仰起足十趾;要导引胸中的病,挽拉足 十趾;要导引臂部的病,可用两手掩按两臀;要治疗腹中寒热多种不适的症候,如中寒身热都 可采用闭气而鼓腹的方法,想要呼气时,缓缓地用鼻吐气,这样呼气后再重复前面的功法,直到 痊愈为止。 1、平坐,伸腰,脚放平,两臂伸直两手按地、用口缓缓吸气,鼻出气。可治疗胸中、肺中 痛,咽气要柔和让气温,并闭目。 2、采用端正坐位,伸直腰部,用鼻纳气闭气不息,从前从后摇头,各三十次。可治疗头部空 虚,精气不足,头眩欲倒。要闭目摇头。 3、端正地坐着,伸直腰部,然后向左胁侧卧,用口吸气,鼻出气。可消除积聚和心下不适。 4、端正坐位,伸腰,缓缓地用鼻吸气,并用右手捻鼻,可治眼目昏暗或泪常出等症,还能消 除鼻中息肉,耳聋,又治伤寒头痛,洒洒恶寒,施用此法要以汗出为度。 5、正仰卧,用口缓缓吸气,以鼻呼出。能治脘腹拘急不适,饱食后应慢慢小咽气,约数十次, 达到有温暖感为宜。寒证使人干呕腹痛者,用口吸气约七十次,以气充实腹部,可收到治疗效果。 6、向右胁侧卧,以鼻吸气,从口中慢慢吐出,约数十次,并用两手相摩至掌热,用热掌按摩腹 部,让气从下面排出。能消除胁部皮肤痛,呼吸七息止。 7、端正坐位,伸腰,向上伸直两臂,两手掌上仰,用鼻吸气后闭气不息,尽量延长到极限为止, 如此行七次,这种功法叫“蜀王台”能消除胁下积聚。 8、伏卧势,去掉枕头,竖立两足,以鼻吸气十六余 次,用鼻呼出,吸气时要使气尽量轻微,做到几乎连鼻都感觉不到。可消除身中热,背 部疼痛。 9、正坐位,伸直腰,举左手仰掌,垂右手掌心向下。能祛除两臂及背痛,气滞郁结。 10、端坐位,两手交叉抱膝,闭气不息,鼓起腹部十四次,或十四次气满即吐气,可 以使气机通畅。坚持此功法十年,可使老年人貌如少年。 11、端坐位,伸直腰向左右倾斜身体,闭眼,用鼻吸气,尽量深吸七次止。可祛除头风。 12、如果腹中胀满,饮食后苦于作饱,可正坐伸直腰,用口连续吸气数十次,以感到 胀饱消失为止,如腹中又胀满,可再用此法。腹中有寒气不适,也可以用此功法。 13、端坐位,将两手做出好象拉满弓射箭的姿势,可治四肢烦闷不舒,背部拘急,每天或 时常练此法效果更好。 14、正坐伸腰,举右手仰掌向上,用左手托左胁,以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治疗胃寒, 饮食不消化。 15、正坐伸腰,举左手仰掌向上,用右手托右胁,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消除瘀血 与结气。 16、两手向后按地,仰头抬眼,用口吸气,咽数十次,可除热,治疗身中伤并消除死肌。 17、正身仰卧,端正伸展两脚两臂,用鼻尽力吸气七次,摇脚三十次而止。可消除胸寒足 冷,周身痹痛,厥逆。 18、仰卧,屈膝让膝头向内靠拢相对,手与膝对,两足翻转,伸直腰,用口吸气,以气充实 腹部,尽力吸气七次。能祛除痹痛,高热,两脚运动不便。 19、如感觉身体沉重头昏,气血不通畅,亦可行导引法,用两手抱头上下展转,名叫开胁。 20、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直腰,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治疗下肢 难以屈伸、跪拜、起立,脑中疼痛,瘀阻不通,麻木。 21、踞坐,伸左脚,两手抱右膝头,伸腰,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伸左足外展。 可消除下肢难以屈伸拜起,脑中疼。另一书上说∶可以消除头风,目昏,耳聋。 22、正仰卧,伸直两脚,用两手按捏膀胱所在的部位,捏到皮肤发赤,好象油袋裹 赤丹一样。可消除阴部潮湿,小便难,小腹重,大便不下,腹中热。只要口吸气,鼻出气, 行数十遍。不需要小咽气,即使腹中不热者,七息即可。口中温气咽下十次。 23、踞坐,用两手抱膝头,以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消除腰痹、背痛。 24、俯卧,两眼傍看两脚后跟,伸腰,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消除脚中弦痛,转筋 ,脚酸痛。 25、仰卧,伸展两手,外展足根,足趾相对,也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消除两膝 寒冷,小腿骨疼痛。 26、仰卧,伸直两脚两手,两足跟相对,也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治疗肌肉瘫痪,麻木 不仁,小腿寒冷。 27、仰卧,伸展两手和两脚,向左停放两脚跟。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消除胃中不适, 食后苦于呕吐。 28、踞坐,伸腰,用两手牵引两脚后跟,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再用两手放两膝头上。能 除痹止呕。 29、仰卧,伸展两手两脚,仰起足趾,用鼻吸气,尽力作七息。可消除腹中拘急剧痛。 30、仰卧,用左脚跟勾住右脚拇趾,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治疗厥逆。因疾病不能施此 功者,可将脚跟交错,不 勾拇趾,并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吸气。 31、仰卧,用右脚跟勾住左脚拇趾,用鼻吸气,尽力吸七次。可消除周身麻木。 32、病在左面,端正坐伸腰,向左看,并用口缓缓吸气而咽下约数十遍,咽气时要 闭目,目要向上内视。 33、患心下积聚之病,应端正坐伸腰,仰头向日,慢慢以口吸气,咽下约三十次而 止,宜开目行功。 34、病在右侧,正坐伸腰,向右看,并用口慢慢吸气,缓缓咽下数十次,开目行功。 小结∶ 王子乔,古代气功家。《云笈七签》中记载∶“王子乔者河东人也。汉明帝时为尚书 郎,出为叶县令,汉法畿内长吏节朔还,朝每见子乔先生至,不见有车马迹而怪之。明帝 密使星官占候,辄见双凫从东南飞来,乃罗得一只履,时人异之”。 王子乔导引法虽有三十四节,但其精华是“八神导引法”。所谓“八神”,这里指的是 ∶心、肝、脾、肺、肾、胆、胃、小肠。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为人 身神之所居,故名神舍,神脏,脏者藏象之所也。胆与肝相表里,为魂出入之路,小肠与心 相表里,为神出入之路,胃与脾相表里为意出入之路,故王子乔将其归结在一起,称为八神 脏。并对八神的大体形态、颜色、位置、长短、大小作了概括的描述,目标是供练功时“内 观”其象,引气出入其所。 1、内观法 又称内视、观相、存想法。虽然这些方法有一些不同之 处,但其宗旨都是以意念想象,以目内观躯体的某一部位和脏腑。引内气至其所,以攻疾 病或疏通其结。内观法通常观视的有脏腑,丹田、经脉、病气等。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则主 张观视心、肝、脾、肺、肾、胃、胆、小肠八脏腑。内视的方法是∶先行吐纳之功,使内 气生,然后从上至下,根据喉、气管──肺──心──肝──胆──脾──胃──肾,引气 各至其脏腑,由一脏引向另一脏,根据次而行,到达八脏腑后,再重复根据次进行,尽量引气 到达这些脏腑,而后方止。引气不要急于求成,勉强延长呼吸,坚持日久,功到则自然深 长,绵绵不断,行走于各脏腑之间。这样就能使脏腑调和,精气旺盛,使病邪无所居处。在 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气至腿脚,使足能温,足能感觉到发热而气至,则为大功告成,何 疾而不已。行气和运意的要领是至细至微,若存若亡,达到忘我之境界。 《阴符经》中说∶“机在目”,认为双目属阳,用双目内视脏腑,可使脏腑气机生发,气 血活跃。王子乔认为闭目而视为补,开目而视为泻,故曰∶“虚者闭目,实者开目。” 2、吸呼补泻 出气为呼,入气为吸。清·薛阳桂《梅华问答》说∶“人之一呼一吸关系非细,一吸则天地 之气归我,一呼则我之气还天地。”故《圣济总录》说∶“入气为阴,出气为阳。”王子乔 以“以口纳气,鼻出气者,名曰补;闭口温气咽之者,名曰泻。”主张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原则辨证而施功。《景岳全书》指出∶“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这些见解反映古人 认为呼吸补泻的核心是通调阴阳。阳虚气不足宜吸多呼少,以阴济阳,故名曰补,其道理 是入气为阴;阴虚精不足者,宜吸少呼多,以阳育阴,其原因是呼气为阳。对于阳盛之人, 吸多可泻阳,平阳,故名曰泻。当然,这些也是一家之说,各家见解不同,谨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