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鉴赏

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医学纲目

作者:楼英

<目录>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篇名>结胸


属性: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汤主之。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
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
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也。(丹溪云∶此症曰胃中空,曰短气躁烦,曰脉浮,大陷胸汤不可轻用。)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实硬者,大陷胸汤主之。(云岐云∶三症陷胸,皆日
西潮热。)
大陷胸汤
大黄(一两半,去皮,为末,锦纹者佳) 芒硝(一两八钱) 甘遂(一字,赤连珠者,为细末)
上水二盏,煮大黄至八分,去渣,下硝一沸,下甘遂末,温服,得快利,止后服。小结胸病,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宜小陷胸汤。
半夏(汤洗,二两) 黄连(一两) 栝蒌(一枚,用四分之一)
上 咀,水二盏,先煎栝蒌至一盏半,后用半夏、黄连煎取八分,去渣温服。未和再服,微解下黄涎便安
也。
〔孙〕工部郎中郑忠浓,因患伤寒,胸腹满,面黄如金色,诸翰林医官商议略不定,推让曰∶胸满可下,
恐脉浮虚。召孙至,曰∶诸公虽疑不用下药,郑之福也,下之必死,某有一二服药,服之必瘥。遂下小陷胸汤
寻利,其病遂良愈。明日面色改白,京城人称服。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活人》云∶水结胸,小半夏
加茯苓汤,小柴胡去
牡蛎汤亦主之。)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
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尖,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末,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不利进热粥一碗,利过不止,进冷粥一碗。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一两。
上热实结胸,及寒实结胸。《活人》不拘寒热,但用陷胸汤。不瘥,用枳实理中丸,应手而愈。
结胸,项亦强,如柔 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黄(二两) 葶苈 芒硝 杏仁(去皮,炒,各三分)
上捣罗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相和为丸,如弹大。后用甘遂末一字,白蜜少许,水二盏半,煎至
一盏,顿服。一宿乃下,如不下,再服。王海藏云∶大陷胸汤,太阳入本药也;大陷胸丸,阳明药也;小陷
胸汤,少阳药也。大陷胸治热实,大陷胸丸兼喘,小陷胸治痞。
心下满痛,如结胸状,若头下强痛眩冒者,刺大椎、肝 。若汗下后头项强痛,发热,小便不利者,桂枝
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论并见项强。)
若妇人经水来,热除谵语者,刺期门。(论见谵语。)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
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四日复下之”五字衍文也。)太阳病,下之脉浮者,必结胸也。
(论见大法。)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结胸症悉具,
烦躁者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