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寿世保元作者:龚廷贤
<目录>卷十\灸法
<篇名>灸诸病法 属性:一论中风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及中气皆效。 人中(一穴) 颊车(二穴) 三里(二穴) 合谷(二穴) 一论卒中恶风。心烦闷痛欲死。秘穴立效。取两足大指下横纹。随年壮灸之。 一论中风口噤不开。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微前。至五壮即止。 一论风中血脉则口眼 斜。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性命危。凡治莫如发表调气和血治痰 诸法。然后可扶持疾病。若要收全功。火艾为良也。 一论风中血脉。口眼 斜。 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张口得之有穴动脉应手) 颊车(二穴在耳下二韭叶许陷者宛宛中 开口得之) 地仓(二穴在横口吻旁四分外近下有脉微动者是) 凡 向右者。为左边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左 陷中二七壮。 向左者。为右边脉中风而 缓也。宜灸右 陷中二七壮。 一论风中腑。手足不遂等症。 百会(一穴在顶中央旋毛中) 肩 (二穴在肩端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 曲池( 二穴 在肘外辅骨屈肘横纹头陷中以手拱胸取之) 风市(二穴在膝外两肋骨平立舒下两手着腿中指 尽处宛宛中) 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胫骨外廉大筋内筋骨之间陷者宛宛中) 绝骨(二穴在足 外踝上三寸动脉中) 凡觉手足痒。或不仁痛。良久乃止。此将欲中腑之候。宜灸此七穴。病在左则灸右。在 右则灸左。 一论风中脏。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下火立效。 百会(一穴在顶中央旋毛中) 风池(一穴在颞颅后发际陷中) 大椎(二穴在项后第一椎 上陷 者是) 肩井(二穴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下) 曲池(二穴同前) 间使(二穴在掌后三寸两筋间) 足三里(二穴同前) 凡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痹。此将中脏之候。不问是风湿气。可速灸此七穴 但 以次第灸之。各五七壮。日别灸之。随年壮止妙。素有风人。尤须留意。此灸法可保无虞。 此法能灸卒死。凡人风发强。忽怕痛不肯灸。忽然卒死。谓是何病。风入脏故也。 一论暴哑不能言者。速灸脐下四寸。并小便阴毛际骨陷中。各灸一七壮。重者二七壮。 并男左女右手足中指头尽处。各灸三壮。神效。 一论癫痫。不拘五般。以两手中指相合灸之。神效。 一治痫疾尽发。灸阳跷申脉。在外踝下赤白肉际。夜发。灸阴跷照海。在内踝下。赤白 肉际。各二七壮。 一癫狂。诸般医治不瘥者。以两手并两足大拇指。用软绳急缚之。灸三壮。要四处着艾 半在肉半在甲。要四处尽烧则效矣。此法神效。 一论魇死秘法。 凡夜梦魇死者。皆由平日神气不足。致使睡卧神不守舍。凡魇死者。啮患人足踵。即大 指甲侧。即苏。 又法。用牙皂末。吹入鼻中亦妙。若经一二更者。亦可灸之。 又一法。灸大敦穴七壮。即醒。 一论妇人月家得此。不时举发。手足挛拳。束如鸡爪疼痛。取左右膝骨两旁。各有一个 小窝。共四穴。俗谓之鬼眼。各灸三壮即愈。 一治阴毒腹痛。脉欲绝者。先以男左女右。手足中指头尽处。各灸三壮。又灸脐下一寸 五分。名气海穴。脐下三寸。名关元穴。各灸七壮极效。 一论真阴证。四肢厥冷。腹痛如锥刺。急服大附、姜、桂。如冰。此中焦寒冷之甚。宜 急灸脐上二穴。脐下二穴。脐左右两穴。每七壮。神效。 一论中寒阴症神法。但手足温暖。脉至。知人事。无汗要有汗即生。不暖不醒者死。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脐下二寸。关元在脐下三寸。艾灸三七壮。 一论哮吼神法。 胸中两边。名郁中膻中。百会一穴。用艾灸之立已。 一论霍乱吐利。及伤寒忽患咳逆。连声不绝。 乳根在正直乳下。容一指许。骨间陷中。但妇人则屈乳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炷如小 麦大。灸三壮。男左女右。火到即瘥。只是三壮。不可多灸。 一论呃逆咳逆。灸气海三五壮。气海直脐下一寸半。 一论灸疟秘法。无问新久。 令病患仰卧。以线量两乳中间。折其半。从乳至下头尽处。是穴。男左女右灸之。 一治疟如神。 令病患跣足。于平正处并脚立。用绳一条。自脚板周匝截断。却于项前般过背上。两 头绳 尽处。脊骨中是穴。先点记。待将发。急以艾灸之。三七壮。其寒热自止。此法曾遇至人传 授。妙不可言。名曰背监穴也。 一论腹中有积。及大便闭结。心腹诸痛。或肠鸣泄泻。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 壮。可至百壮。以效为度。 一论灸远年咳嗽不愈者。将本人乳下。大约离一指头。有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 此 名为直骨穴。如妇人即按其乳头。直向下。看其乳头所到之处。即是直骨穴之地位。灸艾三 炷。其艾只可如赤豆大。男灸左。女灸右。不可差错。其嗽即愈。否则其病再不可治。 一论灸劳虫。于癸亥日灸两腰眼低陷中之穴。每穴灸艾七炷。若灸十一炷。尤妙。须先 隔一 日前点穴方睡。至半夜子时。一交癸亥日期更灸。其虫俱由大便中出。即用火焚之。弃于江 河中。如虫有黑嘴者。则其在内已伤人肾脏矣。此不可治。虫宜谨避。瘵有数虫。如蜈蚣。 如小蛇。如虾蟆。如马尾。如乱丝。如烂面。如苍蝇。如壁油虫。上紫下白。形锐足细而有 口。或如白蚁。孔窍中皆出。此皆劳瘵根毒。 一论四花穴。治骨蒸劳热。以稻杆心量口缝。如何阔。断其多少。以如此长裁纸四方。 当 中剪小孔。别用长稻杆踏脚下。前取脚大指为止。后取脚曲 横文中为止。断了。却还在结 喉下。垂向背后。看稻杆止处。即以前小孔纸当中。安分为四花。灸纸角也。可灸七壮。此 四穴正合太阳行背二行膈俞胆俞四穴。 一论泄泻三五年不愈者。百会穴五七壮即愈。(有灸至二三十壮而愈者) 一论小儿大人吐泻日久垂死者。 天枢(二穴在脐旁各开二寸是) 气海(一穴在脐下一寸半) 中脘(一穴在脐上四寸) 一论霍乱已死。而腹中尚有暖气者。以盐纳脐中。以艾灸。不计其数。 一论翻胃垂死。男左女右。手拿棍一条。伸手放在地上。与肩一般高。肩上有窝。名肩 井穴。灸三壮即效。 一论翻胃噎膈神效。 膏肓(二穴令病患两手交在两膊上则膊骨开以手指揣摸第四椎骨下两旁各开三寸四肋三 间之 中按之酸痛是穴灸时手按则膊上不可放下灸至百壮为佳) 膻中(一穴在膝部中行两乳中间陷 中仰肘取之灸七壮) 三里(二穴在脐下三寸节外 两筋间灸七壮) 一论头痛连齿。时发时止。连年不愈。谓之厥逆头痛。 曲鬓二穴。在耳上。将耳卷前。正尖之上。可灸五七壮。左痛灸左。右痛灸右。 一论牙疼痛。随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后骨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陷中。灸五壮。灸 毕。项大痛。良久乃定。永不发。 一论牙齿痛百药不效。用艾炷如麦大。灸两耳当门尖上。三壮立已。 一论治心痛神法。 两手肘后陷处酸痛是穴。先用香油半钟。煮汤温服。即用艾入水粉揉烂为炷。每处灸五 壮。其痛立止。 一论偏坠气痛妙法。 蓖麻子一岁一粒。去皮捣烂。贴头顶囟上。却令患人仰卧。将两脚掌相对。以带子绑住 二中指。于两指合缝处。艾麦粒大。灸七壮。立时止痛。神效。 一论蛊病及痞块。 中脘(一穴或两分三寸) 右关(二穴) 分水(一穴在右) 章门(一穴在左) 再用线比患人五手指之长。作朝圆贲。以铜钱调下背。至此钱所止脊骨处。 一论痞积妙法。 以双线系开元旧钱一个。悬于颈上适中处所。钱胸前直垂而下。孔对脐为率。却将顶上 之线。 悬于喉上。向背后垂下。至钱孔对脐而止。用墨点孔之中。再钱之两边点处。各灸一火。至 十余壮。更服他药。痞积即消。其效甚速。 一论黄胆。 病患脊骨。自上数至下第十三椎下。两旁各量一寸。灸三壮即效。 一论衄血良法。 项后发际。两筋间。宛宛中。灸三壮立止。凡衄血自此入脑注法也。 一治衄秘法。 急用线一条。缠足小指。左孔取左。右孔取右。俱出则俱听取。于脂头上灸三壮。如绿 豆 大。若衄多时不止者。屈手大指。就骨节尖上灸各三壮。左取右。右取左。俱衄则俱取。 一论下血不止秘法。 命门一穴。用篾二条。自地至脐心截断。令患人平立取之。取向后自地比至脊尽处是穴 又须按其穴处疼。方可灸。不疼则不灸也。灸可七壮止。断根永不发。 一论灸肠风脏毒便血。久不止者。以患人平立量脊骨。与脐平处。椎上灸七壮。或年代 深者。更于椎上两旁各一寸。灸七壮。无不除根。 一灸痔疾。先以柳枝浓煎汤洗痔。艾灸其上。连灸三五壮。忽觉一道气。转入肠中。因 大转泻。先血后秽。一论脱肛秘法。 百会一穴。尾 一穴。各灸三壮。炷如小麦大。当正午时。用桃柳枝煎汤浴净。灸之立 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