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作者:陈言
<目录>卷之二
<篇名>五科凡例 属性: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复分为三。故因 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则能事毕矣。故《经》曰∶有是脉而无是诊者,非也 。究明三因,内外不滥,参同脉证,尽善尽美。 凡学脉,须先识七表八里九道名体证状,了然分别,然后以关前一分应动相类,分别内 外及不内外。又须知二十四脉,以四脉为宗,所谓浮沉迟数,分风寒暑湿,虚实冷热,交结 诸脉,随部说证,不亦乎。 凡审病,须先识名,所谓中伤寒暑风湿瘟疫时气,皆外所因;脏腑虚实,五劳六极,皆 内所因;其如金疮 折,虎野狼毒虫,涉不内外。更有三因备具,各有其名,所谓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学不可不备。 凡学审证,须知外病自经络入,随六经所出,井营输源经合各有穴道,起没流传,不可 不别。内病自五脏郁发,证候各有部分,溢出诸脉,各有去处。所谓上竟上,头项胸喉中事 也;下竟下,腹肚腰足中事也。 凡用药,须熟读本草,广看方书,雷公炮灸,随方过制,汗下补吐,轻重涩滑,燥润等 性,量病浅深,饮服多寡,五德五味,七情八反,升合分两,朝代不同,一一备学,将欲对 治,须识前后。故《经》曰∶先去新病,病当在后。 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 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金匮》之言,实为要道。《巢氏病源》,具列一千 八百余件,盖为示病名也,以此三条,病源都尽,不亦反约乎。 凡学医,既明五科,每科须识其要。脉有浮沉迟数,病有风劳气冷,证有虚实寒热,治 有汗下补吐,若于三因推明,外曰寒热风湿,内曰喜怒忧思,不内外曰劳逸作强,各有证候 ,详而推之,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凡看古方类例,最是朝代沿革。升合分两差殊,若数味皆用分两,不足较也,第中间有 用升合枚数,大段不同。升斗秤尺,本自积黍,黍自不可见,度量衡卒亦难明。今以《钱谱 》推测,粗知梗概。 凡度者,分寸尺丈引。本以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观今之尺数等不同,如周尺长八尺,京尺长一尺六寸,淮尺长一尺二寸,乐尺长一尺二寸 五分,并以小尺为率,小尺既自三微起,却自可准。唐武德年,铸开元钱八分,当十二钱半 得一尺,排钱比之,十一个已及一尺,又不知唐用何尺。顾汉唐龠量,并用尺寸分布,尺寸 如是不齐,将何凭据,博古君子,必有说矣。 凡量者,龠合升斗斛。本以黄钟龠容十二铢,合龠为合,重二十四铢。今以钱准,则六 铢钱四个,比开元钱三个重,升斗斛皆累而成数。汉唐同用,至宋绍兴,升容千二百铢,则 古文六铢钱二百个,开元二百二十个,以绍兴一升得汉五升,其余私有,不足计也。 凡衡者,铢两斤钧石。亦以黄钟龠所容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 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每两则古文六铢钱四个、开元钱三个。至宋广秤,以开元钱十 个为两,今之三两,得汉唐十两明矣。《千金》《本草》,皆以古三两为今一两,以古三升 为今一升,诸药类例,尤为难辨。且如半夏一升准五两,不知用何升何两。此修合制度之要 务,不可不知。汉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孝文五年,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 铢,其文为半两,杂以铅铁锡,非淆杂为巧,则不得赢,而奸或盗,磨钱质取熔。有司言 钱轻重,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有质,令不得磨取熔。则知汉以二半两钱为两,重十铢明矣 ,汉唐例以二十四铢为一两,抑未知修史人改作唐例,亦不可知。观《钱谱》汉无六铢钱, 至唐方有,今以五铢钱十六个,正得开元钱十个重。又以六铢钱十二个,正得开元钱九个重 。则知开元钱每个以重八铢。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钱为两, 似难考据,明食货者,必有说焉。 按药书,汉方汤液,大剂三十余两,小剂十有余两,用水六升或七升,多煎取二升三升 ,并分三服。若以古龠量水七升,煎今之三十两,未淹得过;况散末药只服方寸刀圭匕,丸 子如梧桐子大,极至三十粒,汤液岂得如此悬绝。又如风引汤,一剂计五十五两,每两只用 三指撮,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温服一升。观其煮制,每只三指撮,未应料剂如此之多,此 又可疑也。今以臆说,汉方当用半两钱二枚为一两,且以术附汤方较,若用汉两计一百八十 铢,得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若分三服,已是今之七钱半重一服;若以唐方准计,三百三十 六铢,得开元钱四十二个重,每服计今之十四钱重,大略可知;若以开元钱准得一百单五个 重,分三服,每服计三十五钱重。此犹是小剂,况有大剂各件,两数之多者,未易概举。留 心此道,幸少详焉。 凡古书所诠,不出脉病证治四科,而撰述家有不知此,多致显晦,文义重复。要当以四 字类明之,四字者,即名体性用也。如脉,浮则为名,举有余按不足为体,为风为虚曰性, 可补可汗曰用;如病,太阳伤风为名,感已啬啬为体,恶风自汗为性,传变经络为用;如证 ,太阳风证为名,头项疼腰脚痛为体,不与诸经滥为性,候其进退为用;如治,药桂则为名 ,出处形色为体,德味备缺为性,汗下补吐为用。以此推之,读《脉经》,看病源,推方证 ,节本草,皆用此法,无余蕴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