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鉴赏

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简明医彀

作者:不详

<目录>卷之五
<篇名>胁痛


属性:经曰∶肝病两胁痛引少腹,善怒,何谓也?曰∶厥阴肝经之脉,自足而上,环阴器、抵少腹
,又上
贯肝膈、布胁肋,故两胁下痛引少腹。盖胁痛之证,当分左右治之。左属肝主血,有瘀血为病;
右属肺主气,有滞气为病。而脾亦系于右,其经湿胜,故痰饮流注右胁作痛。所以通论,则左属
肝火瘀血,右属气郁湿痰。虽然,若左右脉弦者,乃郁怒动肝火,肝木炽盛,则制己所胜之经脾
也,侮所不胜之经肺也。肝木乘之,右亦痛矣。如七情气结,饮食失节,冷热不调,常有郁怒者
,两胁俱痛,皆宜疏肝木为主。或有湿痰流注,颠仆伤形,所挟之证,不可执一。脉沉涩气滞,
弦涩顺,洪大逆。
主方 (左右胁痛) 柴胡 青皮 白芍 川芎 枳壳(炒。各钱半) 香附 当归(各一
钱) 龙胆草 木香 砂仁(各五分) 加姜,水煎服。
气急加桑皮、紫苏;胀加腹皮、草果、陈皮、萝卜子。左痛加黄连(吴萸炒)、桃仁(各一
钱)红花(五分)、香附、砂仁、甘草;右痛加陈皮、半夏(各一钱)、槟榔、肉桂(各五分),
去芍、芎、当归、龙胆。
当归龙荟丸 通治胁痛,因气成火者神效。
当归 龙胆草 栀子仁(大者) 黄连 大黄(酒蒸) 芦荟 青黛(各五钱) 青皮 木
香(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 柴胡(五分)
上为末,研入芦荟、黛、麝,用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浓姜汤下。
豁痰丸 治素有痰饮而致右胁痛。
陈皮 贝母 茯苓 栝蒌仁 枳实 白芥子 半夏 青皮 栀子(各一钱) 木香 甘草(
各四分) 加姜水煎。
枳壳煮散 治悲哀烦恼,有伤肝气,致两胁皆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股胁弯痛,四肢
不举。
防风 川芎 细辛 枳壳(炒) 桔梗(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葛根(八分)
上咀,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左金丸 泻肝火行湿,为热甚之反佐。
黄连(六钱) 吴茱萸(一钱)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滚姜汤送下。
木通散 治男、妇胁肋苦痛。
木通 青皮 川楝子(取肉一两,用巴豆去壳半两同炒黄,去巴不用) 萝卜子(炒) 莪
术木香 滑石(各半两)
上为细末,葱白汤调下,每服三钱。或煎服即愈。甚者只二服。
异香散 治腹胁痞闷。
莪术 三棱 益智 甘草(各一钱) 青皮 陈皮(各五分) 石莲肉 浓朴(姜制,三分)
上咀,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温服。
气针丸 治久积风壅,心胸筑痛,两胁似有针刺,疼痛不可忍。六脉沉伏,按之不可近,
此药屡试神效,常服疏肝气、止痛。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大黄(各四两) 牵牛(半生半炒熟,取头末,半斤)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左痛不动移乃死血,宜活血汤(方见腹痛)。
因伤劳虚,痛久不止,宜补中益气汤(方见虚损)。
熨法 姜、葱炒热包熨,或葱、或艾、或韭、或蒜,皆可熨。
灸法 治卒胁痛。以蜡绳横度两乳中间,屈绳从乳横以趋痛胁下,灸绳尽处三十壮为度。
外贴法 芥菜子水研敷;或吴茱萸醋研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