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幼科证治准绳作者:王肯堂
<目录>集之七·脾脏部(上)\泻
<篇名>冷泻 属性:〔薛〕汤氏云∶冷泻者,乃脾胃虚寒,水谷不化而泄。钱仲阳云∶小儿不能食乳,泻褐色,身冷,无阳也,当 用益黄散(脾)加减治之。大便清白,口不烦渴,冷积泻也,理中汤(吐泻)主之。若口鼻吸风寒之气,脾胃受生冷之 食 而作者,先用理中汤,后用异功散。命门火衰,不能温蒸中州之气,故脾胃虚寒者,用益黄散及八味丸(肾)。脾胃虚 弱者,五味异功散(吐泻)。脾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虚热)。脾气虚寒者,人参理中汤。寒水侮土者,益黄 散。肝木乘脾者,四君柴胡散。手足并冷者,加木香、干姜。治者审之。《百问》云∶冷积泻,没石子丸极效, 人参散(吐)、理中汤(吐泻)加减服尤佳,更加肉豆蔻则止,来复丹(大科中暑)、不换金正气散(吐泻)皆可, 观音散(吐泻)、银白散,加减调治,乃平和之剂也。 守中汤 理春夏相交,阴湿气重,中伤脾胃,致腹痛泄利,经久不止,渐传手足浮肿,饮食少思。 桔梗(去芦,锉、炒) 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炒微黄色。各二两) 白姜(四钱,炮 )甘草(六钱,炙) 上件,锉焙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沸汤调服。 咀水煎亦可,或用姜枣。 没石子丸 治婴孩先因冷泻,或作赤白痢候,久而变作诸般异色,不止一端,外证面或青或白,唇 舌干焦,手微冷,浑身温壮,肚内刺痛啼叫,睡卧不安,若有是候,当服。 没石子 木香 黄连 当归 青皮(各二钱半) 上五味,为末,阿魏一分,酒半盏浸化,入面少许令匀,煮糊为丸,如粟米大。 一二岁儿服如椒目大者,四五六岁儿服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或五倍子汤下。 〔张涣〕川椒丸 治小儿夏伤湿冷,入肠胃泄泻不止。 川椒(一两,去闭目、双者,并黑子拣净,慢火炒香熟为度) 肉豆蔻(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粳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粟煎汤 治肠胃受风冷,泄注不止,身体壮热。 白术(炮) 当归(洗、焙干) 川芎 人参(去芦头) 肉桂 芍药(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三片,粟米一匙头许,煎至五分粟米熟,去滓放温服。 温中丸 治胃寒泻白,腹痛肠鸣。(方见吐泻。) (孔氏)治脏腑不调,大便青色。 白术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半钱) 上末。一钱,水一小盏,煎七分,温服。 〔丹溪〕云∶泻青,亦是寒,宜用苏合香丸、平胃散、各等分,蜜汤调服。田氏 云∶便青者,因惊风、内藏脾气不和,宜白术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