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幼科铁镜作者:夏禹铸
<目录>卷二
<篇名>阐明五脏生克以知补母泻子 属性:卓溪夏禹铸曰。万物以土为母。而人身亦然。陈非宋问曰。物赖土生。有形可见。人身亦以土为母。何以知之。曰。 脾属土也。以是知脾土为一身之母也。有脾土而后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此五 脏相生之序也。有生亦必有克,不克则太旺无制。故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 此五脏相克之序也。业医者。不明五脏生克之定理。则治病兼 补兼泻之法。从何而施。如脾家虚极。法虽用补。补之不足。必兼补心。苟不明相生之理。焉知补心以补脾。如脾家热 极。法虽泻脾。然泻之不克。必兼泻肺。不明相生之理。又焉知泻肺以泻脾。生我者谓之母。克我者谓之贼邪。如肝家 虚极。则肺邪乘肝。补肝 禹铸曰。望闻问切。固医家之不可少一者也。在大方脉则然。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 问继之。闻则次。而切则无矣。经云。切而知之之谓巧。夫小儿六脉未全。切无可切。而巧亦无所用其巧。问而知 之之谓工。小儿于未言时。问之无可问。即于能言者问之。多不以真对。是问之不必问。而工亦无所用其工。闻而知之 之谓圣。小儿初病之时。声音或不失其常。至病久而气丧。气丧而声失。闻之无可闻。而圣又何所见其圣。况书有曰。 哭声不响者多死。而亦有不至于死者何。无非泥其声。而不得其肺之绝与不绝故也。吾故曰。以望为主。曰。五脏之体 隐而理微。望从何处。曰。体固隐矣。然发见于苗窍颜色之间者。用无不周。理固微矣。乃昭着于四大五官之外者。无 一不显。中庸所谓费而隐。显之微者。不可引之相发明哉。 故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外者内之着也。望形审窍。自知其病。按病推拿。药石见效之速。未有不如响之应声者。内 有脏。曰心。曰脾。曰肺。曰肾。曰肝。五脏不可望。惟望五脏之苗与窍。 也。淡白。虚也。鼻准与牙床。乃脾之窍。鼻红燥。脾热也。 脾胃之窍。红紫。热也。 淡白。虚也。如漆黑 耳与齿。乃 肾之窍。耳鸣。气不和也。齿如黄豆。肾气绝也。目乃肝之窍。勇视而睛转者。风也。直 以目分 言之。又属五脏之窍。黑珠属肝。纯是黄色。凶症也。白珠 乃肺受湿热。 疸症也。瞳人属肾。无光采。又兼发黄。肾气虚也。大角属大肠。破烂。肺有风也。小角属小肠。破烂。心有热也。上 皮 属脾。肿。脾伤也。下皮属胃。青色。胃有寒也。上下皮睡合不紧。露一线缝者。脾胃虚极也 属。 额属心。离火也。左腮属肝。震木也。右腮属肺。兑金也。唇 之表。 小便短黄涩痛。心热也。清长而 伤胃 旺 也。闻声着吓。肝虚也。膀胱。肾之表。居脐下气海之右。有名无形。筋 曰红。 红病在心。面红者热。一曰青。青病在 一曰黑。 者矣。 五脏各有所司从外治内 心 乃一身之主。通身皆心司之。专主血。专司神(如惊悸不安,属心虚) 泪(无因而泪 者,心 脾 专司元气(气弱者脾虚) 气(又分司汗,气虚盗汗) 肌肉(消瘦者脾虚) 痰(实痰 动者,脾湿也,虚痰动者,脾虚也) 思虑(过则伤脾) 以上有病俱从脾治。 肺 专司声音(弱者肺虚也,有声不出者痰蔽也,声撒者肺气不敛也,无声者肺绝也) 热(出在肺) 皮毛(破痒者肺燥,不润者肺虚) 腠理(肉外皮内,不密则汗出) 以上有病,俱从肺治 肝 专司血(血弱者肝虚) 汗(又分司汗,血虚自汗) 筋(抽掣者肝风) 以上有病俱从肝治。 肾 专司骨、齿、耳 以上有病俱从肾治。 脾肺内有伤,皆从外入,如父母舐犊过爱,则饮食伤脾,护持疏失,则六淫伤肺。至于心 、肾、肝无有伤处,到成人后,纵情欲多房事伤肾,守钱虏去财谷伤心,四畏至时忍恼伤肝 ,乃如之症远近便多,卓溪虽有良方,惜乎鞭长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