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鉴赏

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史载之方

作者:史堪

<目录>卷上
<篇名>伤寒论


内容:病有悬性命于毫发之端,决死生于顷刻之下,死生之间,系医者之工拙,医者之工,则
病之痊愈速如转圜。医者之拙,则所投之药过于白刃,此伤寒之病,非独伤人之急,医者之
难事也,古人有言,一日二日,在于皮肤,四日五日,传之脏腑,故皮肤之间可汗。传脏腑
之间可下,世之学人,未尝不宗之以为定论,然不知人之有虚实,则病之有轻重,病之有轻
重,则传之有迟速,忽有经两日三日,而尚在皮肤,忽有初经两日三日,而传脏腑,善为医
者,当审察其脉,审其病之所在而已,尝以治伤寒之病有四失,一失之愚,盖伤寒之病,其
始在于皮肤,其次传之脏腑,当皮肤之间可汗,于脏腑之间可下,苟不辨阴阳,不分内外,
当汗而下,当下而汗,误投药饵,以倾人性命。此一失之愚也。二、失之不精,盖伤寒之病
,传之脏腑,则证候多端,千变万化,莫能尽究,其毒瓦斯之在肝者,不可疏脾,在心者,不
可疏肺,五脏之治,余皆同此,医者治之,决以为病之所传,在于何脏,方之所投,当以何
药,病之所减,当以何时,药之一投,遂可平复,苟不知病之源流,不识病之传受,误投药
饵,以希苟合,不幸而少有差误,人之倾危,可立而待,此二失不精也。三、失之怯,盖伤
寒热毒,传在五脏,攻损正气,其毒瓦斯之盛,如烟如雾,熏炙三焦,致令病危困,不思饮食
,医者反以为胃气之虚,不肯通疏,遂见倾损性命,但今患伤寒热毒之人,饮食不进,大府
不通,小便黄赤,病者危困,即先定其病之所传,在于何脏,急以疏转之药,取其毒瓦斯,其
病势轻减,则饮食增加,而平复如故矣,此三失之怯也。四、失之暴,盖治伤寒之法,既失
之愚,又失之怯,则不精不详者,不可容易言也,愚因言治伤寒之怯,切虑后之学人心术未
明,见识未到,但务以不怯为志,妄投转药以伤人性命,此余所以言四失之暴也。后之学人
,苟能明此四失,亦足以识治伤寒之大略,至于阳毒所次,阴毒所注,其传在五脏,则脏证
各殊,贯于六腑,则腑证各异,其伤人之急者,惟二感尤为极重。余今辄以病证脉候陈其一
二,庶几世人缘此之传也。
一日,巨阳受之,巨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下项,循膊内,夹背
,抵腰中,在手为小肠,在足为膀胱,故头项腰背强,其脉当疾数而浮以散,如新沐浴,如
风,而左尺脉微紧而数。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其脉又经
于腹背,上头项,在手为大肠,在足为胃,诊其脉,当疾数而浮,渐渐按之,如通于里,以
阳明为宗筋,而胃脉受之,又渐入于里,六脉虽浮数,而胃脉一指微洪而数。
三日,少阳受之,问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又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
,下耳后,其脉当疾数而利,得六七至以上,而肝脉又差数,此三阳受病,皆属于表,故其
脉疾数而浮,以其未入于脏腑,故言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入胃,上隔,夹咽,连舌本而散于舌下,其
脉当疾数而洪大,有骨力,胃脉差大。
五日,少阴受之,其脉直行者,从肾上肝鬲,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故口燥舌干而
渴,其脉最为洪大,六七至以上,心脉隐隐应指,来去如一。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自足上循阴器,抵少腹,又上贯鬲,故烦满而囊缩,其脉
疾数如长,三阴三阳,五脏六腑,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大抵三日以前为三阳受病,
其脉在表,宜汗,三日以后三阴受病,其脉在里,宜泄,若初经三日,其脉疾数大,表里如
一,即不可汗,亦不可下,只以解利药通其中而已。
一二日,脉气疾数,以温辛发散药汗之而愈,药中亦须有通表解药,不可纯用热药,既
汗之后,脉当安和绵软,不疾不数,如老年衰削人脉,轻手按之,绵绵不绝,重手按之,隐
隐不乏,即自然安宁,若既汗之后,疾数不解,即难治,加之以结,则困重,或至于死,盖
结脉疾数而悬绝,累累如珠,而又不流利,与滑不同,但逐部位通流于指,如滴水起头是也
,然初得病,一日二日内,有增寒壮热,脉轻而浮,乃谓之伤寒,若才得病,并无增寒,头
疼欲碎,身热如火,头目赫赤,眼睛迸火,大府秘,小府赤,六脉洪大,有骨力,此名热病
,虽初得亦不汗,盖治伤寒之法,惟初一二日,与热病使药不同。
三四日以后,与热病同医,一日二日,脉气微小,不疾不数,不浮不散,唯沉软而细,
则汗之之药,宜极以温辛,如脾胃濡沉,则是感冷之一候,多变成阴证,阳毒伤寒,面赤头
痛,身热如火,心神烦躁,头目昏眩,项背强直,脉候当洪大而有骨力。
伤寒烦躁,饮水不休,若脉实而洪,不是疾数,是为涎毒,若洪大而不实,是为心脾受
毒。
伤寒后,寒热已退,腹中余一块,疼痛不可忍,忽走在腿面上疼,此为遗气在肝,脉气
洪而长,肝脉循循而过左足,宜清其血。
四五日,热毒上冲,心胸噎塞满闷,浑身壮热,头痛不止,大府不通,胸中痰实,脉气
当寸关脉实,而尺泽轻如绝,心脉炎炎而上。
热毒在肝,善怒,筋脉碎痛,神昏,不欲见人,两胁胀满,手足躁,不安卧,右手关脉
,当偏大紧急而长,热毒在心,头疼烦躁,面赤舌强,口语不快,忽心痛,善呕,狂言妄语
,忽思狂走入水,精神不守,左手脉,一指偏大,若舌强硬急,以妙手针刺其舌两傍,出恶
血,不可刺其舌心,热毒在脾,浑身肌肉碎疼,闻食即恶,思吐,通身发热,两唇干焦,边
脉动,或环唇青黑色,甚则腰痛腹满,两颊痛,右手关上脾脉,一指偏大,如众脉。
热毒在肺,上冲咽喉,心胸壅实隔塞不通,浑身大热,面色或赤,而又带白,喘咳不得
大息,右手寸口,一指偏大,而加之以浮。
热毒在肾,腰背疼痛,脊膂强急,头不痛,若渴数饮,甚则项痛而强, 寒以酸足下,
不欲言,其脉当左手尺泽微而轻浮,又轻紧。
伤寒,热毒攻于肝心两脏,毒瓦斯烦盛,上冲于肺,血随气逆,鼻中衄血,口中吐血,甚
则耳中眼中皆有血,诊其脉,当洪大而炎上,如流水之长,如乍开乍合,乍敛乍散,此为失
血之候。热毒内伤肝心两脏,肝心失守,不能主血,毒瓦斯烦盛,上蒸于肺,血随气行流入于
肌肤,发为赤斑,通身大热,头重疼痛,睡时如己身傍畔更有一身精神昏乱不守,其脉虽大
而郁结不解,重手取,隐隐而有骨力,如重夹绫绢裹之,为发斑之候,伤寒。热病发嗽,坐
卧喘急不安,其脉右手寸关脉当洪大,而加之浮数,伤寒,热毒炽盛,熏炙三焦,攻击皮肤
,通身发如橘色,其脉如发斑候而差沉,与黄胆同法。
热病结胸,心前闭塞,胸中有一块不通,坚硬不散,通身发热,头疼不安,面色黯赤,
喉中涎溢,大府秘热,昏闷不省人事,病则伏暑相似,其肺当洪大而有骨力,而肺脉实而不
浮,伏暑即结而沉。
伤寒热病,五六日,愈加困重,因吃疏药,下粪如紫黑色,病势不减,神思昏昏,小腹
膨胀,狂言妄语,不省人事,甚则腹中有块,坚硬不散,其脉结伏,此毒瓦斯攻血,腹内有淤
积恶物,十尝九死。
阴毒伤寒,浑身手足厥冷,面青,唇皮无色,四肢无力,心中寒栗,重则闭目,不知人
事,脉气当细微而沉,重手取之,又软而无骨力,若肾脉细微而搏沉者,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