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银 内容:(《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生银。 【释名】白金(《纲目》)、鋈。 时珍曰∶《尔雅》∶白金谓之银,其美者曰 。《说文》云∶鋈,白金也。梵书谓之阿路 巴。 【集解】《别录》曰∶银屑生永昌,采无时。 弘景曰∶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是生土中也。炼饵法亦似金。永昌属益州,今属宁 州。 恭曰∶银与金,生不同处,所在皆有,而以虢州者为胜,此外多铅秽为劣。高丽作帖者 ,云非银矿所出,然色青不如虢州者。 志曰∶生银出饶州乐平诸坑银矿中,状如硬锡,纹理粗错自然者真。 颂曰∶银在矿中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以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为熟银。生银则生银矿中 ,状如硬锡。其金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渗漏成条,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极难得。 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 曰∶按《南越志》∶波斯国有天生药银,用为试药指环。又烧朱粉瓮下,多年沉积有 银,号杯铅银,光软甚好,与波斯银功力相似,只是难得。今时烧炼家,每一斤生铅,只得 一、二铢。《山海经》云∶东北乐平郡堂少山出银甚多。黔中生银体硬,不堪入药。 宗 曰∶银出于矿,须煎炼成,故名熟银。其生银即不自矿中出而特然生者,又谓之老 翁须,其入用不同。世之术士,以朱砂而成,以铅汞而成,以焦铜而成者,既无造化之气, 岂可入药,不可不别。 时珍曰∶闽、浙、荆、湖、饶、信、广、滇、贵州诸处,山中皆产银,有矿中炼出者, 有沙土中炼出者。其生银,俗称银笋、银牙者也,亦曰出山银。独孤滔《丹房镜源》所谓铅 坑中出褐色石,形如笋,打破即白,名曰自然牙,曰自然铅,亦曰生铅,此有变化之道,不 堪服食者,是也。《管子》云∶上有铅,下有银。《地镜图》云∶山有葱,下有银。银之气, 入夜正白,流散在地,其精变为白雄鸡。《宝藏论》云∶银有十七种,又外有四种。天生牙, 生银坑内石缝中,状如乱丝,色红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衔黑石者最奇,生乐平、 鄱阳产铅之山,一名龙牙,一名龙须,是正生银,无毒,为至药根本也。生银生石矿中,成 片块、大小不定,状如硬锡。母砂银,生五溪丹砂穴中,色理红光。黑铅银,得子母之气。 此四种为真银。有水银银、草砂银、曾青银、石绿银、雄黄银、雌黄银、硫黄银、胆矾银、 灵草银,皆是以药制成者;丹阳银、铜银、铁银、白锡银,皆以药点化者,十三种皆假银也。 外有四种∶新罗银、波斯银、林邑银、云南银,并精好。 银屑 【修治】弘景曰∶医方镇心丸用之,不可正服。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也。 恭曰∶方家用银屑,取见成银箔,以水银消之为泥,合硝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 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只磨取屑耳。 时珍曰∶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硝制者,反有毒矣。 《龙木论》谓之银液。又有锡箔可伪,宜辨之。 【气味】辛,平。有毒。 曰∶大寒,无毒。详生银下。 【主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别录》)。定志,去惊痫, 小儿癫疾狂走(甄权)。破冷除风(青霞子)。银箔∶坚骨,镇心明目,去风热癫痫。入丸散 用(李 )。 生银 【气味】辛,寒,无毒。独孤滔云∶铅内银∶有毒。 保升曰∶畏黄连、甘草、飞廉、石亭脂、砒石,恶羊血、马目毒公。 大明曰∶冷,微毒。畏磁石,恶锡,忌生血。 时珍曰∶荷叶、蕈灰能粉银。羚羊角、乌贼鱼骨、鼠尾、龟壳、生姜、地黄、磁石,俱 能瘦银。羊脂、紫苏子,皆能柔银。 【主治】热狂惊悸,发痫恍惚,夜卧不安谵语,邪气鬼祟。 服之明目镇心,安神定志。小儿诸热丹毒,并以水磨服之,功胜紫雪(《开宝》)。小儿 中恶,热毒烦闷,水磨服之(大明)。煮水,入葱白、粳米作粥食,治胎动不安,漏血(时 珍)。 【发明】好古曰∶白银属肺。 颂曰∶银屑,葛洪《肘后方》治痈肿五石汤中用之。 宗 曰∶本草言银屑有毒,生银无毒,释者略漏不言。盖生银已发于外,无蕴郁之气, 故无毒;矿银蕴于石中,郁结之气全未敷畅,故有毒也。 时珍曰∶此说非矣。生银初煎出如缦理,乃其天真,故无毒。熔者投以少铜,则成丝纹 金花,铜多则反败银,去铜则复还银。而初入少铜终不能出,作伪者又制以药石铅锡。且古 法用水银煎消,制银箔成泥入药,所以银屑有毒。银本无毒,其毒则诸物之毒也。今人用银 器饮食,遇毒则变黑;中毒死者,亦以银物探试之,则银之无毒可征矣。其入药,亦是平肝 镇怯之义。故《太清服炼书》言∶银禀西方辛阴之神,结精为质,性刚戾,服之能伤肝,是 也。《抱朴子》言银化水服,可成地仙者,亦方士谬言也,不足信。 曰∶凡使金银铜铁,只可浑安在药中,借气生药力而已,勿入药服,能消人脂。 【附方】旧二,新四。 妊娠腰痛如折者∶银一两,水三升,煎二升,服之。(《子母秘录》) 胎动欲堕,痛不可忍∶银五两,苎根二两。清酒一盏,水一大盏,煎一盏,温服。(《妇 人良方》) 胎热横闷∶生银五两,葱白三寸,阿胶(炒)半两。水一盏,煎服。亦可入糯米,作粥 食。(《圣惠方》) 风牙疼痛∶文银一两,烧红淬烧酒一盏,热漱饮之,立止。(《集简方》)口鼻疳蚀,穿 唇透颊∶银屑一两,水三升,铜器煎一升,日洗三、四次。(《圣济录》) 身面赤疵∶常以银揩,令热,久久自消。(《千金翼》) 【附录】黄银(《拾遗》) 恭曰∶黄银,本草不载,俗云为器辟恶,乃为瑞物。 藏器曰∶黄银载在《瑞物图经》,既堪为器,明非瑞物。 时珍曰∶按《方勺泊宅编》云∶黄银出蜀中,色与金无异,但上石则白色。《熊太古冀 越集》云∶黄银绝少,道家言鬼神畏之。《六帖》载唐太宗赐房玄龄带云∶世传黄银鬼神畏 之。《春秋运斗枢》云∶人君秉金德而生,则黄银见世。人以 石为黄银,非也。 石,即 药成黄铜也。 乌银 藏器曰∶今人用硫黄熏银,再宿泻之,则色黑矣。工人用为器。养生者以器煮药,兼于 庭中高一、二丈处,夜承露醴饮之,长年辟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