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鉴赏

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

<目录>卷第二
<篇名>序例下


属性:谨按诸药,一种虽主数病,而性理亦有偏着。立方之日,或致疑混,复恐单行经用,赴

抄撮
,不必皆得研究。今宜指抄病源所主药名,便可于此处疗,若欲的寻,亦兼易解。其甘苦之

可略,有毒无毒易知,唯冷热须明。今根据本经、别录,注于本条之下。其有不宜入汤酒,宜
入汤酒者,今亦条于后矣。(今详,唐本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多有差互;今
于逐药之下,根据本经、别录而注焉。)
凡墨盖子下并唐慎微续添
疗风通用
防风 (温)
防己 (平,温)
秦艽 (平,微温)
独活 (平,微温)
芎 (温)
羌活 (平,微温)
麻黄 (温,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鹿药 (温)
天麻 (平)
海桐皮 (平)
(平)
威灵仙 (温)
《药对》∶
枫香 (平。治疹痒毒。臣)
薏苡仁 (微寒。主风筋挛急,屈伸不得。君)
萎蕤 (平。治中风,曝热,不能转动者。君)
巴戟天 (微温。治风邪气,君)
侧子 (大热,治湿风,大风,拘急。使)
鳖头血 (治口僻。臣)
山茱萸 (平。治风气。臣)
淡竹沥及叶 (大寒。主风 疾。臣)
牛膝 (平。主风挛急。君)
细辛 (温。主风挛急。君)
菖蒲 (温。君 并桂心 大热。吹鼻中,主风喑。君)
梁上尘 (微寒。以小豆大吹鼻中,治中风。使)
葛根 (平。主暴光中风。臣)
白藓皮 (寒。治风,不得屈伸,风热。臣)
白薇 (大寒。治曝风身热,四肢急满,不知人。臣)
菊花 (平)
天门冬 (平,大寒)
附子 (温,大热)
杜若 (微温)
麦门冬 (平,微寒)
羚羊角 (温,微寒)
犀角 (寒,微寒)
本 (温,微寒)
天雄 (温,大温)
黄 (微温)
蒺藜子 (温,微寒)
(私以反) 耳实 (温) 叶 (微寒)
狗脊 (平,微温)
莽草 (温)
柏子仁 (平)
蔓荆实 (微寒,微温)
当归 (温,大温)
乌喙 (微温)
萆 (平)
羊踯躅 (温)
栾荆 (温)
辛夷 (温)
小天蓼 (温)
干蝎 (温)
乌蛇 (温)
天南星 (温)
乌头 (温,大热)
白花蛇 (温)
酸枣仁 (平)
鼠粘子 (平)
牛黄 (平)
枳壳 (微寒)
牡荆 (微寒,平)
风眩
菊花 (平)
飞廉 (平)
羊踯躅 (温)
虎掌 (温,微寒)
杜若 (微温)
茯神 (平)
茯苓 (平)
白芷 (温)
鸱头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茯牛花 (平)
《药对》∶
芎 (温。臣)
防风 (微温。主头眩颠倒,大风湿痹。臣)
人参 (微温。主头眩转。君)
兔头骨 (平。臣)
蔓荆实 (微寒)
薯蓣 (温,平)
术 (温)
蘼芜 (温)
头面风
芎 (温)
薯蓣 (温,平)
天雄 (温,大温)
山茱萸 (平,微温)
莽草 (温)
辛夷 (温)
牡荆实 (温)
蔓荆实 (微寒,平,温)
本 (温、微温,微寒)
蘼芜 (温)
耳 (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何首乌 (微温)
《药对》∶
皂荚 (温。主风眩。使)
巴戟天 (微温。主头面风。君)
白芷 (温。主头面风。臣)
防风 (温。治头面来去风气。臣)
蜂子 (微寒,微温)
杜若 (微温)
耳实 (温 叶 微寒)
中风脚弱
石斛 (平)
石钟乳 (温)
殷孽 (温)
孔公孽 (温)
石硫黄 (温,大热)
附子 (温,大热)
豉 (寒)
丹参 (微寒)
五加皮 (温,微寒)
竹沥 (大寒)
大豆 (平)
天雄 (温,大温)
侧子 (大热)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木防己 (平。治挛急。臣)
独活 (微温。主脚弱。君)
松节 (温。治脚膝弱。君)
牛膝 (平。治痛痹。君)
胡麻 (平)
久风湿痹
菖蒲 (温,平)
茵芋 (温,微温)
天雄 (温,大温)
附子 (温,大热)
乌头 (温,大热)
蜀椒 (温,大热)
牛膝 (平)
天门冬 (平,大寒)
术 (温)
丹参 (微寒)
石龙芮 (平)
茵陈蒿 (平,微寒)
细辛 (温)
松节 (温)
侧子 (大热)
松叶 (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薏苡仁 (微寒。治中风,湿痹,筋挛,君)
羊踯躅 (温。治风。使)
柏子仁 (平。治风湿痹。君)
独活 (微温。治风,四肢无力,拘急。君)
天门冬 (平,大寒)
耳实 (温 叶 寒微)
蔓荆实 (微寒,微温)
贼风挛痛
茵芋 (温,微温)
附子 (温,大热)
侧子 (大热)
麻黄 (温,微温)
芎 (温)
杜仲 (平,温)
萆 (平)
狗脊 (平,微温)
白藓皮 (寒)
白芨 (平,微寒)
耳 (温)
猪椒 (温)
石斛 (平)
汉防己 (平,温)
暴风瘙痒
蛇床子 (平)
蒴 (温)
乌喙 (微温)
蒺藜子 (温,微寒)
景天 (平)
茺蔚子 (微温,微寒)
青葙子 (微寒)
枫香脂 (平)
藜芦 (寒,微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乌蛇 (平)
《药对》∶
葶苈子 (寒。主中暴风。使)
枳实 (微寒。主大风,在皮肤中痒。君)
谷茎 (主身瘾疹,煮水洗。臣)
枳壳 (微寒)
伤寒
麻黄 (温,微温)
葛根 (平)
杏仁 (温)
前胡 (微寒)
柴胡 (平,微寒)
大青 (大寒)
龙胆 (寒,大寒)
芍药 (平,微寒)
薰草 (平)
升麻 (平,微寒)
牡丹 (寒,微寒)
虎掌 (温,微寒)
术 (温)
防己 (平,温)
石膏 (微寒,大寒)
牡蛎 (平,微寒)
贝母 (平,微寒)
鳖甲 (平)
犀角 (寒,微寒)
羚羊角 (寒,微寒)
葱白 (平)
生姜 (微温)
豉 (寒)
人溺 (寒)
芒硝 (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栝蒌 (寒。主烦热渴,发黄。臣)
葱根 (寒。主头痛,发表。臣)
大黄 (大寒。使)
雄黄 (平。君)
白藓皮 (寒。主时病,出汗。臣)
射干 (微温。治时气病,鼻塞,喉痹,阴毒。使)
茵陈蒿 (平,微寒。主发黄。臣)
栀子 (大寒。臣)
青竹茹 (微寒,主头痛。臣)
寒水石 (大寒。主五内大热。臣)
水牛角 (平。主温病。使)
紫草 (寒。主骨肉中痛。臣)
耳 (微寒。臣)
虎骨 (平。主伤寒)
知母 (寒)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大热)
凝水石 (寒,大寒)
石膏 (微寒,大寒)
滑石 (寒,大寒)
黄芩 (平,大寒)
知母 (寒)
白藓皮 (寒)
玄参 (微寒)
大黄 (寒,大寒)
沙参 (微寒)
苦参 (寒)
茵陈蒿 (平,微寒)
鼠李根皮 (微寒)
竹沥 (大寒)
栀子 (寒,大寒)
蛇莓 (大寒。壬改切)
人粪汁 (寒)
白颈蚯蚓 (寒,大寒)
芒硝 (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梓白皮 (寒。除热。使)
地肤子 (寒。主去皮肤中热气。)
小麦 (微寒。主胃中热。使)
木兰皮 (寒。主身大热暴热面 。臣)
水中萍 (寒。主暴热身痒。)
理石 (寒。君)
石胆 (寒。主肝脏中热。臣)
牛黄 (平。主小儿热痫,口不开。君)
羚羊角 (微寒。主热在肌肤,臣)
垣衣 (大寒。主发疮。)
白薇 (大寒。臣)
景天 (平。主身热,小儿发热惊气。君)
升麻 (微寒。主热毒。君)
龙齿角 (平。主小儿身热。臣)
葶苈 (寒。主身暴热,利小便。使)
蓝叶实 (寒。主五心烦闷。君)
蜣螂 (寒。主狂语,头发热。使)
楝实 (寒。作汤浴通身热主温病。使)
荆沥 (大寒。主胸中痰热。臣)
劳复
鼠屎 (微寒)
豉 (寒)
竹沥 (大寒)
人粪 (汁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大黄 (大寒)
葱白 (平)
犀角 (寒)
防己 (平)
虎掌 (温)
牡蛎 (微寒)
生姜 (微温)
芒硝 (大寒)
鳖甲 (平)
柴胡 (平,微寒)
麦门冬 (平,微寒)
温疟
常山 (寒,微寒)
蜀漆 (平,微温)
牡蛎 (平,微寒)
鳖甲 (平)
麝香 (温)
麻黄 (温,微温)
大青 (大寒)
防葵 (寒)
猪苓 (平)
防己 (平,温)
茵芋 (温,微温)
巴豆 (温,生温熟寒)
白头翁 (温)
女青 (平)
芫花 (温,微温)
白薇 (平,大寒)
松萝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天灵盖 (平)
荛花 (寒)
茵陈蒿 (平)
《药对》∶
龟甲 (平。臣)
小麦 (微寒)
羊踯躅 (温。使)
白蔹 (微寒。主温疟寒热。使)
蒴 根 (温。使)
当归 (温。主疟寒热。君)
竹叶 (平。合常山煮,主孩子久疟极良。鸡子黄和常山为丸,用竹叶汤下,主久疟。)
桃仁 (平)
乌梅 (平)
雄黄 (平,大温)
菖蒲 (温)
莽草 (温)
中恶
麝香 (温)
雄黄 (平,寒,大温)
丹砂 (微寒)
升麻 (平,微寒)
干姜 (温,大热)
巴豆 (温,生温熟寒)
当归 (温,大温)
芍药 (平,微寒)
吴茱萸 (温,大热)
鬼箭 (寒)
桃枭 (微温)
桃皮 (平)
桃胶 (微温)
乌头 (温,大温)
乌雌鸡血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海桐皮 (平)
肉豆蔻 (温)
蓬莪术 (温)
《药对》∶
牛黄 (平。君)
芎 (温。臣)
苦参 (寒。君)
栀子 (大寒。臣)
耳叶 (微寒。臣)
桔梗 (微温。臣)
桃花 (平。使)
霍乱
人参 (微寒,微温)
术 (温)
附子 (温,大热)
桂心 (大热)
干姜 (温,大热)
橘皮 (温)
浓朴 (温,大温)
香薷 (微温)
麇舌 (微温)
高良姜 (大温)
木瓜 (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小蒜 (温)
鸡屎白 (微寒)
豆叶
鸡舌香 (微温)
豆蔻 (温)
楠材 (微温)
蓬莪术 (温)
肉豆蔻 (温)
海桐皮 (平)
《药对》∶
吴茱萸 (大热。臣)
丁香 (温)
转筋
小蒜 (温)
木瓜 (温)
橘皮 (温)
鸡舌香 (温)
楠材 (微温)
豆蔻 (温)
香薷 (微温)
杉木 (微温)
豆 (微温)
生姜 (微温。臣禹锡等谨按《本经》朱字∶干姜温;墨字;生姜微温。若从朱字,则
是干姜,即不当言微温;若从微温,则是生姜,即当作墨字。然二姜俱不主转筋,难以改正。)

浓朴 (温,大温)
香薷 (微温)
麇舌 (微温)
附子 (温,大热)
小蒜 (温)
楠材 (微温)
高良姜 (大温)
木瓜 (温)
桂 (大热)
橘皮 (温)
鸡舌香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枇杷叶 (平)
麝香 (温)
肉豆蔻 (温)
《药对》∶
青竹茹 (微寒。主 呕。臣)
芦根 (寒。生主 。)
通草 (平。主 。臣)
生 藤汁 (寒)
人参 (微寒,微温)
丁香 (温)
术 (温)
大腹水肿
大戟 (寒,大寒)
甘遂 (寒,大寒)
泽漆 (微寒)
葶苈 (寒,大寒)
芫花 (温,微温)
巴豆 (温,生温熟寒)
猪苓 (平)
防己 (平,温)
泽兰 (微温)
桑根白皮 (寒)
商陆 (平)
泽泻 (寒)
郁李仁 (平)
海藻 (寒)
昆布 (寒)
苦瓠 (寒)
小豆 (平)
瓜蒂 (寒)
蠡鱼 (寒)
鲤鱼 (寒)
大豆 (平)
荛花 (寒,微寒)
黄牛溺 (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海松子 (小温)
《药对》∶
香薷 (微温。主水肿。臣)
谷米 (微寒。主逐水肿,利小便。臣)
通草 (平。主利水肿及小便。臣)
麦门冬 (微寒。臣)
椒目 (寒。主除风水满。使)
柳花 (寒。主腹肿。使)
雄黄 (平。君)
白术 (温。逐风水结肿。君)
秦艽 (微温。主下大水。臣)
肠 下痢
赤石脂 (大温)
龙骨 (平,微寒)
牡蛎 (平,微寒)
干姜 (温,大热)
黄连 (寒,微寒)
黄芩 (平,大寒)
当归 (温,大温)
附子 (温,大热)
禹余粮 (寒,平)
藜芦 (寒,微寒)
柏木 (寒)
云实 (温)
矾石 (寒)
阿胶 (平,微温)
熟艾 (微温)
陟厘 (大温)
石硫黄 (温,大热)
蜡 (微温)
乌梅 (平)
石榴皮 (平)
枳实 (寒,微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使君子 (温)
金樱子 (平,温)
《药对》∶
白石脂 (平。主水痢。臣)
牛角 (温。治痢。臣)
滑石 (寒。主 下。君)
地榆 (微寒。止血痢。)
桂心 (大热。主下痢。君)
吴茱萸 (温,大热。主冷下泄。臣)
鲫鱼头 (温。主下痢。)
浓朴 (温,大温。主下泄腹痛。臣)
白术 (温。主胃虚冷痢。君)
蜜 (平。主赤白痢。君)
龟甲 (平。主下泄。臣)
久蚬壳 (寒。主下痢。使)
薤白 (温。主下赤白痢。臣)
白头翁 (温。主毒痢止痛。使)
皮 (平。主赤白痢。臣)
蚺蛇胆 (寒。主下痢 虫。使)
柏叶 (微温。主血痢。君)
蒲黄 (平。主下血。臣)
小豆花 (平。主下痢。使)
曲 (温。主腹胀冷积下痢。臣)
猪悬蹄 (微寒。主下漏泄。使)
鸡子 (平。主下痢。)
贝子 (平。主下血。)
白 荷 (微温。主赤白痢。臣)
葛谷 (平。主十年赤白痢。臣)
青羊脂 (温。主下血。臣)
苁蓉 (微温。主赤白下痢。臣)
赤白花鼠尾草 (微寒。主赤白下痢。使)
赤地利 (平)
桃花石 (温)
大便不通
大黄 (寒,大寒)
巴豆 (温,生温熟寒)
石蜜 (平,微温)
麻子 (平)
牛胆 (大寒)
猪胆 (微寒)
朴硝 (寒,大寒)
芒硝 (大寒)
大戟 (寒,大寒)
槟榔 (温)
牵牛子 (寒)
郁李仁 (平)
小便淋
滑石 (寒,大寒)
冬葵子及根 (寒)
白茅根 (寒)
瞿麦 (寒)
榆皮 (平)
石韦 (平)
葶苈 (寒,大寒)
蒲黄 (平)
麻子 (平)
琥珀 (平)
石蚕 (寒)
蜥蜴 (寒)
胡燕屎 (平)
衣鱼 (温)
乱发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淋石 (暖)
《药对》∶
车前子 (寒,主淋。)
茯苓 (平。主淋,利小便。君)
黄芩 (大寒。主利小便。臣)
泽泻 (寒。主淋,利三焦停水。君)
败鼓皮 (平。主利小便。臣)
冬瓜 (微寒。主淋,小便不通。君)
桑螵蛸 (平。主五淋,利小便。臣)
猪苓 (平)
石燕 (寒)
海蛤 (平)
木通 (平)
贝齿 (平)
小便利
牡蛎 (平,微寒)
龙骨 (平,微寒)
鹿茸 (温,微温)
桑螵蛸 (平)
漏芦 (寒,大寒)
土瓜根 (寒)
鸡 (微寒)
鸡肠草 (微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菖蒲 (温。止小便利。君)
酱 (温。主尿不节。臣)
山茱萸 (平)
溺血
戎盐 (寒)
蒲黄 (平)
龙骨 (平,微寒)
鹿茸 (温,微温)
干地黄 (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葱涕 (平)
牛膝 (平)
车前子 (寒)
柏子并叶 (平,温)
消渴
白石英 (微温)
石膏 (微寒,大寒)
茯神 (平)
麦门冬 (平,大寒)
黄连 (寒,微寒)
知母 (寒)
栝蒌根 (寒)
茅根 (寒)
枸杞根 (大寒)
小麦 (微寒)
竹叶 (大寒)
土瓜根 (寒)
葛根 (平)
李根 (大寒)
芦根 (寒)
菰根 (大寒)
冬瓜 (微寒)
马乳 (冷)
牛乳 (微寒)
羊乳 (温)
桑根白皮 (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茯苓 (平。主口干。君)
理石 (寒。主口干,消热毒。君)
菟丝子 (平。主口干,消渴。)
牛胆 (大寒。主渴利中焦热。君)
苎汁 (寒。止渴。使)
古屋瓦苔 (寒。主消渴。)
兔骨 (平。治热中消渴。臣)
猪苓 (平。主渴痢。使)
黄胆
茵陈蒿 (平,微寒)
栀子 (寒,大寒)
紫草 (寒)
白藓皮 (寒)
生鼠 (微温)
大黄 (寒,大寒)
猪屎 (寒)
瓜蒂 (寒)
栝蒌 (寒)
秦艽 (平)
臣禹锡等谨按《唐本》∶
黄芩 (大寒)
牡鼠 (微寒)
上气咳嗽
麻黄 (温,微温)
杏仁 (温)
白前 (微温)
橘皮 (温)
紫菀 (温)
桂心 (大热)
款冬花 (温)
五味子 (温)
细辛 (温)
蜀椒 (温,大热)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
生姜 (微温)
桃仁 (平)
紫苏子 (温)
射干 (平,微温)
芫花 (温,微温)
百部根 (微温)
干姜 (温,大热)
贝母 (平,微寒)
皂荚 (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蛤蚧 (平)
缩沙蜜 (温)
《药对》∶
钟乳 (温。主上气。臣)
獭肝 (平。主气嗽。使)
乌头 (大热。主嗽逆上气。使)
藜芦 (微寒。主嗽逆。使)
鲤鱼 (平。烧末主咳嗽。臣)
淡竹叶 (大寒。主嗽逆气上。臣)
海蛤 (平。主上气。臣)
石硫黄 (大热。主气嗽。臣)
呕吐
浓朴 (温,大温)
橘皮 (温)
人参 (微寒,微温)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
麦门冬 (平,微寒)
白芷 (温)
生姜 (微温)
铅丹 (微寒)
鸡子 (微寒)
薤白 (温)
甘竹叶 (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旋复花 (温)
白豆蔻 (大温)
《药对》∶
附子 (大热。主呕逆。使)
竹茹 (微寒。主干呕。臣)
痰饮
大黄 (寒,大寒)
甘遂 (寒,大寒)
芒硝 (大寒)
茯苓 (平)
柴胡 (平,微寒)
芫花 (温,微温)
前胡 (微寒)
术 (温)
细辛 (温)
旋复花 (温)
浓朴 (温,大温)
人参 (微寒,微温)
枳实 (寒,微寒)
橘皮 (温)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
生姜 (微温)
甘竹叶 (大寒)
荛花 (寒,微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威灵仙 (温)
《药对》∶
射干 (微温。主胸中结气。使)
乌头 (大热。主心中痰冷,不下食。使)
吴茱萸 (大热。主痰冷,腹内诸冷。臣)
朴硝 (大寒。主痰满停结。君)
巴豆 (温。主痰饮留结,利水谷,破肠中冷。)
高良姜 (大温)
宿食
大黄 (寒,大寒)
巴豆 (温,生温熟寒)
朴硝 (寒,大寒)
柴胡 (平,微寒)
术 (温)
桔梗 (微温)
浓朴 (温,大温)
皂荚 (温)
曲 (温)
(温)
槟榔 (温)
腹胀满
麝香 (温)
甘草 (平)
人参 (微寒,微温)
术 (温)
干姜 (温,大热)
百合 (平)
浓朴 (温,大温)
子 (微寒,微温)
枳实 (寒,微寒)
桑根白皮 (寒)
皂荚 (温)
大豆黄卷 (平)
臣禹锡等谨按《唐本》∶
卷柏 (温)
《蜀本》
荜澄茄 (温)
《药对》∶
忍冬 (温。主腹满。君)
射干 (微温。主胁下满急。使)
香 (微温。主腹满水肿。臣)
旋复花 (温。主胁下寒热,下水。臣)
诃藜勒
草豆蔻
心腹冷痛
当归 (温,大温)
人参 (微寒,微温)
芍药 (平,微寒)
桔梗 (微温)
干姜 (温,大热)
桂心 (大热)
蜀椒 (温,大热)
附子 (温,大热)
吴茱萸 (温,大热)
乌头 (温,大热)
术 (温)
甘草 (平)
石 (大热,生温熟热)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腽肭脐 (大热)
肉豆蔻 (温)
零陵香 (平)
胡椒 (大温)
红豆蔻 (温)
《药对》∶
黄芩 (大寒。臣)
戎盐 (寒。臣)
浓朴 (温。臣)
萆 (平。臣)
芎 (温。臣)
高良姜 (大温)
蜂子 (平,微寒)
蓬莪术 (温)
蒜 (温)
肠鸣
丹参 (微寒)
桔梗 (微温)
海藻 (寒)
昆布 (寒)
半夏 (生微寒,熟温)
心下满急
茯苓 (平)
枳实 (寒,微寒)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
术 (温)
生姜 (微温)
百合 (平)
橘皮 (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子 (微寒。主心下坚。臣)
杏仁 (温。主心下急满。臣)
石膏 (大寒。主心下急。臣)
心烦
石膏 (微寒,大寒)
滑石 (寒,大寒)
杏仁 (温)
栀子 (寒,大寒)
茯苓 (平)
贝母 (平,微寒)
通草 (平)
李根 (大寒)
竹沥 (大寒)
乌梅 (平)
鸡子 (微寒)
豉 (寒)
甘草 (平)
知母 (寒)
尿 (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荟 (寒)
天竺黄 (寒)
胡黄连 (平)
《药对》∶
王不留行 (平。主心烦。君)
石龙芮 (平。主心烦。君)
玉屑 (平。主胃中热,心烦。君)
鸡 (微寒。除热,主烦热。臣)
寒水石 (大寒。主烦热。臣)
蓝汁 (寒。主烦热。君)
楝实 (寒。主大热狂。使)
廪米 (温。止烦热。臣)
败酱 (微寒。主烦热。臣)
梅核仁 (平。除烦热。臣)
蒺藜子 (微寒。主心烦。臣)
龙齿角 (平。主小儿身热。臣)
牛黄 (平。主小儿痫热,口不开,心烦。君)
酸枣 (平。主心烦。)
积聚症瘕
空青 (寒,大寒)
朴硝 (寒,大寒)
芒硝 (大寒)
石硫黄 (温,大热)
粉锡 (寒)
大黄 (寒,大寒)
野狼毒 (平)
巴豆 (温,生温熟寒)
附子 (温,大热)
乌头 (温,大热)
苦参 (寒)
柴胡 (平,微寒)
鳖甲 (平)
蜈蚣 (温)
赭魁 (平)
白马溺 (微寒)
甲 (微温)
石 (大热,生温熟热。一本作矾石。)(臣禹锡等谨按∶矾石条,并无主疗积聚症瘕
之文。
芫花 (温,微温。)(臣禹锡等谨按∶唐·蜀本作荛花。今据《本经》荛花破积聚症瘕,

鱼 (微温。)(臣禹锡等谨按∶唐本、蜀本云∶ 鱼甲微温,无此 鱼一味,遍寻本
草,并
无 鱼。(上已有 甲,此 鱼为文误,不当重出。)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续随子 (温)
京三棱 (平)
太阴玄精 (温)
威灵仙 (温)
《药对》∶
牡蒙 (平)
蜀漆 (平。主症结癖气。使)
贯众 (微寒。主肠中邪气积聚。使)
甘遂 (寒。主散症结积聚。使)
天雄 (大热。主破症结积聚。使)
理石 (寒。主除热结,破积聚。)
硝石 (寒。主破积聚坚结。君)
猪肚 (微温)
鬼疰尸疰
雄黄 (平,寒,大温)
丹砂 (微寒)
金牙 (平)
野葛 (温)
马目毒公 (温,微温)
女青 (平)
徐长卿 (温)
虎骨 (平)
狸骨 (温)
鹳骨 (大寒)
獭肝 (平)
芫青 (微温)
白僵蚕 (平)
鬼臼 (温,微温。)(臣禹锡等谨按《神农本草》∶鬼臼,一名马目毒公。今此疗鬼疰、

双出二名,据本草说为重,当删去一条。然详陶隐居注∶鬼臼条下,以鬼臼与马目毒公为二
物,及古方多有两用处,今且并存之。)
白盐 (寒。)(臣禹锡等谨按《本经》言∶盐有食盐、光明盐、绿盐、卤盐、大盐、戎盐

条,并无白盐之名。遍检诸盐,皆不主鬼疰、尸疰。唯食盐主杀鬼蛊邪疰。又陶隐居注∶戒
盐条下,述虏中盐有九种。云白盐、食盐常食者,则白盐乃食盐之类。而食盐主杀鬼蛊邪疰
。疑此白盐,乃食盐耳。即当为温,又不当为寒也。)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天灵盖 (平)
腽肭脐 (大热)
《药对》∶
麝香 (温,君。)
卷柏 (温,臣。)
败天公 (平,臣)
蚱蝉 (寒)
白藓皮 (寒)
牛黄 (平)
龙齿 (平,微寒。)
雷丸 (寒,微寒。)
安息香 (平)
代赭 (寒)
惊邪
雄黄 (平,寒,大温)
丹砂 (微寒)
紫石英 (温)
茯神 (平)
龙齿 (平)
龙胆 (寒,大寒)
防葵 (寒)
马目毒公 (温,微温)
升麻 (平,微寒)
麝香 (温)
人参 (微寒,微温)
沙参 (微寒)
桔梗 (微温)
白薇 (平,大寒)
远志 (温)
柏实 (平)
鬼箭 (寒)
鬼督邮 (平)
小草 (温)
卷柏 (温,平,微寒)
紫菀 (温)
羚羊角 (寒,微寒)
甲 (微温)
丹雄鸡 (微温微寒)
犀角 (寒,微寒)
羊角 (温,微寒)
茯苓 (平)
蚱蝉 (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缩砂蜜 (温)
鬼臼
癫痫
龙齿角 (平)
牛黄 (平)
防葵 (寒)
牡丹 (寒,微寒)
白蔹 (平,微寒)
莨菪子 (寒)
雷丸 (寒,微寒)
钓藤 (微寒)
白僵蚕 (平)
蛇床子 (平)
蛇蜕 (平)
蜣螂 (寒)
白马目 (平)
铅丹 (微寒)
蚱蝉 (寒)
白狗血 (温)
豚卵 (温)
猪牛犬等齿 (平)
熊胆 (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荟 (寒)
玳瑁 (寒)
《药对》∶
白马悬蹄 (平。臣)
淡竹沥 (大寒。臣)
蛇衔 (微寒。主寒热。臣)
秦皮 (微寒,大寒)
头发 (温)
鸡子 (平。主发热)
狗粪中骨 (平。臣)
露蜂房 (平。使)
白藓皮 (寒。臣)
雀瓮 (平。使)
甘遂 (寒。使)
升麻 (微寒。君)
大黄 (大寒。使)
银屑 (平)
喉痹痛
升麻 (平,微寒)
射干 (平,微温)
杏仁 (温)
蒺藜子 (温,微寒)
棘针寒。臣禹锡等谨按《本经》∶白棘一名棘针,不主喉痹痛。棘刺花条末云∶又有枣
针,疗喉痹不通。此棘针字,当作枣针。
络石 (温,微寒)
百合 (平)
竹叶 (大寒)
莽草 (温)
苦竹叶 (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唐本》∶
细辛 (温)
《药对》∶
豉 (寒。治喉闭不通。使)
当归 (温。切,醋熬,敷肿上;亦主喉闭不通。君噎病)
羚羊角 (寒,微寒)
通草 (平)
青竹茹 (微寒)
头垢 (微寒)
芦根 (寒)
牛 (平)
舂杵头细糠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鸬 头 (微寒。主噎不通。)

狸头骨 (温)
獭骨 (平)
鸬 骨 (微寒)
齿痛
当归 (温,大温)
独活 (平)
细辛 (温)
蜀椒 (温,大热)
芎 (温)
附子 (温,大热)
莽草 (温)
矾石 (寒)
蛇床子 (平)
生地黄 (大寒)
莨菪子 (寒)
鸡舌香 (微温)
车下李根 (寒。)(臣禹锡等谨按∶《本经》车下李根,郁李根也。)
马悬蹄 (平)
雄雀屎 (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枫香脂 (平)
《药对》∶
金钗 (火烧针齿,痛即止。)
乌头 (大热。使)
白头翁 (温。使)
酒渍枳根 (微寒)
口疮
黄连 (寒,微寒)
柏木 (寒)
龙胆 (寒,大寒)
升麻 (平,微寒)
大青 (大寒)
苦竹叶 (大寒)
石蜜 (平,微温)
酪 (寒)
酥 (微寒)
豉 (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干地黄 (平)
吐唾血
羚羊角 (寒,微寒)
白胶 (平,温)
戎盐 (寒)
柏叶 (微温)
艾叶 (微温)
水苏 (微温)
生地黄 (大寒)
大小蓟 (温)
蛴螬 (微温,微寒)
饴糖 (微温)
茯龙肝 (微温)
黄土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铛墨《药对》∶
马通 (微温。使)
小麦 (微寒。使)
麦句姜 (寒。君。天名精也。)
牛膝 (平。治痛痹。君)
桑根白皮 (寒)
鼻衄血
矾石 (寒)
蒲黄 (平)
虾蟆蓝 (寒。)(臣禹锡等谨按《本经》天名精,一名虾蟆蓝。)
鸡苏 (微温。)(臣禹锡等谨按《本经》水苏,一名鸡苏。)
大蓟 (温)
艾叶 (微温)
桑耳 (平)
竹茹 (微寒)
皮 (平)
溺 (平)
蓝 (寒)
狗胆 (平)
烧乱发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热马通 (微温。敷顶止衄。使)
生地黄 (大寒)

通草 (平)
细辛 (温)
桂心 (大热)
蕤核 (温,微寒)
薰草 (平)
瓜蒂 (寒)
耳聋
磁石 (寒)
菖蒲 (温,平)
葱涕 (平)
雀脑 (平)
白鹅膏 (微寒)
鲤鱼脑 (温)
络石 (温 微寒)
白颈蚯蚓 (寒,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生麻油 (微寒,君)
乌贼鱼骨 (微温。臣)
土瓜 (寒)
乌鸡膏 (寒)
龙脑 (微寒)
鼻息肉
藜芦 (寒,微寒)
矾石 (寒)
地胆 (寒)
通草 (平)
白狗胆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细辛 (温。君)
桂心 (大热)
瓜蒂 (寒。臣)
雄黄 (平,大温)
目赤热痛
黄连 (寒,微寒)
蕤核 (温,微寒)
石胆 (寒)
空青 (寒,大寒)
曾青 (小寒)
决明子 (平,微寒)
柏木 (寒)
栀子 (寒,大寒)
荠子 (温)
苦竹叶 (大寒)
鸡子白 (微寒)
鲤鱼胆 (寒)
田中螺 (大寒)
车前子 (寒)
菥 子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细辛 (温。明目。君)
铜青 (寒。主风烂泪出。)
秦皮 (微寒。主目赤热泪出。)
石榴皮 (温。主目赤痛,泪下。使)
白薇 (大寒。主目赤热。臣)
目肤翳
秦皮 (微寒,大寒)
细辛 (温)
真珠 (寒)
贝子 (平)
石决明 (平)
麝香 (温)
马目毒公 (温,微温)
伏翼 (平)
青羊胆 (平)
蛴螬汁 (微温,微寒)
菟丝子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石蟹 (寒)
《药对》∶
丹砂 (微寒)
声音哑
菖蒲 (温,平)
石钟乳 (温)
孔公孽 (温)
皂角 (温)
苦竹叶 (大寒)
麻油 (微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通草 (平。利九窍,出声。臣)

菟丝子 (平)
麝香 (温)
熊脂 (微寒,微温)
女萎 (平)
本 (温,微寒)
木兰 (寒)
栀子 (寒,大寒)
紫草 (寒)
白瓜子 (平,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蜂子 (微寒。君)
白蔹 (平。主光泽。)
白术 (温。君)
山茱萸 (平。臣)
冬瓜子 (平,寒)
白僵蚕 (平)
蜀葵花 (平)
白附子 (平)
发秃落
桑上寄生 (平)
秦椒 (温,生温熟寒)
桑根白皮 (寒)
麻子 (平)
桐叶 (寒)
猪膏 (微寒)
雁肪 (平)
马 膏 (平)
松叶 (温)
枣根
鸡肪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云∶鸡肪,寒。)
荆子 (微寒,温。)(臣禹锡等谨按《本经》有蔓荆、牡荆,此只言荆子。据朱字,合
是蔓荆子。又据《唐本》云∶味苦、辛,故定知非牡荆子矣。)
灭瘢
鹰屎白 (平)
白僵蚕 (平)
衣鱼 (温)
白附子 (平)
密陀僧 (平)
金疮
石胆 (寒)
蔷薇 (温,微寒)
地榆 (微寒)
艾叶 (微温)
王不留行 (平)
白头翁 (温)
钓樟根 (温)
锻石 (温)
狗头骨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薤白 (温。主金疮,止痛,疮中风,水肿。臣)
车前子 (寒。止血。)
当归 (温。君)
芦竹箨 (寒。主金疮,止肉。使)
桑灰汤 (平。臣)
蛇衔 (微寒。臣)
葛根 (平。臣)
水杨花 (寒)
突厥白 (寒)

生鼠 (微温)
生龟 (平)
生地黄 (大寒)
乌雄鸡血 (平)
乌鸡骨 (平)
李核仁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自然铜 (平)
木鳖子 (温)
骨碎补 (温)
无名异 (平)
《药对》∶
续断 (微温。臣)
瘀血
蒲黄 (平)
琥珀 (平)
羚羊角 (寒,微寒)
牛膝 (平)
大黄 (寒,大寒)
干地黄 (寒)
朴硝 (寒,大寒)
紫参 (寒,微寒)
桃仁 (平)
虎杖 (微温)
茅根 (寒)
虫 (寒)
虻虫 (微寒)
水蛭 (平,微寒)
蜚蠊 (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天南星
《药对》∶
鲍鱼 (温。主 跌。)
饴糖 (微温。去血病。臣)
神屋 (平。主血。)
子 (微寒。主脏血,身中有毒,臣)
芍药 (微寒。主逐贼血。)
鹿茸 (温。主血流在腹。臣)
车前子 (寒。主瘀血痛。)
牡丹 (微寒。主除留血。使)
射干 (微温。主除留血、老血。使)
藕汁 (寒。主消血。)
天名精 地菘是也。 (寒)
火灼
柏白皮 (微寒)
生胡麻 (平)
盐 (寒。)(臣禹锡等谨按∶食盐,温。光明盐,平。绿盐,平。大盐,寒。戎盐,寒。
并无
豆酱 (寒)
井底泥 (寒)
醋 (温)
黄芩 (平,大寒)
牛膝 (平)
栀子 (寒,大寒)
痈疽
络石 (温,微寒)
黄 (微温)
白蔹 (平,微寒)
乌喙 (微温)
通草 (平)
败酱 (平,微寒)
白芨 (平,微寒)
大黄 (寒,大寒)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
玄参 (微寒)
蔷蘼 (微寒)
鹿角 (温,微温)
虾蟆 (寒)
土蜂子 (平)
伏龙肝 (微温)
甘蕉根 (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砺石 (火烧于苦酒中 ,杵破,醋和贴之,即消。)
乌贼鱼骨 (微温。臣)
鹿茸 (温。臣)
升麻 (微寒。贴诸毒。君)
赤小豆 (平。主贴肿易消。臣)
侧子 (大热。主痈肿。)
恶疮
雄黄 (平,寒,大温)
雌黄 (平,大寒)
粉锡 (寒)
石硫黄 (温,大热)
矾石 (寒)
松脂 (温)
蛇床子 (平)
地榆 (微寒)
水银 (寒)
蛇衔 (微寒)
白蔹 (平,微寒)
漏芦 (寒,大寒)
柏木 (寒)
占斯 (温)
菌 (平,微温)
莽草 (温)
青葙子 (微寒)
白芨 (平、微寒)
楝实 (寒)
及己 (平)
野狼跋 (寒)
桐叶 (寒)
虎骨 (平)
猪肚 (微温)
茹 (寒,微寒)
藜芦 (寒,微寒)
锻石 (温)
狸骨 (温)
铁浆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野驼脂
《药对》∶
苦参 (寒。主诸恶疮软疖。君)
白石脂 (平。主疽痔恶疮。臣)
蘩蒌 (平。主积年恶疮。臣)
本 (温。臣)
菖蒲 (温。主风瘙。君)
艾叶 (微温。苦酒煎,主除癣及下部疮。臣)
槲皮 (平。臣)
葵根 (寒。君)
柳华 (寒。主马疥恶疮,煮洗立瘥。使)
五加皮 (微寒。主疽疮。使)
梓叶 (微寒。使)
苎根 (寒。主小儿赤丹。使)
谷叶 (平。洗之令生肉。臣)
篇竹 (平。主浸淫疥恶疮。使)
天麻 (平。臣)
孔公孽 (温。主男女阴蚀疮。臣)
紫草 (寒。主小儿面上疮。使)
马鞭草 (平。主下部疮。臣)
漆疮
蟹 (寒)
茱萸皮 (温,大热)
苦 乌老切 (微寒)
鸡子白 (微寒)
鼠查 (见杉材注)
井中苔萍 (大寒)
秫米 (微寒)
杉材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石蟹 (寒)
漆姑叶 (微寒)
《药对》∶
芒硝 (大寒。敷漆疮。君)
黄栌木 (寒)
瘿瘤
小麦 (微寒)
海藻 (寒)
昆布 (寒)
文蛤 (平)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
贝母 (平,微寒)
通草 (平)
松萝 (平)
连翘 (平)
白头翁 (温)
海蛤 (平)
生姜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玄参 (微寒。主散颈下肿核。臣)
杜蘅 (温。臣)

雄黄 (平,寒,大温)
石 (大热,生温熟热)
常山 (寒,微寒)
野狼毒 (平)
侧子 (大热)
连翘 (平)
昆布 (寒)
狸骨 (温)
王不留行 (平)
斑猫 (寒)
地胆 (寒)
鳖甲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蟾蜍 (寒。臣)
附子 (大热。使)
漏芦 (寒。主诸 。)
白矾 (寒,主 恶疮瘰 。使)
雌黄 (平。主 疽恶疮。臣)
车前子 (寒)
蛇衔 (微寒。主鼠 。臣)
虾蟆 (寒)
五痔
白桐叶 (寒)
蓄 (平)
皮 (平)
猪悬蹄 (平)
黄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五灵脂 (温)
五倍子 (平)
《药对》∶
龟甲 (平。主五痔。臣)
赤石脂 (大温。君)
柏木 (寒。主肠痔。)
榧子 (平。臣)
槐子 (寒。君)
蛇蜕 (平)
腊月鸲鹆 (平。作屑,主五痔。)
鳖甲 (平。主五痔。臣)
腐木 (寒。臣)
竹茹 (微寒。臣)
耳 (微寒。臣)
槲脉 (平。烧作散,主痔。)
槐鹅 (微温)
柏叶 (平)
艾叶 (微温)
脱肛
鳖头 (平)
卷柏 (温,平,微寒)
铁精 (微温)
东壁土 (平)
蜗牛 (寒)
生铁 (微寒)
青葙子 (微寒)
苦参 (寒)
蚺(音髯)蛇胆 (寒)
蝮蛇胆 (微寒)
大蒜 (温)
戎盐 (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艾叶煎 (微温。臣)
马鞭草 (平)
蛔虫
薏苡根 (微寒)
菌 (平,微温)
干漆 (温)
楝根 (微寒)
茱萸根 (温,大热)
艾叶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石榴根 (平。使)
槟榔 (温。君)
鹤虱 (平)
龙胆 (寒,大寒)
寸白
槟榔 (温)
芜荑 (平)
贯众 (微寒)
野狼牙 (寒)
雷丸 (寒,微寒)
青葙子 (微寒)
橘皮 (温)
茱萸根 (温,大热)
石榴根 (平)
榧子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桑根白皮 (寒。臣)
虚劳
丹砂 (微寒)
空青 (寒,大寒)
石钟乳 (温)
紫石英 (温)
白石英 (微温)
磁石 (寒)
龙骨 (平,微寒)
茯苓 (平)
黄 (微温)
干地黄 (寒)
茯神 (平)
天门冬 (平,大寒)
薯蓣 (温,平)
石斛 (平)
沙参 (微寒)
人参 (微寒,微温)
玄参 (微寒)
五味子 (温)
肉苁蓉 (微温)
续断 (微温)
泽泻 (寒)
牡丹 (寒,微寒)
芍药 (平,微寒)
牡桂 (温)
远志 (温)
当归 (温,大温)
牡蛎 (平,微寒)
五加皮 (温,微寒)
白棘 (寒)
覆盆子 (平)
巴戟天 (微温)
牛膝 (平)
杜仲 (平,温)
柏实 (平)
桑螵蛸 (平)
石龙芮 (平)
石南 (平)
桑根白皮 (寒)
地肤子 (寒)
车前子 (寒)
麦门冬 (平,微寒)
干漆 (温)
菟丝子 (平)
蛇床子 (平)
枸杞子 (微寒)
大枣 (平)
枸杞根 (大寒)
麻子 (平)
胡麻 (平)
臣禹锡等谨按《唐本》∶
葛根 (平)
《蜀本》∶
补骨脂 (大温)
《药对》∶
甘草 (平。补益五脏,下气,长肌肉,制诸药。君)
黄雌鸡 (平。主续绝。臣)
萎蕤 (平。补不足,除虚劳客热,头痛。君)
甘菊 (平。补中。益五脏。君)
紫菀 (温。主劳气。臣)
狗脊 (平。补益丈夫。臣)
藕实 (平,寒。补中养气。君)
蜂子 (微寒。补虚冷。君)
芜菁芦菔 (温。益五脏,轻身。君)
赤石脂 (大温。主养心气。君)
蔷薇 (微寒。主五脏寒热。君)
云母 (平。主气益精。君)
枳实 (微寒。主虚羸少气。君)
防葵 (寒。君)
阴痿
白石英 (微温)
阳起石 (微温)
巴戟天 (微温)
肉苁蓉 (微温)
五味子 (温)
蛇床子 (平)
地肤子 (寒)
铁精 (微温)
白马茎 (平)
菟丝子 (平)
原蚕蛾 (热)
狗阴茎 (平)
雀卵 (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樗鸡 (平。使)
五加皮 (微寒。主阴痿下湿。使)
覆盆子 (平。能长阴。臣)
牛膝 (平。主阴湿。君)
石南 (平,使)
白芨 (微寒。主阴痿,使)
小豆花 (平。主阴痿不起。使)
山茱萸 (平,微温)
天雄 (温,大温)

海藻 (寒)
铁精 (微温)
狸阴茎 (温)
狐阴茎 (微寒)
蜘蛛 (微寒)
蒺藜 (温 微寒)
鼠阴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虾蟆衣 (寒。主阴肿。)
地肤子 (寒)
槐皮 (煮汁,主阴肿。)
囊湿
五加皮 (温 (微寒)
槐枝 (作槐皮)
柏木 (寒)
虎掌 (温,微寒)
子 (微寒,微温)
蛇床子 (平)
牡蛎 (平,微寒)
泄精
韭子 (温)
白龙骨 (平,微寒)
鹿茸 (温,微温)
牡蛎 (平,微寒)
桑螵蛸 (平)
车前子叶 (寒)
泽泻 (寒)
石榴皮 (平)
獐骨 (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五味子 (温。主泄精。臣)
棘刺 (寒。使)
菟丝子 (平。主精自出。君)
薰草 (平。臣)
石斛 (平。君)
钟乳 (温。臣)
麦门冬 (微寒。臣)
好眠
通草 (平)
孔公孽 (温)
马头骨 (微寒)
牡鼠目 (平)
荼茗 (微寒)
沙参 (微寒)
不得眠
酸枣仁 (平)
榆叶 (平)
细辛 (温)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沙参 (微寒。臣)
乳香 (温)
腰痛
杜仲 (平,温)
萆 (平)
狗脊 (平,微温)
梅实 (平)
鳖甲 (平)
五加皮 (温 (微寒)
菝 (平,温)
爵床 (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木鳖子 (温)
《药对》∶
牡丹 (寒,微寒。使)
石斛 (平。君)
附子 (温,大热。使)
鹿角胶 (平,温)
牛膝 (平)
鹿茸 (温,微温)
乌喙 (微温)
续断 (微温)
妇人崩中
石胆 (寒)
禹余粮 (寒,平)
赤石脂 (大温)
牡蛎 (平,微寒)
龙骨 (平,微寒)
蒲黄 (平)
白僵蚕 (平)
牛角 (温)
乌贼鱼骨 (微温)
紫葳 (微寒)
桑耳 (平)
生地黄 (大寒)
柏木 (寒)
白茅根 (寒)
艾叶 (微温)
甲 (微温)
鳖甲 (平)
马蹄 (平)
白胶 (平,温)
丹雄鸡 (微温,微寒)
阿胶 (平,微温)
鬼箭 (寒)
鹿茸 (温,微温)
大小蓟根 (温)
马通 (微温)
伏龙肝 (微温)
干地黄 (寒)
代赭 (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柏叶 (微温。酒渍,主吐血及崩中赤白。君)
续断 (温。臣)
淡竹茹 (微寒。臣)
白芷 (温。主漏下赤白。臣)
皮 (平。臣)
饴糖 (微温。臣)
地榆 (微寒。主漏下赤血。)
月闭
鼠妇 (微温,微寒)
虫 (寒)
虻虫 (微寒)
水蛭 (平,微寒)
蛴螬 (微温,微寒)
桃仁 (平)
狸阴茎 (温)
土瓜根 (寒)
牡丹 (寒,微寒)
牛膝 (平)
占斯 (温)
虎杖 (微温)
阳起石 (微温)
桃毛 (平)
白垩 (温)
铜镜鼻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白茅根 (寒。主血闭。臣)
大黄 (大寒,寒。治月候不通。使)
卷柏 (温。臣)
生地黄 (大寒。君)
干漆 (温。治血闭。臣)
鬼箭 (寒。破陈血。使)
子 (微寒。臣)
朴硝 (寒,大寒。君)
无子
紫石英 (温)
石钟乳 (温)
阳起石 (微温)
紫葳 (微寒)
桑螵蛸 (平)
艾叶 (微温)
秦皮 (微寒,大寒)
卷柏 (温,平,微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列当 (温)
《药对》∶
覆盆子 (平。臣)
白胶 (温。君)
白薇 (大寒。臣)
安胎
紫葳 (微寒)
白胶 (平,温)
桑上寄生 (平)
鲤鱼 (寒)
乌雌鸡 (温)
葱白 (平)
阿胶 (平,微温)
臣禹锡等谨按《唐本》
生地黄 (大寒)
《蜀本》∶
猪苓 (平)
《药对》∶
艾叶 (微温)
堕胎
雄黄 (平,寒,大温)
雌黄 (平,大寒)
水银 (寒)
粉锡 (寒)
朴硝 (寒,大寒)
飞生虫 (平)
溲疏 (寒,微寒)
大戟 (寒,大寒)
巴豆 (温 生温熟寒)
野葛 (温)
牛黄 (平)
藜芦 (寒,微寒)
牡丹 (寒,微寒)
牛膝 (平)
桂心 (大热)
皂荚 (温)
茹 (寒,微寒)
踯躅 (温)
鬼箭 (寒)
槐子 (寒)
薏苡 (微寒)
矍麦 (寒)
附子 (温,大热)
天雄 (温,大温)
乌头 (温,大热)
乌喙 (微温)
侧子 (大热)
蜈蚣 (温)
地胆 (寒)
斑猫 (寒)
芫青 (微温)
亭长 (微温)
水蛭 (平,微寒)
虻虫 (微寒)
虫 (寒)
蝼蛄 (寒)
蛴螬 (微温,微寒)
皮 (平)
蜥蜴 (寒)
蛇蜕 (平)
蟹爪 (寒)
芒硝 (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根 (大热。使)
草 (温 使)
牵牛子 (寒。使)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
虎掌 (温,微寒)
鬼臼
代赭 (寒)
蚱蝉 (寒)
麝香 (温)
桃仁 (平)
荛花 (寒,微寒)
野狼牙 (寒)
生鼠 (微温)
难产
槐子 (寒)
桂心 (大热)
滑石 (寒,大寒)
贝母 (平,微寒)
蒺藜 (温,微寒)
皂荚 (温)
酸浆 (平,寒)
蚱蝉 (寒)
蝼蛄 (寒)
(力水力佳二切)鼠 (微寒)
生鼠肝 (平)
乌雄鸡冠血 (温)
弓弩弦 (平)
马衔 (平)
败酱 (平,微寒)
榆皮 (平)
蛇蜕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麻油 (微寒。治产难,胞不出。君)
泽泻 (寒。治胞不出。)
牛膝 (平)
陈姜 (大热)
猪脂酒 (各随多少服,主产难,衣不出。)
飞生虫 (平)
兔头 (平)
海马 (寒)
伏龙肝 (温)
冬葵子 (寒)
产后病
干地黄 (寒)
秦椒 (温,生温热寒)
败酱 (平,微寒)
泽兰 (微温)
地榆 (微寒)
大豆 (平)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大豆紫汤 (温。治产后中风,恶血不尽痛。)
羊角 (微寒。烧灰酒服,主产后烦闷。臣)
羚羊角 (微寒。主产后血闷。臣)
鹿角散 (温。主堕娠,血不尽。臣)
小豆散 (平。生产后血不尽,烦闷。臣)
三岁陈枣核 (平。治产后腹痛。使)
芍药 (平,微寒)
当归 (温,大温)
红蓝花 (温)
豉 (寒)
下乳汁
石钟乳 (温)
漏芦 (寒,大寒)
蛴螬 (微温,微寒)
栝蒌 (寒)
土瓜根 (寒)
狗四足 (平)
猪四足 (小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葵子 (寒)
猪胰 (平。臣)
木通 (平)
中蛊
桔梗 (微温)
鬼臼 (温,微温)
马目毒公 (温,微温)
犀角 (寒,微寒)
斑猫 (寒)
芫青 (微温)
葛上亭长 (微温)
射罔 (大热)
鬼督邮 (平)
白 荷 (微温)
败鼓皮 (平)
蓝宝 (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赭魁 (平。使)
徐长卿 (温。使)
羊角 (微寒。臣)
野葛 (温。使)
羊皮 (平。使)
獭肝 (平。使)
露蜂房 (平。使)
雄黄 (平。君)
槲树皮 (平)
臣禹锡等谨按序例所载外,《药对》∶主疗如后
出汗
麻黄 (温。臣)
杏仁 (温。臣)
枣叶 (平。君)
葱白 (平。臣)
石膏 (大寒。臣)
贝母 (微寒。臣)
山茱萸 (平。臣)
葛根 (平。臣)
干姜 (温,大热)
桂心 (大热)
附子 (温,大热)
生姜 (微温)
薄荷 (温)
蜀椒 (温,大热)
豉 (寒)
止汗
干姜 (温,大热。臣)
柏实 (平。君)
麻黄根并故竹扇末 臣)
白术 (温。君)
粢粉杂豆豉熬末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使)
牡蛎 (微寒 杂杜仲 (平 水服)
枳实 (寒,微寒)
松萝 (平)
惊悸心气
络石 (温,微寒。主大惊入腹。君。)
人参 (微寒,微温。君)
茯苓 (平。君)
柏实 (平。君)
沙参 (微寒。臣)
龙胆 (大寒。主惊伤五内。君)
羊角 (微寒。臣)
桔梗 (微温。臣)
小草 (温。君)
远志 (温。君)
银屑 (平。君)
紫石英 (温。君)
肺痿
人参 (微寒,微温。治肺痿。君)
天门冬 (大寒。治肺气。君)
蒺藜子 (微寒。治肺痿。臣)
茯苓 (平,君)
白石英 (微温。君)
薏苡仁 (微寒。主肺)
麦门冬 (微寒。治肺痿。臣)
下气
麻黄 (温,微温。臣)
杏仁 (温。冷利。臣)
浓朴 (温,大温。臣)
橘皮 (温。臣)
半夏 (平,生微寒熟温。使)
白前 (微温。臣)
生姜 (微温。臣)
前胡 (微寒。臣)
李树根白皮 (大寒。使)
苏子 (温。臣)
石硫黄 (温,大热。臣)
白茅根 (寒。臣)
蒺藜子 (微寒。臣)
蚀脓
茹 (寒)
雄黄 (平,寒,大温)
桔梗 (微温)
龙骨 (微寒)
麝香 (温)
白芷 (温)
大黄 (大寒)
芍药 (平,微寒)
当归 (温,大温)
藜芦 (寒)
巴豆 生温熟寒)
地榆 (微寒)
女人血闭腹痛
黄 (微温)
芍药 (平,微寒)
紫参 (寒)
桃仁 (平)
细辛 (温)
紫石英 (温)
干姜 (温,大热)
桂心 (大热)
茯苓 (平)
女人血气历腰痛
泽兰 (微温)
当归 (温,大温)
甘草 (平)
细辛 (温)
柏实 (平)
牡丹 (寒,微寒)
牡蛎 (微寒)
女人腹坚胀
芍药 (平,微寒)
黄芩 (大寒)
茯苓 (平)
解百药及金石等毒例
蛇虺百虫毒
雄黄
巴豆
麝香
丹砂
干姜
蜈蚣毒
桑汁及煮桑根汁
蜘蛛毒
蓝青
麝香
蜂毒
蜂房
蓝青汁
狗毒
杏仁
矾石
韭根
恶气瘴毒
犀角
羚羊角
雄黄
麝香
喉痹肿邪气恶毒入腹
升麻
犀角
射干
风肿毒肿
沉香
木香
薰陆香
鸡舌香
麝香
紫檀香
百药毒
甘草

大小豆汁
蓝汁
蓝实
射罔毒
蓝汁
大小豆汁
竹沥
大麻子汁
六畜血
贝齿屑
根屑
蚯蚓屎
藕芰汁
野葛毒
鸡子清
葛根汁
甘草汁
鸭头热血
猪膏(若已死口噤者,以大竹筒盛冷水,注两胁及脐上,暖辄易之。口须臾开,开则
纳药,
斑猫、芫青毒
猪膏
大豆汁
戎盐
蓝汁
盐汤煮猪膏
巴豆
野狼毒毒
杏仁
蓝汁
白蔹
盐汁
木占斯
踯躅毒
栀子汁
巴豆毒
煮黄连汁
大豆汁
生藿汁
菖蒲屑汁
煮寒水石汁
藜芦毒
雄黄
煮葱汁
温汤
雄黄毒
防己
甘遂毒
大豆汁
蜀椒毒
葵子汁
桂汁
豉汁
人溺
冷水
土浆
食蒜
鸡毛烧吸烟及水调服
半夏毒
生姜汁
煮干姜汁
石毒
大豆汁
白鹅膏
芫花毒
防己
防风
甘草
桂汁
乌头、天雄、附子毒
大豆汁
远志
防风
枣肌
饴糖
莨菪毒

甘草汁
犀角
蟹汁
马刀毒
清水
大戟毒
菖蒲汁
桔梗毒
白粥
杏仁毒
蓝子汁
诸菌毒
掘地作坑,以水沃中,搅令浊,俄顷饮之(名曰地浆)。
防葵毒
葵根汁 (按∶防葵,《本经》无毒,试用亦无毒。今用葵根汁,应是解野狼毒浮者尔。
臣禹
锡等谨按《蜀本》云∶防葵伤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故以解之。
野芋毒
土浆
人粪汁
鸡子毒
淳醋
铁毒
磁石
食诸肉马肝漏脯中毒
生韭汁
韭根烧末
烧猪骨末
头垢
烧犬屎酒服,豉汁亦佳
食金银毒
服水银数两即出
鸭血
鸡子汁
水淋鸡屎汁
食诸鱼中毒
煮橘皮
生芦苇根汁
大豆汁
马鞭草汁
烧末鲛鱼皮
大黄汁
煮朴硝汁
食蟹中毒
生藕汁
煮干蒜汁
冬瓜汁 (一云∶生紫苏汁,藕屑及煮干苏汁。)
食诸菜毒
甘草
贝齿
胡粉三种末水和服之
小儿溺、乳汁服二升佳
饮食中毒心烦满
煮苦参汁饮之,令吐出即止
服石药中毒
白鸭屎汁
人参汁
服药过剂闷乱者
吞鸡子黄
蓝汁
水和胡粉
地浆
荷汁
粳米粉汁
豉汁
干姜
黄连屑
饴糖
水和葛粉饮
服药食忌例
有术,勿食桃、李及雀肉、胡荽、大蒜、青鱼 等物。
有藜芦,勿食狸肉。
有巴豆,勿食芦笋羹及野猪肉。
有黄连、桔梗,勿食猪肉。
有地黄,勿食芜荑。
有半夏、菖蒲,勿食饴糖及羊肉。
有细辛,勿食生菜。
有甘草,勿食菘菜。(臣禹锡谨按《唐本》并《伤寒论》、《药对》又云∶勿食海藻。)
有牡丹,勿食生胡荽。
有商陆,勿食犬肉。
有常山,勿食生葱、生菜。
有空青、朱砂,勿食生血物。
有茯苓,勿食醋物。有鳖甲,勿食苋菜。
有天门冬,勿食鲤鱼。
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杂生菜。又不可食诸滑物果实等。又不可多食肥猪、犬肉、
油腻
、肥羹、鱼脍、腥臊等物。
服药,通忌见死尸及产妇淹秽事。
凡药不宜入汤酒者
朱砂 (熟入汤)
雄黄
云母
阳起石 (入酒)
钟乳 (入酒)
银屑
孔公孽 (入酒)
石 (入酒)
矾石 (入酒)
石硫黄 (入酒)
铜镜鼻
白垩
胡粉
铅丹
卤咸 (入酒)
锻石 (入酒)
藜灰
上一十七种石类
野葛
野狼毒
毒公
鬼臼
莽草
巴豆
踯躅
蒴 (入酒)
皂荚 (入酒)

藜芦

贯众 (入酒)
野狼牙
芜荑
雷丸
鸢尾
蒺藜 (入酒)
女苑

紫葳 (入酒)
薇衔 (入酒)
白芨
牡蒙
飞廉
蛇衔
占斯
辛夷
石南 (入酒)
虎掌
枳实
虎杖 (入酒单浸)
芦根
羊桃 (入酒)
麻勃
苦瓠
瓜蒂
陟厘
云实
野狼跋 (入酒)
槐子 (入酒)
地肤子
青葙子
蛇床子 (入酒)
茺蔚子
菥 子
王不留行
菟丝子 (入酒)
上四十八种草木类
蜂子
蜜蜡
白马茎
狗阴茎
雀卵
鸡子
雄鹊
伏翼
鼠妇
樗鸡
萤火
僵蚕
蜈蚣
蜥蜴
斑猫
芫菁
葶长
地胆
虻虫
蜚蠊
蝼蛄
马刀
赭魁
虾蟆
蜗牛
生鼠
生龟 (入酒)
诸鸟兽 (入酒)
虫鱼膏、骨、髓、胆、血、屎、溺
上二十九种虫兽类
寻万物之性,皆有离合,虎啸风生,龙吟云起,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漆得蟹而散,麻
得漆
而涌,桂得葱而软。树得桂而枯,戎盐累卵,獭胆分杯。其气爽有相关感,多如此类,其理
不可得而思之。至于诸药,尤能递为利害,先圣既明有所说,何可不详而避之。时人为方,
皆多漏略。若旧方已有,此病亦应改除。假如两种相当,就其轻重,择而除之。伤寒赤散,
吾常不用藜芦。断下黄连丸,亦去其干姜而施之,无不效。何忽强以相憎,苟令共事乎,相
反为害,深于相恶。相恶者,谓彼虽恶我,我无忿心,犹如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
,此有以制伏故也。相反者,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今画家用雌黄、胡粉相近,使自黯妒
。粉得黄即黑,黄得粉亦变,此盖相反之证也。药理既昧,所以不效,人多轻之。今按方处
治,必恐卒难寻究本草,更复抄出其事在此,览略看之,易可知验。而《本经》有直云茱萸
、门冬者,无以辨山、吴,天、麦之异,咸宜各题其条。又有乱误处,譬如海蛤之与 甲,
畏恶正同。又有诸芝使薯蓣,薯蓣复使紫芝。计无应如此,不知何者是非?亦且并记,当更
广验正之。又《神农本经》相使,正各一种,兼以《药对》参之,乃有两三,于事亦无嫌
。其有云相得共疗某病者,既非妨避之禁,不复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