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普济方·针灸作者:朱梓
<目录>卷二\针灸门
<篇名>奇经八脉论 属性:论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曰之奇经。盖言人之 气血 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 夹任脉者冲脉。能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更相维持。故诸经 常调。维脉之外。又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于两足跷脉。有阴有阳。阳跷得诸太阳之别 阴跷本诸少阴之别。譬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滥溢之患。人有奇经。亦若是 也。今总集奇经八脉所发者气穴去处。共成一编。 督脉。 督脉者。起于小肠以下。骨中央。女子系廷孔之端。其络循阴器。合篡 间。 具绕篡后屏翳穴。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贯脊属肾。会于太阳。起 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于脑。还出别自脑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腹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 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尿嗌干。治 在督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侠膂上项。散上头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络肾。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故难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 属 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此为病。令人脊强反折。督脉从头循脊骨入 。长 四尺五寸。凡二十七穴。 任脉。 任脉者。与冲脉皆起于胞中。循腹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 行。 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肌肉热。血独盛。则渗灌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 足于血。以其月事数下。任冲并伤故也。任冲之交脉。不营其口唇。故髭须不生。以任脉为 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内经曰。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 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属阴脉之海也。凡此任脉之行。从胞中上注目。长四尺五寸 总二十四穴。 阳跷脉。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其为病也。令人阴缓而 阳急 两足跷脉。本少阳之别。合于太阳。其气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营则目不合。 男 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阳跷脉长八尺。所发之穴。生于申 脉。以附阳为隙。本于仆参。入于足少阳会于居 。入于手阳明。会于肩 。及巨骨。又与 手足太阳阳维会于 。与手足阳明会于地仓。又与手足阳明会于巨 。又与任脉 足阳明会于承泣。以上为阳跷脉之所发。凡二十穴。阳跷脉病者。宜刺之。 阴跷脉。 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此为病者。 令人 阳缓而阴急。故曰跷脉者。少阴之别。别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 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属目内皆。合于太阳女子以之为经。男子以之为络。两足 交脉。长八尺。而阴跷之隙在交信。凡阴跷脉病。治在交信。 冲脉。 冲脉者。与任脉皆起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浮而外者。循腹上 行。 会于咽喉。而络唇口。故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为散。此 为病。令人逆气里急。在难经则曰。并足阳明之经。以穴考之。阳明之经。侠脐左右各二寸 而上行。少阴之经。侠脐左右各五分而上行。针经所载。冲脉与督脉。同起于会阴。其在腹 也。行乎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 、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凡二十 二穴。皆足少阴之分也。然则冲脉并足少阴之经明矣。 阳维脉。 阳维者。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与阴维。皆维络于身。溢畜不 能环 流。灌溉诸维者也。若不能相维。故为病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脉气所发。别于 金门。以阳交为隙。与手足太阳及跷脉会于 俞。与手足少阳会于天 。又会于肩井。其在 头也。与足少阳会于阳白。上于本神及临泣。上至正营。循于脑空。下至风池。其与督脉会 则在风府及喑门。凡此阳维脉气所发。二十四穴也。 阴维脉。 阴维者。亦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阴维则维于阴 其 脉起于诸阴之交。其病与阳维同。其脉气所发者阴维之隙。名曰筑宾。与足太阴会于大横及 腹哀。又与足太阴厥阴会于府舍及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及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宛宛中。廉 泉在舌本下。凡此阴维脉气所发。共一十穴。 带脉。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为病也。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 其脉 气所发。在季胁下一寸八分正。名带脉。谓其回身一周如带也。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凡此 带脉所发。共四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