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鉴赏

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普济方·针灸

作者:朱梓

<目录>卷四\针灸门
<篇名>手阳明大肠经


属性: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内侧(次指之端。商阳穴在焉)。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
之间
(合谷。穴名也。在此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阳谷。穴也)。循臂上廉(臂之上廉。遍历
之分。手阳明之经也)。入肘外廉(曲池穴分也)。上循 内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 骨。
谓肩 之骨也。故肩 穴在此。遇骨之端。故亦名 骨)。上出柱骨之会上(气府论注云。柱
骨之会。乃天鼎穴也。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同身寸之半寸是也)。下入缺盆络肺(肺
为大肠之维。故大肠脉络于肺)。下膈。入属大肠(手阳明为太阳之经。故其肺属大肠)。其
支者。从缺盆上颈(结喉之后曰颈。颈后曰项)。贯颊(颊。谓面傍也)。入下齿缝中。还出挟
口。交人中(人中。一名水沟。在鼻柱之下)。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阳明自此交入
足阳明)。是动则病(手阳明常多气少血。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齿痛。 肿( 谓颧之秀
骨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手阳明血气常多。

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手阳明之上。血气甚则须美。血少气多。则气恶。
血气皆少。则无须。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腋下毛美。手肤肉以温。血气皆少。则手瘦
寒。由此。则手阳明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目黄。口干。鼽衄(王冰曰。鼻中水出曰鼽。

出曰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栗。战也。阴气盛。阳气不足。则为寒栗)。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
寸口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肘循臂。乘肩 。上曲颊遍
历。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齿龋耳聋。虚则齿寒痹隔。取所别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 结于 。其支者。
绕肩
胛。挟脊。直者。从肩 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顽。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
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
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
韭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商阳穴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商阳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立闻。
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手阳明不已。刺其
过脉出耳前者。
热病如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丈。凡四十穴。
商阳二穴。二间二穴。三间二穴。合谷二穴。阳溪二穴。偏历二穴。温留二穴。手下廉
二穴
手上廉二穴。手三里二穴。曲池二穴。肘 二穴。五里二穴。臂 二穴。肩 二穴。巨骨
二穴。天鼎二穴。扶突二穴。禾 二穴。迎香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