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登录,请登录。
金针秘传作者:不详
<目录>八、针法秘传\(六)今世所传之针法
<篇名>近世针家十四法 属性:(以下各法,诸家之书不同。兹从实验后考订改正,其紧要异同之处,识者自能辨之) 一切 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旁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令血气宣散。次用 爪法,爪者掐也,用左手大指甲着力掐穴,右手持针,插穴有准,此下针之法也。 二摇 凡退针出穴时,必须摆撼而出之,所谓青龙摆尾者,即摇法也。故曰摇以行气,此出针法也。 三退 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针,宜补三呼。再停少时,方可出针。又一泻法, 一飞三退,邪气自退。其法一插至地部,三提至天部,插针宜速,提针作三次出, 每一次停三吸,宜缓提时,亦宜吸气,故曰退以清气。飞者进也。 四动 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 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所谓白虎摇头者,亦用此法。又曰飞针引 气,以大指次指拈针来去上下也。 五进 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为右。春夏秋冬,各有浅深。又有补法,一退 三飞,真气自归。其法一提至天部,三进入地部,提针宜速,进针三次,每停三息宜 缓,进时亦宜吹气。故曰进以助气。 六循 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 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 七摄 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食中三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 八努 下针至地,复出人部,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拈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 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努机之状。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气或行迟,两手各持其针, 仍行前法,谓之龙虎升腾,自然气血搬运。故曰努以上气。 一说∶用大指次指拈针,名曰飞针,引气至也。如气不至,令病患闭气一口,着力努之,外以飞针引之,则气至矣。 九搓 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 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气。 按《内经》云∶针入而肉着者,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着于针,故坚焉。兹谓转紧缠针,与经不同。 十弹 补泻之时,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用大指弹 之,象左补也;用次指弹之,象右泻也,每穴各弹七下。故曰弹以催气。 十一盘 如针腹部软肉去处,只用盘法,兼子午捣臼提按之诀。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 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曰盘以和气。如针关元穴,先刺入二寸五分,退出一寸,只留一寸五分,在内 盘之。且如要取上焦之病,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脐下之病,退出二分。 十二扪 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一说∶扪者因痛处未除,以手扪摩痛处,外以 飞针引之,除其痛也。 十三按 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 添气,添助其气也。 十四提 欲泻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 提之,令细细吸气五口,其法提则气往。故曰,提以抽气。 |